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物理,问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
就是在不用公式的套用下,为什么“动力臂越大于阻力臂时,就越省力”?是不用公式的前提下,我真搞不明白。...
就是在不用公式的套用下,为什么“动力臂越大于阻力臂时,就越省力”?
是不用公式的前提下,我真搞不明白。 展开
是不用公式的前提下,我真搞不明白。 展开
展开全部
用众所周知的跷跷板举个例子,当跷跷板一端坐有一个人,你要较轻松地把他压起来,你是从离转轴近的位置压呢还是远的位置?当然是远的,这就是对你的问题的最形象地解释。
更多追问追答
追问
我知道很形象啊,那内在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造成这样?
追答
可从能量角度解释:
动力臂越长,移动距离越大,动力做功和克服阻力做功相等,所以动力就越小。
展开全部
这个问题应该这样解释
杠杆最大的特点就是支点,他造成了杠杆两端角速度相等。
现在假设有一个力F1他对一物体做功,移动了距离S1(S1很小,可将圆周运动与直线运动等同看待),做功做功W1=F1×S1
有一个长为L1+L2,支点在距一端L1处的杠杆。
现在以大小为F1得力垂直杠杆,作用在距支点L1的一端,通过杠杆对该物体做功,F1仍移动L1,做功W2=F2×S2
在不考虑损耗的情况下:W1=W2
F1×S1=F2×S2
F1×V1×T= F2×V2×T
F1×V1= F2×V2
F1×L1×w=F2×L2×w
F1×L1= F2×L2
我认为力臂并没有什么意义,有意义的只是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
W1一定等于W2,因为能量不能凭空产生和消失
呵呵,估计他看不懂,白写了
杠杆最大的特点就是支点,他造成了杠杆两端角速度相等。
现在假设有一个力F1他对一物体做功,移动了距离S1(S1很小,可将圆周运动与直线运动等同看待),做功做功W1=F1×S1
有一个长为L1+L2,支点在距一端L1处的杠杆。
现在以大小为F1得力垂直杠杆,作用在距支点L1的一端,通过杠杆对该物体做功,F1仍移动L1,做功W2=F2×S2
在不考虑损耗的情况下:W1=W2
F1×S1=F2×S2
F1×V1×T= F2×V2×T
F1×V1= F2×V2
F1×L1×w=F2×L2×w
F1×L1= F2×L2
我认为力臂并没有什么意义,有意义的只是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
W1一定等于W2,因为能量不能凭空产生和消失
呵呵,估计他看不懂,白写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公式可知,F1l1=F2l2,发现F与L是成反比的。所以,拿到一个杠杆,当动力臂越大于阻力臂时,动力就小于阻力,也就是说,你拿起一个物体用10N,但是用了杠杆,不到10N就能拿起来,所以省力。
追问
那内在的原因呢,为什么会造成反比? 是用的力和受力的长度有关系?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形象的解释就是手钳,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我们能夹断铁丝。所谓的省力,就是铁丝受到的力大于我们手施加的力。
火钳阻力臂大于动力臂,所以我么夹起煤球的力要大于我们施加的力,所以费力。
这都是很直观地解释。
火钳阻力臂大于动力臂,所以我么夹起煤球的力要大于我们施加的力,所以费力。
这都是很直观地解释。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给你一个支点,你就可以撬起地球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