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的相声现在很火,相声明星也多,如何看待他们的相声形式和内容?
其实单纯从相声的形式内容看,德云社与其他的相声团体并无太大差别,德云社的大部分相声都是脱胎于传统段子,尤其是小剧场的相声表演,大家可以去看德云社小剧场的节目单,几乎都是传统相声。
我举个例子就很容易理解,一条街上好几家饭馆都是主打川菜,那么在这些饭馆里总有那么一两家生意特别好。为什么生意可以比别家好?原因无非这几个:服务、口味、特色。德云社也是如此,德云社之所以能这么火,无非也是这几点比同行做得要好。
第一、服务。“郭德纲于谦代表德云社向我的衣食父母致敬,让您破费了…”,这句话郭德纲说了无数遍,可以说他红了多久就说了多久。在郭德纲心里明白,自己和德云社能有今天,靠的就是观众的支持。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德云社的大型演出经常超时,单从经济角度考虑演出超时没有任何好处,为什么会这样?就像郭德纲说的:“我们知道自己没有那么大能耐,但观众是真捧我们,所以能耐有限就只能多卖力气,尽量让观众感觉花钱值。”
第二、口味。口味这东西完全来自实践和经验,在追阎鹤翔的《刘汉臣》,阎鹤翔说了句话我认为很有道理。他说:“德云社不是相声行业业务水平最高的相声团体,但是德云社是最了解观众口味的相声团体。”
他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德云社的现场演出机会最多。岳云鹏孙越、烧饼小四、郭麒麟阎鹤翔、张云雷杨九郎……
这些德云社的小角们都是在小剧场打磨多年的,在他们出名之前,就已经在小剧场里赚饭吃了。他们是真正从最底层一点一点走上来到,所以他们很了解观众爱听什么。
第三、特色。郭德纲的特点是什么?他的嗓子好而且曲艺涉猎极广,所以德云社的最大特色就是各种柳活。我们看德云社的重要商演,开场都有门柳小唱,返场又有各种才艺展示。
这就好比饭馆的特色菜,未必是最健康也未必是最正宗,但绝对是最有特色。而且这种特色在德云社后台已经进行了分配,比如岳云鹏的《拆西厢》、张云雷的《探清水河》、陶阳大林的《挡谅》……
第四、品牌。这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相声最近几年很火,但是在很火的背后是一片凄凉。
在这种社会大环境里,德云社能保持小剧场的连续运作和国内外商演的票房,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很了不起了。这点大家可以到网上各种查询,相声行业里真的只有德云社活得比较有尊严,有许多相声演员是根本找不到机会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