为什么有些真人演的片子也叫动画片?

 我来答
桂伟星君8048
2013-11-03 · TA获得超过10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85
采纳率:33%
帮助的人:71万
展开全部
有一次去当一个动画比赛的评委,有位领导评委指着一部片子说:这是真人演的,怎么能算动画片呢?这位领导显然把动画的“画”简单地理解为画画的“画”了,即使不是画的,画面因素也应该都是假定性的,比如粘土的的、剪纸的等等。其实,动画的“画”更应该是“画面”的意思。而且,判断一部片子是不是动画,关键不在于“画”,而在于“动”!也就是说你所看到的画面中的运动、变化是怎么形成的?传统的说法是这种运动是通过逐格拍摄或制作达到的,而普通电影用的是连续摄影的技术。所以,只要动的原理符合动画的原则,拍什么都可以!真人当然不是问题啦!所以,大家也不要太看重各种比赛的结果,有的评你作品的人还不一定有你懂呢。 那么,用连续摄影拍摄而成的活动画面,经过逐格或逐帧处理算不算动画呢?比如常见的“抽帧”,就是把一个正常运动中的一些画面帧抽掉,改变动作的节奏。还有,用逐格或逐帧方式拍摄一段相对漫长的运动或变化,比如流动的云,种子发芽,一朵花开等等,使之在相对短的时间里呈现给我们全过程。这些到底算不算动画呢?也不算!可见,仅仅逐格原理还不是严谨的动画概念。其实,逐格只是技术手段,动画的最本质特性在于:你在动画片中所看到的连续运动或变化并未真正在现实中同样呈连续状态地存在过,它是通过技术手段创造出来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是木偶影片,有的是动画片,有的却不是,前者是通过逐格拍摄手段造成运动,后者是用连续摄影手段纪录被人操控真正运动着的木偶。而逐格拍摄只是一种最常见的手段。比如计算机应用于动画制作出现后,动画的形成原理就未必是那么直观的逐格化拍摄或制作了了,其动作过程往往是经过人的设定由计算机自动计算生成,但其原理上还是一帧一帧生成,只不过这个过程变成机器自动的了,而且关键是它符合创造动作的动画原则。 知道了动画这种最本质的特性,就知道了动画的真正魅力在于创作者对运动和变化的绝对可操控性。我常常对学生说,你们在电影学院里应该是最自豪的人,因为只有你们对电影的控制可以精确到每一格每一帧画面(可惜很多做动画人快把这个魅力忘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常有句话说“动画艺术家是像上帝一样在创造”! 新的难题又来了!通过动作捕捉仪制作的角色运动算动画吗?它的动作来源可是真实存在过的连续动作哦!!但是它的角色是又是虚拟的!比如把一个人的跳舞动作绑定到一只计算机制作的三维的熊的身上。我已不想在这里继续咬文嚼字讨论它是不是动画了,现实是,我们如果不打算把它称为动画,那它又是什么呢?历史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永远不会受制于什么定义,因为人们感兴趣的是事物本身,而不是它的定义,如果新事物有存在的理由,那么做出改变的只有定义了,连国家的宪法还有修改的时候呢。但是讨论这个问题的用意在于,不要认为动作捕捉技术是动画技术的最高境界,它只是一种先进的制作动画的辅助手段,往往为达到特定的效果而使用,并不能完全代表动画的本质魅力。 我不想在这里给动画下一个看起来更万无一失的新定义,重要的是通过思考,认识动画的本质,比如常常有人在写文章时错误地把动画和“真人电影”之类的概念相对起来。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进行动画创作时,明白自己所做的事情的真正价值在哪里。 庆幸的是,观众才不关心一部电影是否符合什么定义什么概念呢,观众只要好看的电影!所以,只要记住,对于一部作品来说,如果一种手段对表现目的来说是必要的、恰当的,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