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的孩子较注重哪方面的教育

 我来答
一鸣TEvy73
2014-06-29 · 超过61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5万
展开全部
早期教育”(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这个词在美国最早于19 世纪初随着幼儿园的设立而出现,其对象包括0-8 周岁的儿童。而很多家长的“早期教育”观念更倾向于针对0-3 周岁的婴幼儿,更接近“启蒙教育”。 近几十年来,婴幼儿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科研成果表明,人类在婴幼儿时期大脑的发育非常活跃,对外界的刺激相当敏感。换言之,婴幼儿具有巨大的学习潜能。在这个时期实施目的明确的教育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他们的身心成长。但在教育问题上,“可行性”并不意味着“科学性”。教育的科学性既要考虑“可行性”,也必须考虑“妥当性”与“有效性”。就启蒙教育而言,其实施时机与内容,方法与程度都要求严格的相互配合,不是盲目的“拔苗助长”,更不是置对婴幼儿长远发展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于不顾的“强制性开发”。 很多家长对自己两、三岁的孩子能够认千余个字,或者能够准确回答简单的算术问题,或者可以背诵几十首唐诗等等皆津津乐道。然而上述的情形并非启蒙教育成功的例子,甚至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启蒙教育。因为虽然每个孩子发育的情况不尽相同,但对于那些首先要求以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为前提的学习,比如阅读理解,数学逻辑,只有在孩子长到5-6 周岁时,大脑皮层才能发达到足以吸收并消化这些知识的程度。婴幼儿在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将大人反复诵念的内容记下并复述出来,其过程的的实质不过是机械的记忆,和鹦鹉学舌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且此类的机械训练是需要不断强化的,一旦这种强化停止,孩子很快就会忘记所学的内容。 耶鲁大学教授,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做过一个孪生子爬楼梯的实验。在实验中,孪生子之一从出生后第48周起,每天作10 分钟爬楼梯训练。到第52 周,他能熟练地爬上5 级楼梯。另一个孪生子从第53 周才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两周以后,两个孪生子都可以自己爬到楼梯顶端,而不需要别人帮助。格塞尔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儿童的心理主要是一个自然成熟的过程,在其身心发育完成之后才会产生该年龄段学习的主动性,而主动性是有效学习的前提,教育只能促进成长,不能改变成长的进程。在学习主动性产生之前施加的学习和训练,基本上是无效的。 和中国人一样,美国人也同样重视启蒙教育。然而他们的启蒙教育观念与中国人不同。他们更注重给孩子提供一个学习与模仿的自由环境和宽松氛围,支持、鼓励孩子的探索,想象和创造。单向技能的强化训练和提前知识灌输都非常少见。而中国的家长大多注重在幼儿时期就开始对孩子进行密集型的强迫学习和训练,以“乖孩子”和“有特长”为培养目标,其结果是孩子看起来似乎很聪明,也很懂事,但他们普遍心理上依赖性很强,动手能力很差,缺乏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创造性思维能力与独立生活能力会明显不足,且容易出现不想得到什么,也不想成就什么的心理倾向。 不可否认,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知识本身蕴涵着巨大的智力价值。然而这并不等于说任何知识用任何方法教给任何年龄段的儿童都必然会促进其智力发展。那些不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学业知识,会因孩子无法理解而失去其促进智力发展的意义。事实上,早有对各种早期教育方案效果的追踪研究表明,提前知识传授如读写算训练的效果其实很有限,大约只能够持续到小学4 年级左右。不仅如此,提前知识灌输还会给儿童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挫伤他们的求知欲,严重的有可能造成如美国著名幼儿教育家凯茨定义的“习得性愚蠢”──无力驾驭新知识和随之而来的自信心丧失。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可见在实施启蒙教育的过程中,单纯追求技能训练和知识灌输,乃是一种急功近利,盲目短视的做法。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对人的整体素质要求超过以往任何时代。这种整体素质是包括乐观进取、独立自主、勇于创造、具有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等品质的总和。启蒙教育应该在培养整体素质的前提下,帮助孩子形成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组成的综合学习能力。从而使他们成为未来社会需要的,体魄强壮、心智健全和环境适应能力良好的人材。那么,怎样才能在实施启蒙教育的过程中达到上述的目的呢? 首先,作为主要施行者的家长们,应该检查、调整自己实施启蒙教育的心态。孩子自出生之日起,就已经成为独立的个体。他们年龄虽小,但已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他们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方法和角度不同于成人,不能把成人的想法、愿望强加给孩子,应当给孩子以足够自由和广阔的空间去选择、想象与创造。如果希望通过教育下一代来消解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某些遗憾,有意识地制造自己人生的翻版,补充,或延续,由此得到一种替代满足,这是自私的心态;如果为了急于要让孩子有所表现,而刻意给他们才艺方面的强化训练,这是虚荣的心态。抱持类似心态的父母往往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求好心切,硬性给孩子规定学习任务,甚至剥夺他们玩耍游戏的时间,结果是事与愿违,正所谓欲速则不达。 其次,要学会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待婴幼儿潜能的早期开发,把这个时期的发展与教育放在孩子的终身发展过程中去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够准确把握施教的尺度,按步就班而不急于求成。就0-3岁的婴幼儿来说,启蒙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1)体能训练:顺应孩子身体的自然发育状态,引导孩子进行爬行、站立、走路和手的抓握等动作练习,锻炼其四肢相互配合,大脑与四肢配合的协调能力。 2)语言训练:语言的听与说部分最主要是婴幼儿时期在家庭内奠定基础。家长和孩子进行语言交流时(包括讲故事,唱儿歌),要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声音的节奏快慢,以及发音的准确度及清晰度。更要不时停下来观察和诱导孩子的反应,鼓励他们从被动地接受语言到主动的表达语言。 3)认知训练:给孩子提供色彩鲜艳的玩具和音乐游戏,带领他们到经常接触到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去学习,给予孩子丰富的感官刺激,发展其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的灵敏度,诱导和鼓励他们观察和摸索的主动性。 4)情绪和操守启蒙:帮助孩子学会自我情绪控制,自我调整,自重而重人,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比如,尽早形成相对稳定的作息规律,可以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有助于增加他们心理的稳定,避免行为失当。 5)独立能力训练: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从生活自理能力开始,几个月大时便开始教他们自己抱着奶瓶吃奶,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学会自己穿衣服,穿鞋袜,进而帮助大人作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 6)社会能力训练:为孩子提供与同龄夥伴相处的机会,或利用角色扮演等游戏,让孩子通过生活经验的直接累积来学习如何与人分享或合作等社会技巧,培养他们对自身行为和对团体的责任感。 第三是要了解婴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尊重他们的人格、兴趣、需要、发展特点出发,教育方法以启发兴趣为主,因势利导。既定的标准不宜过高,避免拿孩子生长发育的状况和周围的同龄儿童作比较,无论孩子是否能够达成目标,其学习过程中任何努力的尝试都值得鼓励和肯定。在教育过程中帮助孩子认识和欣赏自己的独特性,建立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非常重要。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为人父母者对孩子不变的期许。按照国际21世纪委员会的观点,判断“最初的教育”是否成功的基本标准,是看其内容是否“提供了有助于终身继续学习的动力和基础”。如果是,这种教育可以说是成功的;否则就是不够成功甚至是失败的。正如古人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真正认识这一点,才能使启蒙教育走上科学而有效的轨道。
璇妈教育经验
2021-01-03
知道答主
回答量: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472
展开全部

18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