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处理教学同教材的关系求解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已投入使用。如何合理运用教材,提高教学质量,是新课程改革下的重大问题之一。但无论教采用哪种形式组织教学,都离不开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协调活动。而课堂教学是以教材为中心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这就要求教师以教材为依托,把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所以,教师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正确处理好教学与教材的关系。下面就结合所教的学科,谈一谈自己几点不成熟的看法,肯望批评指正。
一、打破传统的教材观,树立教材新观念。传统的教材观是“以本为本,教材至上”。教材就是知识的仓库,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教材。老师把教材奉为经典,教材的内容神圣不可置疑,学生只有无条件地服从和掌握。结果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个性受到夺魁难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但在新课程标准下,教材的内涵得到了扩展:“教材的内涵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为使学生形成特定的知识体系所勾画的事实、概念、法则和理论;第二,同知识紧密相关的、有助于各种能力的形成并熟练的、系统习得的心理作业与实践作业的各种步骤、方式与技术;第三,与知识能力体系紧密相关的、奠定世界观基础的表现为信念、政治观、世界观和道德的认识、观念和规范”。教材是知识但也是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价值观的形成紧密相关的方式和手段。只有形成这样的教材观,才能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方式和灵活地运用教材配合自己的学习。 二、打破“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的传统教学方式。形成“教师用教材教,学生用教材 学”的新观念。在应试教育下,我们的教学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只能凭教材来组织教学。但教材既不是惟一的教师教学资源,也不是惟一的学生学习资源。它只是承载教学信息的教学中介,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一种纽带。在教学中,如果把只讲授教材内容提要,或以掌握教材的好坏来评价学生,势必封闭了自己的教学范围,压抑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我们不仅要掌握教材所提供的知识,还要把教材当作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教材开展教学活动:“教师用教材教,学生用教材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教材的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素质教育下,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实际上不少教师在教学中,总担心学生学不会,总担心教材会留下死角,对教材的处理上可谓是点滴不漏、面面俱到。否则心里就觉得不踏实。但结果却忽略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往往是教师累得满头大汗,把各种营养品统统塞给学生,而学生不是吃不完,就是吃不下去,甚至不知如何去吃。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上要大胆地抛给学生,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把教材掌握扎实了,教师就没有必要再去做那些无用功。众所周知,什么样的饭最好吃?自己做的饭最好吃。学生通过自己的方法掌握住了教材,要比我们教师单纯地传授效果要好得多。为此我们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多教他们学习的方法,对教材要精讲但要少讲。俗话说:“话留三分不为过。”我们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凡事不要越俎代庖。有些知识点,学生自己能掌握;有些理论学生能够感悟出来。我们为什么非要做哪些多此一举的事呢?比如,我们可以依据课标,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处理教材;也可让学生去备课,自己去查阅资料,去写教案,去讲课,然后教师在和其他学生一起去评讲;还可让学生之间相互提问,相互讨论,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学生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总之教师要在教学中适当得变“懒”一些,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以课程标准为依托,对教材重新加工和处理,使教材达到最优化,使学生更易于掌握。现在的教材虽然版本多种多样,但各有优缺点。并且选择的版本也不一定适合本地区本校的教学实际。对语文教材来说,现行各版本的教材,都对学华生的能力要求偏高,这就要求教师给以必要的补充和解释。再者,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考查日益增强。但能力的培养是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前提的,为此,教师既要重视教材基础知识的传授,还要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课标要求在内容上有所删减和增加,体系上整理和归纳,必要时做适当地变革。以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如何优化教材,现提出自己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对教材宏观上把握,细微处入手。宏观上把握教材就是把握教材的整体性,把握教材的基本框架、线索与体系;理清每一章节与每一章节的关系,每一单元与每一单元的联系;教材章节间的衔接与过渡如有不当之处,教师要给予补充和解释。这样才能更好地从细微处入手,才能找到教材中分散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更有利于学生装对教材的掌握。 (二)、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挖掘和拓宽。为适应高考对学生能力考查的日益增强,教师只把教材中表层知识传授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对教材深一层挖掘,进一步拓宽,以求把教材上的隐性知识挖掘出来,把教材的边缘知识吸收过来,以求学生的知识面更富有深度和广度。拓宽教材,主要是把与教材有关的课外知识适当地纳入到教学中去,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与掌握。不过挖掘和拓宽教材都应有个限度,要依据课标,不能深不可测,毫无边际,否则就会滥施化肥,后果严重。 (三)、对教材重新整理和改编,以加工成学生乐于接受的新产品。比如对教材的内容采用谐音记忆、歌谣记忆、等各种有趣的记忆方法,让学生把教材内容编成历史短剧、历史相声等各种文艺形式,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容易;把教材上枯燥的语言变得生动活泼,风趣幽默,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更改传统的重点、难点论。传统教学模式下,我们都强调:“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但有时重点的知识,有可能学生掌握起来非常容易,这就没有必要花那么的时间和精力去讲解。相反,难点才是教师要花费精力去处理的知识。但难点的确定要因人而定。有可能对学生甲来说知识点A是难点,但对学生乙来说知识点B有可能是难点,而对于学生丙来说,知识点A和B都可能是难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找到那些有代表性的难点知识重点来讲解或处理,还要针对每个学生的难点各个击破。因此我们说:重点知识学生重点掌握,难点知识教师要各个击破。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否则我们只是教条地按照教学参考书中所指出的重点和难点去教学,那就不可能做到使各种程度的学生都能充分提高自己。我们应本着“基础差的学生吃饱,中等程度的学生吃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还想吃”的原则去组织教学。各种程度的学生有哪些不易理解的知识点,我们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针对学生不易掌握的知识点,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处理。课堂上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在辅导课上进行,也可在课下单独对学生进行讲解。总之要使他们都能有所收获。 五、正确处理好正文与教材中各种辅助材料的关系。在应试教育下,我们大部分教师都注重教材正文知识的传授,但忽略了教材中辅助材料的应用。实际上,教材中各课绪言、小字体内容、插图、史料等资料往往是我们极易忽略的地方。而这些内容往往同我们的教学有关,有助于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很多教师往往到教材外费尽心机去查阅各种资料,而不注重这些资料的运用。这种舍近求远的做法只能浪费我们的精力,甚至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对这些资料有选择地利用,确实对教学没有帮助的,可以不用。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各种处理教材的方法都会应运而出。但具体哪一种更合理,还有进一步在实践中探索。以上不当之处,肯望批评。
一、打破传统的教材观,树立教材新观念。传统的教材观是“以本为本,教材至上”。教材就是知识的仓库,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教材。老师把教材奉为经典,教材的内容神圣不可置疑,学生只有无条件地服从和掌握。结果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个性受到夺魁难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但在新课程标准下,教材的内涵得到了扩展:“教材的内涵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为使学生形成特定的知识体系所勾画的事实、概念、法则和理论;第二,同知识紧密相关的、有助于各种能力的形成并熟练的、系统习得的心理作业与实践作业的各种步骤、方式与技术;第三,与知识能力体系紧密相关的、奠定世界观基础的表现为信念、政治观、世界观和道德的认识、观念和规范”。教材是知识但也是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价值观的形成紧密相关的方式和手段。只有形成这样的教材观,才能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方式和灵活地运用教材配合自己的学习。 二、打破“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的传统教学方式。形成“教师用教材教,学生用教材 学”的新观念。在应试教育下,我们的教学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只能凭教材来组织教学。但教材既不是惟一的教师教学资源,也不是惟一的学生学习资源。它只是承载教学信息的教学中介,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一种纽带。在教学中,如果把只讲授教材内容提要,或以掌握教材的好坏来评价学生,势必封闭了自己的教学范围,压抑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我们不仅要掌握教材所提供的知识,还要把教材当作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教材开展教学活动:“教师用教材教,学生用教材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教材的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素质教育下,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实际上不少教师在教学中,总担心学生学不会,总担心教材会留下死角,对教材的处理上可谓是点滴不漏、面面俱到。否则心里就觉得不踏实。但结果却忽略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往往是教师累得满头大汗,把各种营养品统统塞给学生,而学生不是吃不完,就是吃不下去,甚至不知如何去吃。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上要大胆地抛给学生,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把教材掌握扎实了,教师就没有必要再去做那些无用功。众所周知,什么样的饭最好吃?自己做的饭最好吃。学生通过自己的方法掌握住了教材,要比我们教师单纯地传授效果要好得多。为此我们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多教他们学习的方法,对教材要精讲但要少讲。俗话说:“话留三分不为过。”我们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凡事不要越俎代庖。有些知识点,学生自己能掌握;有些理论学生能够感悟出来。我们为什么非要做哪些多此一举的事呢?比如,我们可以依据课标,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处理教材;也可让学生去备课,自己去查阅资料,去写教案,去讲课,然后教师在和其他学生一起去评讲;还可让学生之间相互提问,相互讨论,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学生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总之教师要在教学中适当得变“懒”一些,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以课程标准为依托,对教材重新加工和处理,使教材达到最优化,使学生更易于掌握。现在的教材虽然版本多种多样,但各有优缺点。并且选择的版本也不一定适合本地区本校的教学实际。对语文教材来说,现行各版本的教材,都对学华生的能力要求偏高,这就要求教师给以必要的补充和解释。再者,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考查日益增强。但能力的培养是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前提的,为此,教师既要重视教材基础知识的传授,还要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课标要求在内容上有所删减和增加,体系上整理和归纳,必要时做适当地变革。以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如何优化教材,现提出自己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对教材宏观上把握,细微处入手。宏观上把握教材就是把握教材的整体性,把握教材的基本框架、线索与体系;理清每一章节与每一章节的关系,每一单元与每一单元的联系;教材章节间的衔接与过渡如有不当之处,教师要给予补充和解释。这样才能更好地从细微处入手,才能找到教材中分散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更有利于学生装对教材的掌握。 (二)、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挖掘和拓宽。为适应高考对学生能力考查的日益增强,教师只把教材中表层知识传授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对教材深一层挖掘,进一步拓宽,以求把教材上的隐性知识挖掘出来,把教材的边缘知识吸收过来,以求学生的知识面更富有深度和广度。拓宽教材,主要是把与教材有关的课外知识适当地纳入到教学中去,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与掌握。不过挖掘和拓宽教材都应有个限度,要依据课标,不能深不可测,毫无边际,否则就会滥施化肥,后果严重。 (三)、对教材重新整理和改编,以加工成学生乐于接受的新产品。比如对教材的内容采用谐音记忆、歌谣记忆、等各种有趣的记忆方法,让学生把教材内容编成历史短剧、历史相声等各种文艺形式,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容易;把教材上枯燥的语言变得生动活泼,风趣幽默,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更改传统的重点、难点论。传统教学模式下,我们都强调:“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但有时重点的知识,有可能学生掌握起来非常容易,这就没有必要花那么的时间和精力去讲解。相反,难点才是教师要花费精力去处理的知识。但难点的确定要因人而定。有可能对学生甲来说知识点A是难点,但对学生乙来说知识点B有可能是难点,而对于学生丙来说,知识点A和B都可能是难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找到那些有代表性的难点知识重点来讲解或处理,还要针对每个学生的难点各个击破。因此我们说:重点知识学生重点掌握,难点知识教师要各个击破。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否则我们只是教条地按照教学参考书中所指出的重点和难点去教学,那就不可能做到使各种程度的学生都能充分提高自己。我们应本着“基础差的学生吃饱,中等程度的学生吃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还想吃”的原则去组织教学。各种程度的学生有哪些不易理解的知识点,我们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针对学生不易掌握的知识点,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处理。课堂上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在辅导课上进行,也可在课下单独对学生进行讲解。总之要使他们都能有所收获。 五、正确处理好正文与教材中各种辅助材料的关系。在应试教育下,我们大部分教师都注重教材正文知识的传授,但忽略了教材中辅助材料的应用。实际上,教材中各课绪言、小字体内容、插图、史料等资料往往是我们极易忽略的地方。而这些内容往往同我们的教学有关,有助于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很多教师往往到教材外费尽心机去查阅各种资料,而不注重这些资料的运用。这种舍近求远的做法只能浪费我们的精力,甚至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对这些资料有选择地利用,确实对教学没有帮助的,可以不用。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各种处理教材的方法都会应运而出。但具体哪一种更合理,还有进一步在实践中探索。以上不当之处,肯望批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