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本文表达了孟子怎样的思想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舍生取义的思想,孟子与孔子一样充分肯定了人之自然生命的重要性,但他也看到了人的生命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是可能存在矛盾的。在面对这种矛盾时,他与孔子一样更强调了社会道德的优先性。不同的是孔子侧重于“仁”,而孟子则侧重于“义”,即“仁”的外在表现。义者宜也,也就是符合仁的行为表现。孔子认为“仁”是最高的价值,而孟子认为“义”是最高的价值。按照孟子的解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孟子认为,仁,是指人的善良之心;义,则是指人在行动上所应走的正路,也就是在行动上去实践善良之心。孟子主张在义和利之间,要舍利取义。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问他:“'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在面对生死抉择时,孟子则明确提出舍生取义的人生价值观。他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面临在两者中作出选择的情况,这时人们往往权衡利弊大小,得失多少来取其一。“鱼与熊掌”明显是熊掌更难得,选熊掌而舍鱼是得多失少,所以人们一般会选熊掌。在生死抉择中,选择生比死获利大,因为“生”就意味着有希望,“死”则相反,但在孟子看来,当生命的存在有违“义”的价值时,应弃“生”而取“义”。他说:“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吾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同上)孟子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以得失多寡来作选择,他所谓“欲甚于生”就是仁义,而“恶甚于死者”就是背弃仁义的言行。这种“舍生取义”的人生价值观显然是孔子“杀身成仁”思想的发展,是同一问题的不同表达。
来源:学理论·中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