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文轻武的利与弊是什么?
利:强调文治,在处理“内”与“外”的关系上,主张“守内虚外”,不事穷兵黩武,这对维护国内专制统治秩序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宋代虽农民造反、起义频仍,却始终未能酿成以往全国性的农民战争,此所谓“有外患而无内忧”。
较长时间安定的内部环境,士人能享受相对较多的自由,都与“崇文抑武”的大氛围有关。这对促进宋代经济和文化科技的发展,无疑也产生了的积极作用。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即有“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的惊世骇俗之论。
弊:宋统治集团矫枉过正,以短浅的眼光过度推行“崇文抑武”,遂使国家武备建设不能不受到严重的影响。武将群体长期遭受打压,致使其从精神到素质都趋于退化,从而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对边防造成严重的后果。
宋代长期存在的“崇文抑武”治国思想与方略,还对当时社会风尚产生重大的影响,其中又以对文武价值取向的影响最为直接。
宋朝历史上,文官、武将之间出现一道显著的鸿沟,彼此换职呈现出日益困难的局面,特别是文臣、文士不愿出任武职的现象极为突出。而作为领风气之先的文人士大夫的这一行为,又无疑对当时社会价值观产生重大的影响。
扩展资料
重文抑武或重文轻武是宋朝建立后的国策,由于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权建立了宋朝,且当时五代时期下属推翻上司夺权称帝的现象相当普遍,所以对武将非常不放心,采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用丰厚的待遇以解除他们对中央皇权的潜在威胁。
宋朝开国后,为了防止军权旁落、武人干政,设置枢密院掌管最高军事决策和机要,正副长官由武官、文臣出身的亲信大臣担任。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统治集团处理边防问题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