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庄子有一个故事说,一位博弈者用瓦盆做赌注时,他的技艺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旦他用黄金做赌注,则大失水准;庄子对此现象下的定义是:“外重者内拙”。意思是说做事过度用力和意念过度集中,反而将平时可以轻松完成的事情做糟了。现在在心理学界我们把它称之为“目的颤抖”。太想纫好针的手会颤抖;太想踢进球的脚会颤抖;太想做大创意的脑会颤抖……。也就是说的当我们越要关注着某个目的的时候,就越难达到。出现了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首先,放平心态,只管耕耘不问收获,才是最佳的策略。对于高三的同学来说,充分利用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以及静下心来持续学习的时间延长,对于学习成绩的提高这是毫无疑义的。但必须有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出现“心浮气躁以及分神、跑神”的现象,这就是俗话所说的“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的道理。 其次,“心浮气躁”的原因常常是要求自己能够完全“心无杂念”,心思百分之百的用在学习上,如果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就不断地责怪和强迫自己,结果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注意力越加难以集中。这时候就容易会把正常的心理现象当成了异常,越是苛求自己要注意力集中,注意力越是跑到了“怕被干扰”,“怕注意力不集中”上,导致对于外界刺激过于敏感,结果真的“注意力不集中”了,于是更加苦恼,更加想摆脱这种状况,更加关注注意力的问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难以自拔。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不必过于责怪和强迫自己,采取一种“顺其自然”——“注意不集中就不集中吧,只要集中的时候我能听好课就行”——的态度,该干什么干什么,只要尽自己的努力就是了。以这种态度去对待,相信您“心浮气躁”情况肯定会有所改观的。 第三,科学合理运用大脑,千万不要因为一味苦读,不注意锻炼,不注意休息,打疲劳战,而造成的大脑“读写保护”。常言道:不懂得休息的人就不懂得学习和工作。为使学习、工作紧张而有节奏地进行,避免无谓地消耗时间与精力,应当科学地支配自己的每一天时间,保证每天除学习或工作外,都有必要的睡眠、活动、休息的时间。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为自己制订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一旦计划制订了,就要尽量严格按照计划实施,这样才能建立起条件反射,您的努力才会有收获的。 第四,自我警示和自我提示。找一根橡皮筋套在手腕上,当发现自己走神时,拉橡皮筋弹击手腕,以起到警示作用;找几张卡片写一些提醒自己的警句,置于平时学习时容易看到的地方,以起提醒自己的作用。 第五,采取“断续式”方法,适时转换注意的内容。比如,看20分钟书后,休息一下,或改做别的事情,这样才能始终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第六,把平时的学习看作是考前的冲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所制定的任务。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