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醒酒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红酒一定要醒酒?
究竟哪些葡萄酒需要醒,哪些不需要?最好醒多长时间?醒酒的一整套正确姿势到底是什么?那些造型奇葩的醒酒器,是不是真的有神马高级功能?别急,看完此文,你统统都有了答案。
01 醒酒并没有很玄幻
醒酒的主要目的有两种:分离酒液沉淀物,让酒液与空气接触。分离酒液沉淀物,主要针对于陈年葡萄酒。葡萄酒中的沉淀有多种,除了少数装瓶时不做过滤的酒庄,大部分沉淀是老酒的单宁在瓶子发生了聚合。这种丹宁聚合物对人体无害,也不会影响酒的风味,但毕竟会影响人的饮用体验,所以要进行醒酒,让酒业进入醒酒器而沉淀物留在瓶底。试想下,若一瓶被悉心存放的老酒,在某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被打开,却喝到沉淀渣滓,是不是让人很想原地爆炸?
让开瓶后的葡萄酒,尽可能与空气接触,主要针对于年轻葡萄酒。葡萄酒天性是种脆弱的液体,在跟空气中养分充分接触后,才能尽可能展现本身的花香、果香等,种种更微妙的风味。如果你在酒桌上看到有人在一个劲摇晃酒杯,那他八成也是尽可能让杯中酒的香气释放出来。
02 多维度葡萄酒醒酒表
更多的人,时常会被这个问题搞得晕头转向:究竟哪些葡萄酒才需要醒,醒多长时间才合适?首先要明确的是,在葡萄酒的世界里,从来没有绝对的回答。葡萄酒的种类实在太多,没人能说得清具体有多少种,所以至于哪支葡萄酒需要醒,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定义成伪命题。
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以不变应万变,通过一些基本规律和原则,逐渐形成自己对醒酒与否的独立判断。
其中,成熟期就是一个重要参考指标。一般来说,年轻的好酒,需要醒。尤其是那些紧致,难以入口的葡萄酒,醒后完全是另一种画风。刚到成熟期的红葡萄酒,半个小时可以醒来,味道成熟期,单宁较重的,则需要醒上一到两小时。而对于香气极脆弱的陈年老酒,在空气中逗留的时间愈长,意味着香气分子死亡的也愈快,尽快饮用是更好的选择。
当然了,还有个比成熟度更简单粗暴,快捷有效的判断标准,就是价格。通俗来说,价格越低的,越不需要醒酒。三百元以下的餐酒级葡萄酒,即开即饮就好,不在我们今天的讨论范畴。而售价较贵,三千元以上的,则需要根据年份来判断成熟度,再确定醒酒的具体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表格只适用于一般情况。总还是有小部分特例,就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比如虽说绝大多数白葡萄酒不需要醒,但好品质的勃艮第白葡萄酒开瓶后可能会有燃烧过的火柴味,需要醒酒半小时到一小时,让火柴味散去,而螺旋盖密封的白葡萄酒,在瓶中醒酒即可。
03 解锁正确醒酒姿势
现在我们重新来梳理一遍,整套醒酒正确姿势。其实每个步骤都不复杂,重点在一气呵成,流畅连贯,加分项是手长得好像很有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