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魏国降将,为何姜维为蜀国拼到如此地步?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自然先是利益驱使姜维投降蜀汉,然后是士为知己者死为了对得起诸葛亮的赏识和培养,最后是为了自己能够一展抱负,青史留名。这也就不难理解姜维作为一个魏国降将,为蜀国拼到连自己的君主刘禅都投降,自己还在暗中谋划光复蜀国,拼到最终被杀害的地步。
首先,不存在姜维背叛曹操,而是魏国太守马遵对姜维有所猜忌将其抛弃,才让姜维不得不投降蜀国。
连魏国人自己都认为姜维不存在背叛,即使在姜维到了蜀地做官,魏国人将姜维的母亲和妻子儿女抓住也只是希望他重新归魏,且并没有杀害他的妻母。
《魏略》“亦以维本无去意,故不没其家,但系保官以延之”
在言,姜维出生时,还是大汉的天下,他父亲姜冏是以汉官而亡,所以他还是心存汉室,脑子里没有曹魏的观念,既然你不要我,自然我就名正言顺的归顺有着汉室血脉的刘皇叔去兴复汉室。
其次,高山流水遇知音,蜀汉有他的伯乐——诸葛孔明
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诸葛亮初次冀县相遇姜维,就很欣赏他。
据《三国志 姜维传》记载:亮辟维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时年二十七。亮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书曰:「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又曰:「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後迁中监军、征西将军。
意思就是诸葛亮任命当时年纪只有二十七岁的姜维为仓曹掾,官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诸葛亮又给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写信中说:“姜伯约对自己的职任忠心勤奋,思考问题详细周密,考察他的德行,即使李绍和马良等也不及他。此人的确为凉州的上等士人。”又说:“应先交给他五六千禁中兵卒。姜伯约非常敏于军事,既有胆略勇义,又精通用兵之道。此人忠心于大汉,而且才力过人,将军事大权交给他,宜派他进宫朝见主上。”后来姜维被升任为中监军、征西将军。
总体一个意思,姜维被他诸葛亮看上了,会得到他大力栽培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得到这样肯定的姜维自是肝脑涂地一心一意的为着蜀国谋划了,后来的九伐中原为国捐躯,可见其忠心。
最后就是待遇问题了,姜维本身是好立功名,喜欢出风头的性格。
《傅子》曰:维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不脩布衣之业。有这丞相接班人的待遇,谁还愿意回去当个无名之辈。
从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蜀军回到成都后,姜维就很快被任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封平襄侯,这待遇妥妥的。
在刘禅主持蜀国时,姜维用兵非大胜即大败。北伐多年,除了一次洮西大捷之外再无骄人战绩。可是即使他大败后,刘禅也不曾责罚于他,在他出征北伐打仗时也不派人监视他。这待遇也没谁了,打的好是他的功劳能到奖赏,失败了也不会被惩罚,就样的老板搁谁谁不会卖命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