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东坡区有多少乡镇 5
眉山东坡区有3个街道、16个镇、7个乡。
3个街道:苏祠街道、通惠街道、大石桥街道;
16个镇:象耳镇、太和镇、悦兴镇、尚义镇、多悦镇、秦家镇、万胜镇、崇仁镇、思濛镇、修文镇、松江镇、永寿镇、崇礼镇、富牛镇、白马镇、三苏镇;
7个乡:广济乡、盘鳌乡、土地乡、复盛乡、复兴乡、金花乡、柳圣乡。
东坡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霜雪少见,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温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7.2℃,无霜期318天,年平均降雨量1057.5毫米,年均日照时数1193.8小时。水资源丰富,年平均径流总量5.43亿立方米,总水量15.03亿立方米。
扩展资料
东坡区古称眉州,自古以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山川秀丽、甲于西蜀,早在1000多年前就是州、郡治所。唐宋八大家中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占了三席,尤其是苏东坡被誉为“千古第一文人”。
两宋期间,共有886人考取进士,史称“八百进士”,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进士之乡”。宋代大诗人陆游盛赞:“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秉承东坡文化,历届党委、政府重教兴学,全区现有中小学95所、省一级示范高中1所,省二级示范高中2所。
东坡区资源丰富,钙芒硝储量达100亿吨,硫酸钠、石膏储量达3亿吨,有页岩矿等多种地下矿产。农产品丰富,拥有竹基地15.5万亩、水果种植面积30.22万亩、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面积76.46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18.4万亩、蔺草基地3.5万亩、水产品年产量达3.32万吨、畜牧业年产值达27.25亿元。
东坡区管辖3个街道、16个镇、7个乡:
3个街道:苏祠街道、通惠街道、大石桥街道;
16个镇:象耳镇、太和镇、悦兴镇、尚义镇、多悦镇、秦家镇、万胜镇、崇仁镇、思濛镇、修文镇、松江镇、永寿镇、崇礼镇、富牛镇、白马镇、三苏镇;
7个乡:广济乡、盘鳌乡、土地乡、复盛乡、复兴乡、金花乡、柳圣乡。
扩展资料:
东坡区历史悠久,其建置有记载以来已有1500多年,历史上多为州、郡所治。新中国成立后,曾设眉山专区,撤消后改眉山县,先后隶属于乐山、眉山两地级市。2000年12月20日,改建为东坡区,至今,隶属于眉山市。
1950年1月设眉山专区,治眉山县城,属川西行政公署,仍辖10县。后将大邑划出,新津划入。1953年3月5日撤销眉山专区,眉山县改属乐山专区(以后为乐山市)。1997年8月26日设眉山地区(与乐山市分置),治眉山县城,眉山县归眉山地区直隶。2000年7月撤销眉山地区设立地级眉山市。同年12月20日,撤销眉山县,改建为东坡区(县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东坡区
截至2019年,四川眉山东坡有15个镇,分别为:象耳镇、太和镇、悦兴镇、尚义镇、多悦镇、秦家镇、万胜镇、崇仁镇、思蒙镇、修文镇、松江镇、永寿镇、崇礼镇、富牛镇、白马镇。
截至2019年,眉山市辖四县两区,东坡区是全市中心城区所在地,也是全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东坡区共有3个街道、23个乡镇(15个镇、8个乡),63个社区、238个村,1854个村民小组。
3个街道:苏祠街道、通惠街道、大石桥街道;
15个镇:象耳镇、太和镇、悦兴镇、尚义镇、多悦镇、秦家镇、万胜镇、崇仁镇、思蒙镇、修文镇、松江镇、永寿镇、崇礼镇、富牛镇、白马镇;
8个乡:三苏乡、广济乡、盘鳌乡、土地乡、复盛乡、复兴乡、金花乡、柳圣乡。
扩展资料:
东坡区的历史沿革
东坡区历史悠久,其建置有记载以来已有1500多年,历史上多为州、郡所治。新中国成立后,曾设眉山专区,撤消后改眉山县,先后隶属于乐山、眉山两地级市。2000年12月20日,改建为东坡区,至今,隶属于眉山市。
眉山建置,始于南齐建武三年(496年)。初置齐通左郡,治所龙安铺(今太和镇龙石村)。南梁普通年间(520-527年)改称齐通郡,并置齐通县。
太清二年(548年)设青州,辖齐通郡、齐通县,治所均在龙安铺。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青州为眉州(以峨眉山得名),辖齐通、青城两郡,治所不变。恭帝二年(555年)齐通县改称通义县。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废齐通郡,建安乐县,治所在今老眉山县城,属眉州。建德元年(572年)改眉州为青州,随即恢复齐通郡,将安乐县改称齐通县。大成元年(579年)改青州为嘉州(以汉时的汉嘉县得名),治所通义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存州。次年,改齐通县为广通县。仁寿元年(601年)废通义县,改广通县为通义县,属嘉州。
大业二年(606年),改嘉州为眉州,州治迁通义县城(即由今太和镇龙石村迁至今老眉山县城)。不久,撤州建眉山郡,郡治龙游(今乐山市市中区),辖通义等县。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废眉山郡,复置嘉州。次年,从嘉州分置眉州,州治通义县城(今老眉山县城),辖通义、丹棱、洪雅、南安(今夹江)和青神5县。
此后眉州辖县多次调整。天宝元年(742年)废眉州改置通义郡。乾元元年(758年)又废通义郡恢复眉州,属剑南道西川。
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改通义县为眉山县,属眉州。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废眉山县,归眉州直隶。
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眉州为眉县,属嘉定州。洪武十三年(1380年)眉县复升为眉州,直隶属四川布政使司,辖丹棱、彭山、青神3县。此后,明、清时期均沿袭此建置。
民国2年(1913年)废眉州,复置眉山县,属上川南道,次年改属建昌道。民国24年(1935年)设四川省第四行政督察区,治眉山县城,辖眉山、彭山、丹棱、青神、夹江、洪雅、大邑、邛崃、名山、蒲江10县。
1950年1月设眉山专区,治眉山县城,属川西行政公署,仍辖10县。后将大邑划出,新津划入。
1953年3月5日撤销眉山专区,眉山县改属乐山专区(以后为乐山市)。
1997年8月26日设眉山地区(与乐山市分置),治眉山县城,眉山县归眉山地区直隶。2000年7月撤销眉山地区设立地级眉山市。
同年12月20日,撤销眉山县,改建为东坡区(县级)。
参考资料来源:东坡区人民政府—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来源:东坡区人民政府—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