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还有哪些人像李林甫和李义府这样没有仁德的人?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其实这二位不是像小说历史内容描述那样卑鄙,最卑鄙的乃是表面一面正派形象的伪君子,他们才是十恶不赦满嘴仁义道德的真小人、伪君子。
每个人都曾经当过一回小人,甚至好多回小人。为人做损人利己的事情就是小人,损人不利己是小人,仁义志士要是做过损人利己和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一般人还真看不出来。他们在人前表现正派人物的形象,主张高尚思想约束别人去遵守,这类人就是伪君子,识为真小人。
自从孔老二的出现,倡导仁义观念喊了近三千年,培养出来无数位伪君子,归类历史上的响当当“正派人物”,评选出儒家十大伪君子。
一、孔丘:春秋时期人,我们的大圣人,曾经骂过农民没出息,指着种地是耻辱的选择,像动物一样不会用脑。他年老时候拿论语教育学生,悟出劳动者是最美,不种地、不养蚕,大家都是文化人,哪里找吃寻穿,哪还有心情学习。孔子知道自己说错话,后来向老农道歉,种地人不分年龄,种地也不会耽误学习知识。既然主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农民这行自然也会有出现出类拔萃的人。
孔子在春秋时期,因为跪地求官被鲁王看不起,他开始周游列国谋求官职,各国君王都不接纳他。由此可见,大家对孔子跪地求官搞不懂,身为大学问人,应该是大家尊敬他,不是委曲求全,谋求官禄做人。相比之下,楚庄王不惜重金请庄子当宰相,庄子都不为所动。由此可见,圣人也会被爱千金诱惑。
二、孟轲:战国时期人,主张仁政,进一步推进孔子的思想,却成为帝王麻醉拥护者的工具,满嘴仁义道德话语开始说得都好听,结果是约束善良人听话,达到自己的目的。比方助人为乐,舍己为人,脱贫致富,同享荣华富贵,说得好容易,做到就难上加难了。
孟子倡导“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是不陷害亲人,相反争夺老人家产,反目成仇亲兄弟还少嘛。二是子女好好念书,长大当大官多赚钱好生活,这很符合家长教育孩子观念,同时也培养了自私自利的年少心灵。三是娶妻生子为荣,超生带来抚养孩子经济负担不算,培养愚二代、穷二代还想叫世人伸出扶贫之手。由此可见,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毒害人穷志短多可怕。
三、董仲舒:西汉时期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纳谏汉武帝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董的儒家不过是盗用道家、法家、兵家、墨家、阴阳家等先进思想整理一套新的理念,美誉成了儒家思想。由此可见,取长补短的山寨祖师乃是董仲舒。
四、司马相如:西汉时期人,大汉赋家,辞赋得到汉武帝赏识而做官。早年司马相如生活并不如意,博雅之士沦落到流浪四方,从四川漫游经过临邓县,卓王孙爱才请司马相如赴宴,司马相如夜宿卓府,居然拐走其女卓文君私奔。由此可见,读罢圣贤书的人,也会倾倒美女的石榴裙下。
五、王充:东汉时期人,古代唯物主义哲学者,观念是人死命终,死不复生,亡不复存,曾与僧人辩论六道轮回的鬼神之说。可是,他的先人过世还要求厚葬,逢年过节上坟烧纸,这显然与他无神论思想不符。由此可见,一身清廉也逃不掉污点渗溅。
六、孔融:东汉末年人,孔子第二十世孙,在汉献帝时代做官,孔融让梨假故事主人翁。孔融出世后就受到家教严,父亲端一盘水果让孔融先拿,人的本能拿大个的天经地义,但父亲打孔融,还教导拿小的理由,哥哥干活多该拿大的。经过长期训练,分东西时,四岁的孔融很自觉拿小的。某天,父亲特意在客人面前给孩子分梨,就有了孔融让梨的故事问世。由此可见,每个人小时候都学过孔融让梨,没有一位会“让梨”。
七、李绅:唐朝进士,官翰林学士。早年那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李绅晚年却过着奢侈的生活,嗜好吃鸡翅,后来达到每餐必有鸡,餐后倒掉的鸡骨肉如小山,反差之大。由此可见,美誉之人也会犯错误。
八、白居易:唐朝进士,出身官宦家庭,父亲不惜重金乡试夺魁,从此白居易便迈入仕途,廉政被贬学会了买靠山,典型的儒家思想谋求的最终目的——官迷。由此可见,坐稳官职,交下不如交上。
九、苏轼:北宋神宗时期人,古代文学全能,诗、词、画、散文、书法都能排上名次,多么好的优点正派人物形象,居然戏弄佛印禅师,闹出不少笑话,悟出修行的高尚心德,却还放不下世俗名利,幻想过着伴君逍遥的日子,被贬任地方官调差民情都不情愿。年轻气盛高傲无比的苏轼,却贬低王安石诗中病句,后来知道黄州菊花秋天落叶,向王负荆请罪。已经四十岁的苏轼还纳十六岁的王朝云妓女为妾,没有摆脱自古才子多风流的说法,为了高官厚禄、妻妾成群罢了。由此可见,苏轼不过打着信佛为幌子来显示自己心境高尚,掩饰负面形象而已。
十、朱熹:南宋时期人,朱熹是程学的代表人物,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在道德上要求非常苛刻,他还用程伊川“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论劝友人的妹妹守节,但他自己却有过逼嫁守寡的弟媳妇以侵夺亡弟产业的隐事。另外,朱熹为了打击报复不赞成自己观点的唐仲友,将一名叫严蕊的妓女严刑拷打,企图逼她承认与唐有男女关系,结果被严蕊拒绝,从这件事看,儒家的道德思想境界不如一个妓女。
每个人都曾经当过一回小人,甚至好多回小人。为人做损人利己的事情就是小人,损人不利己是小人,仁义志士要是做过损人利己和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一般人还真看不出来。他们在人前表现正派人物的形象,主张高尚思想约束别人去遵守,这类人就是伪君子,识为真小人。
自从孔老二的出现,倡导仁义观念喊了近三千年,培养出来无数位伪君子,归类历史上的响当当“正派人物”,评选出儒家十大伪君子。
一、孔丘:春秋时期人,我们的大圣人,曾经骂过农民没出息,指着种地是耻辱的选择,像动物一样不会用脑。他年老时候拿论语教育学生,悟出劳动者是最美,不种地、不养蚕,大家都是文化人,哪里找吃寻穿,哪还有心情学习。孔子知道自己说错话,后来向老农道歉,种地人不分年龄,种地也不会耽误学习知识。既然主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农民这行自然也会有出现出类拔萃的人。
孔子在春秋时期,因为跪地求官被鲁王看不起,他开始周游列国谋求官职,各国君王都不接纳他。由此可见,大家对孔子跪地求官搞不懂,身为大学问人,应该是大家尊敬他,不是委曲求全,谋求官禄做人。相比之下,楚庄王不惜重金请庄子当宰相,庄子都不为所动。由此可见,圣人也会被爱千金诱惑。
二、孟轲:战国时期人,主张仁政,进一步推进孔子的思想,却成为帝王麻醉拥护者的工具,满嘴仁义道德话语开始说得都好听,结果是约束善良人听话,达到自己的目的。比方助人为乐,舍己为人,脱贫致富,同享荣华富贵,说得好容易,做到就难上加难了。
孟子倡导“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是不陷害亲人,相反争夺老人家产,反目成仇亲兄弟还少嘛。二是子女好好念书,长大当大官多赚钱好生活,这很符合家长教育孩子观念,同时也培养了自私自利的年少心灵。三是娶妻生子为荣,超生带来抚养孩子经济负担不算,培养愚二代、穷二代还想叫世人伸出扶贫之手。由此可见,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毒害人穷志短多可怕。
三、董仲舒:西汉时期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纳谏汉武帝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董的儒家不过是盗用道家、法家、兵家、墨家、阴阳家等先进思想整理一套新的理念,美誉成了儒家思想。由此可见,取长补短的山寨祖师乃是董仲舒。
四、司马相如:西汉时期人,大汉赋家,辞赋得到汉武帝赏识而做官。早年司马相如生活并不如意,博雅之士沦落到流浪四方,从四川漫游经过临邓县,卓王孙爱才请司马相如赴宴,司马相如夜宿卓府,居然拐走其女卓文君私奔。由此可见,读罢圣贤书的人,也会倾倒美女的石榴裙下。
五、王充:东汉时期人,古代唯物主义哲学者,观念是人死命终,死不复生,亡不复存,曾与僧人辩论六道轮回的鬼神之说。可是,他的先人过世还要求厚葬,逢年过节上坟烧纸,这显然与他无神论思想不符。由此可见,一身清廉也逃不掉污点渗溅。
六、孔融:东汉末年人,孔子第二十世孙,在汉献帝时代做官,孔融让梨假故事主人翁。孔融出世后就受到家教严,父亲端一盘水果让孔融先拿,人的本能拿大个的天经地义,但父亲打孔融,还教导拿小的理由,哥哥干活多该拿大的。经过长期训练,分东西时,四岁的孔融很自觉拿小的。某天,父亲特意在客人面前给孩子分梨,就有了孔融让梨的故事问世。由此可见,每个人小时候都学过孔融让梨,没有一位会“让梨”。
七、李绅:唐朝进士,官翰林学士。早年那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李绅晚年却过着奢侈的生活,嗜好吃鸡翅,后来达到每餐必有鸡,餐后倒掉的鸡骨肉如小山,反差之大。由此可见,美誉之人也会犯错误。
八、白居易:唐朝进士,出身官宦家庭,父亲不惜重金乡试夺魁,从此白居易便迈入仕途,廉政被贬学会了买靠山,典型的儒家思想谋求的最终目的——官迷。由此可见,坐稳官职,交下不如交上。
九、苏轼:北宋神宗时期人,古代文学全能,诗、词、画、散文、书法都能排上名次,多么好的优点正派人物形象,居然戏弄佛印禅师,闹出不少笑话,悟出修行的高尚心德,却还放不下世俗名利,幻想过着伴君逍遥的日子,被贬任地方官调差民情都不情愿。年轻气盛高傲无比的苏轼,却贬低王安石诗中病句,后来知道黄州菊花秋天落叶,向王负荆请罪。已经四十岁的苏轼还纳十六岁的王朝云妓女为妾,没有摆脱自古才子多风流的说法,为了高官厚禄、妻妾成群罢了。由此可见,苏轼不过打着信佛为幌子来显示自己心境高尚,掩饰负面形象而已。
十、朱熹:南宋时期人,朱熹是程学的代表人物,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在道德上要求非常苛刻,他还用程伊川“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论劝友人的妹妹守节,但他自己却有过逼嫁守寡的弟媳妇以侵夺亡弟产业的隐事。另外,朱熹为了打击报复不赞成自己观点的唐仲友,将一名叫严蕊的妓女严刑拷打,企图逼她承认与唐有男女关系,结果被严蕊拒绝,从这件事看,儒家的道德思想境界不如一个妓女。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