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袍是什么时候产生的,秦始皇穿的叫龙袍吗?
关于龙袍的记载,早在周代,就出现了画有“升降二龙”的服装,形制为上衣下裳,龙纹一般绣在上衣上。那时这种服装不叫“龙袍”,而称“衮服”或“龙衣”。
在周代,冕服是当时等级最高的礼服,也叫衮服,衮衣,龙衣。周·颂敦铭“易(锡)女(汝)玄衣黹屯,赤市朱黄”;周·吴物衫彝铭“元衮衣赤舄”,其中所说的玄衣就是冕服中的玄色上衣;衮衣即画卷龙于衣的衮服;裳即是冕服中下身着的裙子;赤市就是衮冕服中系在前面垂于腰带下,后世称之谓蔽膝者。
秦汉以后帝王参加祭祀典礼的礼服一概不用龙纹,因此这一阶段并不存在龙袍。秦始皇相信阴阳五行学说,认为水克火,周朝是火气胜金,色尚赤,那么秦胜周就是水德,颜色崇尚黑色。这样,在秦朝,黑色为尊贵的颜色,所以衣冠服饰也都是以黑色为时尚色、高贵色。秦汉帝王的服饰是沿袭周代的冕服,这种传统帝王的服制一直延续到明代。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绘有章纹,即十二章纹,其中有龙,但并不十分突出。
到了隋罩明腔唐,冕服在形制上依然保留上衣下裳制,在上衣上绣有龙纹,但也不称“龙袍”。自槐歼北周以来,冕服上绣十二章纹样中的日、月、星辰三章,改用于旗帜上,改成九章。隋炀帝又将日月星辰复回,放回冕服上,也改成九章。将日、月分列两肩,星辰列于后背,从此天子肩挑日月,背负七星。唐代规定,黄色作为皇帝服饰的专用色彩,其中黄袍上虽绣有龙纹,但是还不叫龙袍。
宋元之后皇帝服饰几经变化,元代规定龙形象由皇帝专用,民间只能用蟒,龙是指五爪两角,蟒是四爪或三爪。黄袍上绣以龙纹形成制度则是在明代。明代的皇帝所穿常服前后及两肩部各缀金盘龙,不过这种袍服仍不称“龙袍”
“龙袍”作为服饰的名称,直到清代才确立下来。龙袍属清代皇帝的吉服,皇帝的服饰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吉服比礼服略次一等,平时穿着比较多。穿龙袍时,必须戴吉服冠,束吉服带及挂朝珠。清龙袍以明黄色为主,也可用金黄、杏黄等色,绣九条金龙,另外还有五彩云纹,蝙蝠纹,十二章纹等吉祥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