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拆弹专家2》怎么样?
电影《拆弹专家》第一部通篇玩C4,也就视觉效果还勉强过得去,内涵上平平无奇,网络评分止步6.3。而今年贺岁档,面对《拆弹专家2》,很多观众都是带着看热闹的心情走进影院的。
为了排除前一部片子的影响,导演邱礼涛也是下足了功夫。
开局一颗核弹,直接把国际机场变成了一朵蘑菇云,扑面而来的气浪,成功暂停了观众们抓爆米花的手,把人带入了整个影片的叙事环境之中。
一个为救同伴而被炸断一条腿的拆弹专家潘乘风,纵然残废了还是坚持训练,为了复职硬是把各项体能练到超过常人,满屏的正能量。
时间线突然推到五年后,早已辞职的潘乘风,却因为在一个恐怖组织策划的爆炸现场引爆炸弹而被警方拘捕,重伤失忆一问三不知,恐怖组织派大队人马试图劫走他,一切迹象指向他有重大作案嫌疑。
身为警察的前女友告诉他,他是警方卧底。
多年挚友告诉他,因为不满上级“用完即弃”的不公正对待,他因憎恶制度和政府而一怒离职。
剧情继续推进,画面上,前女友为了帮他赎罪而为他植入“我是卧底”的记忆。
恐怖组织里他是一人之下众人之上的地位,和首领一同策划了名为“复生日“的核弹袭击。
国际机场,西山大桥,金融中心……遍布了C4炸弹的地标和载着核弹头飞速前进的列车头,冷漠且现实的繁华世界即将毁于一旦,纷乱的矛盾点与影视节奏之间,所有观众都在和潘乘风一起思考关乎善恶的抉择。
《拆弹专家2》的内涵和前一部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导演邱礼涛切切实实地在用镜头,探索一个基层警员的愤怒。身为“打工人”的潘乘风,一旦被认为不具备拆弹的能力了,不得不被“用完即弃”式地清除出奋斗了半辈子的队伍。“我不是疯,是痛”,他不是天生的反派,累积的愤怒是有社会土壤去支撑的,是能硬生生反映出社会问题的。
潘乘风的选择权,不仅在职业上被歧视,甚至连“我是谁”都没法给自己下定义,只能被动地成为记忆植入过后的“警方卧底”。对于自己的真实身份,潘乘风其实觉悟得很早,影片更多的笔墨用在他对于正邪两道的选择。和恐怖组织接头时,他把警方的监听表摘下而后又戴上,反映了他内心的剧烈挣扎。
崇尚效率与规则的世界,冷漠而现实,很难因为小我的不公,去及时地优化自身,对现实的妥协不可能拯救潘乘风,唯一让他决定去选择维护规则,是来自女友庞玲的爱。
规则越冷漠,流淌的爱意方能显示出柔软与温暖,从想方设法为潘乘风赎罪,到带着他回自己家,用拥抱和吻去安慰失落的灵魂,庞玲的存在,让这个失心者意识到了自己追寻的方向。
蘑菇云意味的仅仅是摧毁,不负责制度与价值的重建,与其让规则拉着无数家庭的爱一起消失,给人民留下无尽的黑暗空虚,不如相信人性深处的优化调节能力,耐心与理解方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源动力。
驾着核弹头沉入海底,潘乘风的生命,在曲折下完成了英雄般的轮回,沉入水底的核弹,没有对任何生命呈现出暴力,不过,震碎了大楼内外,所有导致封闭的玻璃。这或许也是邱礼涛,一个站着的导演,为小人物的困境发出的时代叩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