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张飞的儿子都有万夫不当之勇,为何赵云的儿子默默无闻?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如蜀汉昭烈帝刘备手下就有五虎上将。这五人分别是:关羽、张飞、马超、黄盖、赵云,他们一生为蜀汉开疆拓土,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些人死后,他们的后代又替蜀汉征战沙场。如关羽的儿子关兴、关平,张飞的儿子张苞,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等,都为蜀汉的建设呕心沥血。但同样作为五虎上将之一的“常胜将军”赵子龙,他的儿子为何就默默无闻呢?
赵云的两个儿子分别叫做赵统和赵广,他们两个在蜀国担任的也并非要职,而且原著中对于他们的描述是这样的“正饮酒间,忽报镇南将军赵云长子赵统、次子赵广,来见丞相。孔明大惊,掷杯于地曰:‘子龙休矣!’二子入见,拜哭曰:‘某父昨夜三更病重而死。’孔明跌足而哭曰:‘子龙身故,国家损一栋梁,吾去一臂也!’众将无不挥涕。孔明令二子入成都面君报丧……后主思念赵云昔日之功,封大将军顺平侯。祭葬甚厚;封赵统为虎贲中郎,赵广为牙门将,就令守坟。二人辞谢而去。”
《三国志》记载,赵云去世后,长子赵统继承爵位,赵统袭爵永昌亭侯,官至虎贲中郎督,加行领军。事迹不可考。在《三国军制》中,“行领军”是三品中领军掌禁兵,主五校尉、中磊、武卫三营。加“行”一字即为代理中领军。也就是说,赵统的职位是可有可无的,就是一个虚职,没有实权。在这样的位置上,要想做出令人眼睛一亮的成绩来是很难的。
在正史中,对赵统的记载很少,但是对赵云次子赵广的记载倒是有很多。蜀汉后期,诸葛亮病逝之后,姜维开始逐渐主持大局。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广开始逐渐立下战功。在姜维北伐的过程中,赵广跟随姜维出征。赵广随姜维前往沓中,官拜牙门将。《三国志·蜀书·姜维传》记载了“闻钟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诣督堵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
姜维在景耀六年(263年),侦知曹魏异动,此后就是上书刘禅。可是刘禅并不听姜维的建议,而是相信了黄皓。关键时刻,姜维的建议是非常有用的,可是刘禅竟然相信了宦官黄皓的话,也就是选择相信了小人。同年八月,魏军果然兵分五路伐蜀。姜维不敌,只能退守剑阁。当时,赵文就随大将军姜维与魏兵战于疆川口,姜维败还守剑阁,赵广则战死于沓中。
这样看来,赵云的这两个儿子并没有什么太出色的作为,相比于赵云生前的光荣战绩则显得太过平庸,所以才会默默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