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如今社会有很多大学生都很难就业呢?

 我来答
帐号已注销
2022-01-02
知道答主
回答量:3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万
展开全部

1.结构性就业失调,供需矛盾明显。

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其次,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大规模扩招的

直接结果就是大学生就业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

2.部分大学生对学校的对口就业安排过于依赖。

因为学校与一些专业对口的公司企业之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都会安排一些优秀毕业大学生到专业对口的公司企业去工作,以致于一些大学生对学校的工作安排形成依赖心理,不愿意到拥挤的人才市场去进行面试,导致自己迟迟无法实现就业。

3.高校专业设置错位

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

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

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4.大学生准备不足,生涯模糊

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础。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我们在调查后的比较分析中发现,美国的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在读大学时也在研究市场,把知识放在实践

中学习感悟,中国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了,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付考试了。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

5.市场对白领需求不足

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岗位,使得中国就业上呈现“白领需求不足”的状况,这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岗

位与扩招之后的庞大毕业生数量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而且还将因此降低大学生的谈判地位,引发其他严重问题。

总之,改变别人是理想目标,改变自己才是现实

奇趣蛋百科

2022-01-02 · TA获得超过89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78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5.4万
展开全部

我感觉现在大部分的大学生,毕业以后,都是比较难找工作的。因为现在大学生毕业以后很迷茫,对自己能做什么,对自己擅长做什么,喜欢做什么,想做什么,这些都是不太清的。没有一个就业的职业规划。

小的时候,父母都会问我们长大了以后想干什么?我估计大家应该都回答过警察,医生,科学家,但是现在你要问起来大学生。不管是在读的,还是刚刚毕业的,十个人之中。有九个人当中,可能回答的都不是小的时候。口中的那个答案。因为对自己没有职业的规划。也没有专业的人选,给大学生们做一些规划。所以才会造成许多应届大学生出来找不到工作的感觉。但实际上现在的公司,企业是非常的缺人的。各个行业,各个岗位都是非常缺人的。不论是人才还是正常,能做事的人。都是非常短缺的。

每个人的兴趣,每个人的擅长,每个人喜欢做的事情,都是不一样的。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读书。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去创业。所以说不论是做什么,怎么就业?大学生出来我个人的建议,一定要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自己喜欢的。这样的话,你才能持久的在这个行业走下去。比如有的人就社,恐不善于去跟人打交道。那这种大学生就适合做那种敲代码,搞内勤或者在家里写文章的这种工作。

另外一种就是社交比较厉害的。那你让这种的大学生去敲代码,去搞内勤。去一直干一件事情一直做。那简直就是对他的一种折磨,他可能连一个小时都做不进去。因为他的性格决定了,他从事不了这个行业。

所以每个大学生一定要找准自己喜欢的行业,这样对于自己来说,才不至于就业困难。并不是说这个社会给你带来了就业困难。而是你自己,给你自己的心理带来了就业的困难。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哼技多
2022-01-02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960
展开全部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最少保守思想,最富于创新精神,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当代青年的肩上,需要青年一代为此努力奋斗。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朝气蓬勃、富有创新精神的社会群体。大学生们所具有的年龄、知识、求新等优势以及对自身弱点的认识和克服,使之能够成为顺应历史发展的、最有潜力和活力的、推动社会前进的新生力量。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当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朝着德、智、体、美等全面协调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向势力。走出校门、步入社会以后,要在各自承担的角色和岗位上刻苦锻炼、顽强拼搏,成长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从现在起到 21 世纪中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当代大学生成长和发挥作用的黄金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正好与当代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历程相吻合,这既是难得的机遇,更是荣誉和责任。“再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到建国 100 周年时,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将会胜利地得到基本实现。到那时,无数志士仁人梦寐以求的振兴中华的理想将变成现实,中国人民将过上中等发达水平的富裕文明生活,中华民族将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世界新技术革命正在形成新的高潮,世界经济正在走向知识经济,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依赖于高科技的发展和新知识的创造,世界各国抢占知识经济制高点的竞争日益激烈。面对这一切,当代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民族复兴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在前人已经取得伟大成绩的基础上,承担起这个事业赋予的重任,勇于竞争,大胆创新,充分发挥生力军的作用,努力成为历史的开拓者、完成复兴大业的实干家,为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当代大学生要担当起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首先,必须树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志存高远,胸怀宽广,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其次,必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时代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综观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许多科学家的重要发明创造,都是产生于风华正茂、思维最敏捷的青年时期。

21 世纪是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世纪,知识经济需要的人才将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创新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个人成长的不竭源泉。大学生应不断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善于学习知识和更新知识的欲望和能力,磨炼意志,增长才干;瞄准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创造性地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大胆地进行探索和创新,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努力成为当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最后,必须树立远大理想,有为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和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的精神。我国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务十分艰巨。大学生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随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年轻的共产党人就是靠着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不怕死、不怕苦,硬要走出一条光明之路来。和平时期也是一样,世界各国,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伟大的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不曾经历过失败和挫折,也没有一项伟大的事业不是靠一代一代人的前仆后继、牺牲奉献取得成功的。

总之,民族复兴大业召唤省当代中国青年,寄希望于当代中国青年。广大大学生应自觉肩负起崇高的历史使命,“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开拓进取,矢志不渝地向着现代化的光辉目标、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迈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水月光中梦一场
高能答主

2022-01-01 · 陪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水月光中梦一场
采纳数:2751 获赞数:14409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毕业大学生基数大

相比于前几年,随着义务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普及,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多,原来,能够考上大学在大学读书的孩子少之又少,所以当时大学毕业生毕业以后,都是铁饭碗,许多工作单位争着抢着要。

而现如今,大学生遍地都是,早就已经由原来的人选单位转变成了单位在茫茫人海中挑选大学生。

2.大学生本身良莠不齐
虽然都叫大学生,但是他们的资质也有很大的区别。

随着国家推崇教育普及,人人都能上大学,进大学的门槛变得低,从大学毕业的门槛也变得低了起来。

所以导致一些毕业生,在大学里无所事事一事无成,每天吃饭睡觉混日子,到了毕业的时候就糊弄着拿到毕业证书,草草出去找工作。

3.大学生自己眼高手低

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白领的工作方式,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去拥有这样的工作。

一些刚刚从大学里毕业的大学生,把自己的将来想的太过于不切实际,总是期盼着自己能够刚刚开始就找到一份,待遇好,薪酬高,又舒服的工作。

但自己呢,能力不够人脉不广,有一些需要人员的工作吧又嫌弃苦累不去做,这样一来找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当然是一件困难的事了。

4.机械化导致岗位缺失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业已经实现全面机械化,机器能够代替很多人工要做的活,这就使得一些低技术的岗位被替代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的是高技术型、创新思维的人才,那么岗位少毕业生又多,当然就会出现竞争压力大,工作难找的问题。

通过以上这些原因,我们也就知道为什么毕业生找工作难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new_new_wen

2022-01-01 · TA获得超过9099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6万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233万
展开全部
一,教育与实践具有一定的脱节

虽然中国的教育设计倡导素质教育,但评价体系唯分数论,最后执行结果成了“填鸭式教育”,注重孩子的知识灌输,孩子最重要的行为习惯、动手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从小得不到系统锻炼。大学生在校学到的只是书本上的“死知识”,只有实习的过程才能让他们把这些东西变为经验,所以在离开大学之前,他们毫无经验可谈。学生进入社会,理论知识无法适应职场实践要求。

站在企业的角度,企业要找的是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人选,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不清楚社会究竟是怎样的变化,还有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专业不对口,这就对他们的要求持续增加。

二,自我定位不清晰

1.大学生为毕业做的准备不足,生涯模糊,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础。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

我们在调查后分析发现,美国的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在读大学时也在研究市场,把知识放在实践中学习感悟(如斯坦福大学),中国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了,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付考试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