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毫无原因的讨厌一个人?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林肯的一位朋友曾向他推荐一位阁员,等见过面后,林肯却没任用他。
朋友来问原因,林肯说:「我不喜欢他的长相。」
朋友说:「你怎么能以貌取人?这也太苛刻了,他不能为自己天生的面孔负责啊。」
林肯回答道:「不,一个人过了 40 岁就应该为自己的面孔负责。」
难道总统也很任性,直接凭感觉判定一个人?
再来看一个例子。
1941 年,德军对英国本土进行了猛烈的空袭,英国首相丘吉尔经常在夜晚坐车前往防空阵地视察。一天晚上,他检查完一个阵地后准备离开。当助手准备为他打开车门时,丘吉尔却绕到了汽车的另一边,打开另一扇车门坐了进去。不一会儿,一颗炸弹从天而降,在汽车附近爆炸,差点儿把丘吉尔的车掀翻;如果从助手打开的那扇门上车,丘吉尔可能就丧命了。事后,妻子问丘吉尔为什么要换到另一边坐,丘吉尔答道:「当我就要上车时,有个声音对我说『停下』。上天似乎叫我打开另一扇车门坐进去,于是我就照办了。」
人类生存于世,比拼的是脑力思维,但极少有人知道,我们的身体里还有一个更高级的系统,若能善用,成就非凡。
潜意识的智慧
为了方便理解,我把理性表述为意识,把感性表述为潜意识,事实上它们就是这么回事。不过对于潜意识,学术界看法不一,比如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危险地带」,里面蕴藏着邪恶,它会让人遵从原始欲望回到野蛮状态;但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潜意识是智慧的,它包含了很多理性无法涉及的东西,甚至包含了人类的集体智慧。
到底孰对孰错呢?现代科学研究认为二者各对了一半。潜意识没有思维,只关心眼前的事物,喜欢即刻、确定、简单、舒适,这是属于天性的部分,同时,它处理信息的速度又极快,至少可达 11 000 000 次/秒,能极其敏锐地感知很多不易察觉的信息,这是属于感性的部分。而意识,即我们的理性思考,处理信息的速度只有 40 次/秒,潜意识是它的 275 000 倍,二者的能力有着天壤之别。
这就好比两个人同时从北京去天津,一个人是慢悠悠地散着步去的,而另一个人则是坐着火箭去的(飞机和高铁都无法表示这个差距)。这种快慢对比就会造成「认知错位」——很多信息早已被潜意识察觉到,但意识仍一无所知。比如当你第一次见到某人时感到些许不适,很快你就露出了礼貌的微笑,这表明潜意识察觉到了一些不良信息,但这个过程转瞬即逝,思维根本察觉不到,反而给出一大堆分析和理由,让自己接受对方,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所以丘吉尔并不是迷信,林肯也不是任性,而是他们捕捉到了潜意识发出的那一丝微弱的信号,这就是所谓的「凭感觉」——察觉潜意识发出的信息。
洪兰教授在 2015 年的 TED 演讲《脑科学揭露男女思考的秘密》中,说过这样一段经历。
20 世纪 70 年代,洪兰教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读书,一个年轻的助理教授在自动取款机取钱时被抢劫了,因为太紧张,她没记住抢劫者的样子而报警无果。但此后助理教授开始莫名地讨厌起自己的一个研究生。那个研究生长得胖胖的,头发到肩膀,喜欢穿破洞裤……而她自己的解释是那个研究生喜欢吃汉堡加洋葱,身上臭臭的,等等。后来警察抓到几个抢劫犯,叫她去指认。她一眼就确定了罪犯——那个人长得胖胖的,头发到肩膀,穿着破洞裤……
洪兰教授表示,助理教授潜意识里其实记住了罪犯的样子,并发出了信息——让她开始讨厌那个样子与罪犯相似的研究生。但这些信息并没有进入意识里,所以理性意识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好做了另外一通解释,实际上牛头不对马嘴。
想不到我们潜意识的感性部分这么厉害吧?有多少人知道我们的身体里竟然还藏有这样一个高级的系统呢?如果不善加利用,实在是太可惜了!尤其是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有它的助力,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凭感觉学习
那么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该如何利用这个高级系统呢?《好好学习》一书的作者成甲就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他在《史上最简单的「不读书法」》和《隐形的关键: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这两篇文章中,都提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学习方法——凭感觉学习[2]。
比如在第一篇文章中他自创了一个「熔断不读书法」。所谓「熔断不读书法」,意思就是在读书时一旦看到有启发的内容,就触发熔断点,立刻停止读书。停止读书之后做什么呢?围绕这个触发点对自己提问。
·为什么刚才这个点让我有启发?
·我能够把这个启发点用在 3 个不同的事情上吗?
·这个启发点有没有其他类似的知识?
在另一篇文章中,他又提出: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凡是被某件事击中,「动了感情」,就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追问原因。
·为什么这个电影桥段会让我感动?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这个产品让我这么喜欢?是什么让它与众不同?
·为什么我不由自主地沉溺于这段剧情了?
这就是高手学习的方法:先用感性能力帮助自己选择,再用理性能力帮助自己思考。文中的触动来自感性,而提问则来自理性,感性在前,理性在后,这背后的原理就是通过捕捉潜意识发出的信号进行感知。
无独有偶,学习专家李晓鹏在《学习高手的三驾马车》一书中也提到了类似的方法。他的读中学的侄女赵璐向他请教学习的秘诀时,他只说了 3 个字:凭感觉。
这个答案让赵璐简直不敢相信。对此,他解释道:「不管你现在是什么水平,这一招都管用——就是凭感觉!那些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题目,不用理它;一眼看过去就头痛、不知道在说什么的题目,也不用理它;只有那种大致能看出点思路,但又要动点脑筋的题目,一定要多做。这个就是中间地带,是你能够进步最快的地方。」
看出端倪没?「凭感觉」之所以被称为顶级的方法,是因为它能帮我们感知真正适合自己并需要的东西,让自己处于学习的「拉伸区」。如果单纯运用理性,我们通常会向优等生看齐,把眼光放在那些最难的题目上,想着如何追赶他们;如果顺从天性,我们就会在最简单的题目上打转(见图 2-1)。
图 2-1 理性、感性、天性的选择倾向
读书也是这样,如果单纯运用理性,我们通常会在看完整本书后花大量时间梳理作者的框架、思路,以此来表明自己读懂、读透了这本书;如果顺从天性,我们可能就放下书本去玩手机了。鉴于此,更好的读书方法或许就是你在读完整本书后过几天再问自己:现在你印象最深的触动点是什么?牢牢抓住这个触动点,去关联、去实践,就会获得最大的收获,而其他的内容则可以先放到一边。这也是我自己的读书方法——只取一个全书最触动自己的点,然后尽可能去实践、改变。这样读书不仅收获更大,而且也不会焦虑。
潜意识的感性总能帮我们发现什么是真正适合自己的,从而引导精力投入,快速提升自己,因为在拉伸区内学习难度最小、需求最贴合、见效也最快,很容易产生心流。可见,学习虽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在合适的区域内,我们依旧可以体验到轻松和有趣,如果你感受到的总是痛苦和无趣,那十有八九是感觉不对——要么在困难区煎熬,要么在舒适区打转。
凭感觉寻找人生目标
学习只是冰山一角,感性的力量适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面临重大的人生问题时,如选择伴侣、确定职业、寻找人生目标等。对于成长而言,很多读者最大的苦恼就是找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一个人若是没有人生目标,纵然每天有吃、有喝、有书读、有班上,也会像一个迷失的人一样,内心没有喜悦、生活没有激情,甚至会厌恶自己,因为目标是存放我们热情和精力的地方。
很多人为了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费尽心思地分析什么事情最值得做,最后得到的答案往往是「变得很有钱」或「被别人崇拜」。这样的目标不能说有错,但往往不能长久,也无法给人真正的动力,因为这是理性思维权衡利弊和考量得失之后的结果,其动机往往来自「自我索取和外在评价」,时间一长,很容易使人迷失方向,使动力枯竭。
真正的觉醒者往往会有意无意地用感知力来代替思考力,比如《美好人生运营指南》一书的作者一稼就提出了 6 条寻找人生使命的建议。
·这个世界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你最想帮助哪些人?
·什么事让你废寝忘食?
·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最让自己感动?
·你最让人感动的时刻是什么?
·如果没有任何经济压力,你会如何度过余生?
·闲暇的时候,你关注最多的是哪方面的信息?
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什么事情让自己最触动,而不是用脑去思考什么事情最有利。理智的分析和计算无法解出内心的真正需求,唯有感性的觉知和洞察才能让答案浮出水面。而且正确的答案往往都是利他的,因为真正长久的人生意义和幸福只能从他人的反馈中获得。
《坚毅》一书的作者卡洛琳·亚当斯·米勒提出了 3 个类似的问题。
·设想你即将离开世界,回首一生会为什么事情而后悔?
·想一想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
·你年轻的时候是怎么度过闲暇时光的?
回答这 3 个问题同样需要我们动用感知力而不是思考力,因为直视死亡可以简化一切事物,让自己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对于你喜欢的人物,不管是虚构的还是真实的,只要让你深深地着迷,就可以从这些人物身上反射出内心理想的自己;而年轻的时候没有家庭、工作负担,那时的追求更加遵从内心,不会受外界压力的干扰。
或许我们每个人心中早就埋下了人生目标的种子,只是成年后被生活压力所迫,理性思维开始权衡各种利弊,不愿承认或刻意忽略自己原有的梦想,而感性力量却始终在帮我们守护和珍藏那些理想。如果你现在还没有人生目标,不妨用上述方法尝试一下,或许会有意外的惊喜。
归纳起来,我们可以发现,理性思维虽然很高级,但在判断与选择方面可能并不具有优势,它那蹩脚的性能实在无法与灵敏快速的感性媲美。所以,先用感性选择,再用理性思考,或许是一个更好的策略,尤其是在做那些重大选择时。诚如洪兰教授的建议:小事听从你的脑,大事听从你的心。这话不无道理。
如何捕捉感性
感性能力虽然很厉害,但它看起来虚无缥缈,我们该如何捕捉它呢?以下做法不妨参考一下。
(1)「最」字法。关注那些最触动自己的点:让你眼前一亮、心中泛起波澜的人和事,脑中灵光乍现的想法,遭遇的痛苦,等等。学会捕捉它们,并深入分析挖掘,往往会有丰厚的收获。
(2)「总」字法。平时脑子里总是不自觉地跳出来的某些重复念头,或是心里总是挥之不去的事,这些通常都是我们心中最放不下的事,是情绪波动的源头。当我们有意识地去审视并消除它时,自己会变得更加平和。
(3)无意识的第一反应。关注自己第一次见到某个人、第一次走进某个房间、第一次做某件事时,心中出现的瞬间反应或第一个念头。心理医生在了解患者时往往也会说:不要思考,告诉我你脑中出现的第一个想法。因为第一个念头往往是来自潜意识的真实信息。不过,产生第一个念头的过程很短,如果不刻意练习可能感知不到,因为理性思考很快就会接替潜意识发挥作用。
(4)梦境。梦境是潜意识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它可能是内心真实想法的展示,也可能是灵感的启发。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就是在非常疲劳的情况下做梦梦到一条首尾相咬的蛇,这条蛇成了他发现苯分子结构的线索。聪明的潜意识早已找到答案,然后借助梦境去提示他,幸运的是,凯库勒捕捉到了。
(5)身体。《美好人生运营指南》一书的作者一稼曾经喜欢高强度运动,因为理性告诉她「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然而,她每过 4 个月就会莫名其妙地大病一场,直至一位中医医师告诉她:「这是你的身体在罢工,告诉你它不喜欢你的运动方式,你要学会多倾听身体的反馈。」她恍然大悟,从此选择了更柔和的运动,再也不莫名其妙地生病了。身体不会说话,却是最诚实的。无论生理还是心理上的不适,都会通过身体如实地反映出来,记得多关注这些反馈。
(6)直觉。给一些来路不明、无法解释的信息开绿灯,就像丘吉尔一样。
[1] 具体方法将在第六章第一节展开。
[2] 此段内容引自公众号「成甲」,有删改。——编者注
备案号:YX1112Yn72D
朋友来问原因,林肯说:「我不喜欢他的长相。」
朋友说:「你怎么能以貌取人?这也太苛刻了,他不能为自己天生的面孔负责啊。」
林肯回答道:「不,一个人过了 40 岁就应该为自己的面孔负责。」
难道总统也很任性,直接凭感觉判定一个人?
再来看一个例子。
1941 年,德军对英国本土进行了猛烈的空袭,英国首相丘吉尔经常在夜晚坐车前往防空阵地视察。一天晚上,他检查完一个阵地后准备离开。当助手准备为他打开车门时,丘吉尔却绕到了汽车的另一边,打开另一扇车门坐了进去。不一会儿,一颗炸弹从天而降,在汽车附近爆炸,差点儿把丘吉尔的车掀翻;如果从助手打开的那扇门上车,丘吉尔可能就丧命了。事后,妻子问丘吉尔为什么要换到另一边坐,丘吉尔答道:「当我就要上车时,有个声音对我说『停下』。上天似乎叫我打开另一扇车门坐进去,于是我就照办了。」
人类生存于世,比拼的是脑力思维,但极少有人知道,我们的身体里还有一个更高级的系统,若能善用,成就非凡。
潜意识的智慧
为了方便理解,我把理性表述为意识,把感性表述为潜意识,事实上它们就是这么回事。不过对于潜意识,学术界看法不一,比如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危险地带」,里面蕴藏着邪恶,它会让人遵从原始欲望回到野蛮状态;但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潜意识是智慧的,它包含了很多理性无法涉及的东西,甚至包含了人类的集体智慧。
到底孰对孰错呢?现代科学研究认为二者各对了一半。潜意识没有思维,只关心眼前的事物,喜欢即刻、确定、简单、舒适,这是属于天性的部分,同时,它处理信息的速度又极快,至少可达 11 000 000 次/秒,能极其敏锐地感知很多不易察觉的信息,这是属于感性的部分。而意识,即我们的理性思考,处理信息的速度只有 40 次/秒,潜意识是它的 275 000 倍,二者的能力有着天壤之别。
这就好比两个人同时从北京去天津,一个人是慢悠悠地散着步去的,而另一个人则是坐着火箭去的(飞机和高铁都无法表示这个差距)。这种快慢对比就会造成「认知错位」——很多信息早已被潜意识察觉到,但意识仍一无所知。比如当你第一次见到某人时感到些许不适,很快你就露出了礼貌的微笑,这表明潜意识察觉到了一些不良信息,但这个过程转瞬即逝,思维根本察觉不到,反而给出一大堆分析和理由,让自己接受对方,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所以丘吉尔并不是迷信,林肯也不是任性,而是他们捕捉到了潜意识发出的那一丝微弱的信号,这就是所谓的「凭感觉」——察觉潜意识发出的信息。
洪兰教授在 2015 年的 TED 演讲《脑科学揭露男女思考的秘密》中,说过这样一段经历。
20 世纪 70 年代,洪兰教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读书,一个年轻的助理教授在自动取款机取钱时被抢劫了,因为太紧张,她没记住抢劫者的样子而报警无果。但此后助理教授开始莫名地讨厌起自己的一个研究生。那个研究生长得胖胖的,头发到肩膀,喜欢穿破洞裤……而她自己的解释是那个研究生喜欢吃汉堡加洋葱,身上臭臭的,等等。后来警察抓到几个抢劫犯,叫她去指认。她一眼就确定了罪犯——那个人长得胖胖的,头发到肩膀,穿着破洞裤……
洪兰教授表示,助理教授潜意识里其实记住了罪犯的样子,并发出了信息——让她开始讨厌那个样子与罪犯相似的研究生。但这些信息并没有进入意识里,所以理性意识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好做了另外一通解释,实际上牛头不对马嘴。
想不到我们潜意识的感性部分这么厉害吧?有多少人知道我们的身体里竟然还藏有这样一个高级的系统呢?如果不善加利用,实在是太可惜了!尤其是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有它的助力,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凭感觉学习
那么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该如何利用这个高级系统呢?《好好学习》一书的作者成甲就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他在《史上最简单的「不读书法」》和《隐形的关键: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这两篇文章中,都提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学习方法——凭感觉学习[2]。
比如在第一篇文章中他自创了一个「熔断不读书法」。所谓「熔断不读书法」,意思就是在读书时一旦看到有启发的内容,就触发熔断点,立刻停止读书。停止读书之后做什么呢?围绕这个触发点对自己提问。
·为什么刚才这个点让我有启发?
·我能够把这个启发点用在 3 个不同的事情上吗?
·这个启发点有没有其他类似的知识?
在另一篇文章中,他又提出: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凡是被某件事击中,「动了感情」,就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追问原因。
·为什么这个电影桥段会让我感动?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这个产品让我这么喜欢?是什么让它与众不同?
·为什么我不由自主地沉溺于这段剧情了?
这就是高手学习的方法:先用感性能力帮助自己选择,再用理性能力帮助自己思考。文中的触动来自感性,而提问则来自理性,感性在前,理性在后,这背后的原理就是通过捕捉潜意识发出的信号进行感知。
无独有偶,学习专家李晓鹏在《学习高手的三驾马车》一书中也提到了类似的方法。他的读中学的侄女赵璐向他请教学习的秘诀时,他只说了 3 个字:凭感觉。
这个答案让赵璐简直不敢相信。对此,他解释道:「不管你现在是什么水平,这一招都管用——就是凭感觉!那些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题目,不用理它;一眼看过去就头痛、不知道在说什么的题目,也不用理它;只有那种大致能看出点思路,但又要动点脑筋的题目,一定要多做。这个就是中间地带,是你能够进步最快的地方。」
看出端倪没?「凭感觉」之所以被称为顶级的方法,是因为它能帮我们感知真正适合自己并需要的东西,让自己处于学习的「拉伸区」。如果单纯运用理性,我们通常会向优等生看齐,把眼光放在那些最难的题目上,想着如何追赶他们;如果顺从天性,我们就会在最简单的题目上打转(见图 2-1)。
图 2-1 理性、感性、天性的选择倾向
读书也是这样,如果单纯运用理性,我们通常会在看完整本书后花大量时间梳理作者的框架、思路,以此来表明自己读懂、读透了这本书;如果顺从天性,我们可能就放下书本去玩手机了。鉴于此,更好的读书方法或许就是你在读完整本书后过几天再问自己:现在你印象最深的触动点是什么?牢牢抓住这个触动点,去关联、去实践,就会获得最大的收获,而其他的内容则可以先放到一边。这也是我自己的读书方法——只取一个全书最触动自己的点,然后尽可能去实践、改变。这样读书不仅收获更大,而且也不会焦虑。
潜意识的感性总能帮我们发现什么是真正适合自己的,从而引导精力投入,快速提升自己,因为在拉伸区内学习难度最小、需求最贴合、见效也最快,很容易产生心流。可见,学习虽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在合适的区域内,我们依旧可以体验到轻松和有趣,如果你感受到的总是痛苦和无趣,那十有八九是感觉不对——要么在困难区煎熬,要么在舒适区打转。
凭感觉寻找人生目标
学习只是冰山一角,感性的力量适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面临重大的人生问题时,如选择伴侣、确定职业、寻找人生目标等。对于成长而言,很多读者最大的苦恼就是找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一个人若是没有人生目标,纵然每天有吃、有喝、有书读、有班上,也会像一个迷失的人一样,内心没有喜悦、生活没有激情,甚至会厌恶自己,因为目标是存放我们热情和精力的地方。
很多人为了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费尽心思地分析什么事情最值得做,最后得到的答案往往是「变得很有钱」或「被别人崇拜」。这样的目标不能说有错,但往往不能长久,也无法给人真正的动力,因为这是理性思维权衡利弊和考量得失之后的结果,其动机往往来自「自我索取和外在评价」,时间一长,很容易使人迷失方向,使动力枯竭。
真正的觉醒者往往会有意无意地用感知力来代替思考力,比如《美好人生运营指南》一书的作者一稼就提出了 6 条寻找人生使命的建议。
·这个世界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你最想帮助哪些人?
·什么事让你废寝忘食?
·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最让自己感动?
·你最让人感动的时刻是什么?
·如果没有任何经济压力,你会如何度过余生?
·闲暇的时候,你关注最多的是哪方面的信息?
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什么事情让自己最触动,而不是用脑去思考什么事情最有利。理智的分析和计算无法解出内心的真正需求,唯有感性的觉知和洞察才能让答案浮出水面。而且正确的答案往往都是利他的,因为真正长久的人生意义和幸福只能从他人的反馈中获得。
《坚毅》一书的作者卡洛琳·亚当斯·米勒提出了 3 个类似的问题。
·设想你即将离开世界,回首一生会为什么事情而后悔?
·想一想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
·你年轻的时候是怎么度过闲暇时光的?
回答这 3 个问题同样需要我们动用感知力而不是思考力,因为直视死亡可以简化一切事物,让自己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对于你喜欢的人物,不管是虚构的还是真实的,只要让你深深地着迷,就可以从这些人物身上反射出内心理想的自己;而年轻的时候没有家庭、工作负担,那时的追求更加遵从内心,不会受外界压力的干扰。
或许我们每个人心中早就埋下了人生目标的种子,只是成年后被生活压力所迫,理性思维开始权衡各种利弊,不愿承认或刻意忽略自己原有的梦想,而感性力量却始终在帮我们守护和珍藏那些理想。如果你现在还没有人生目标,不妨用上述方法尝试一下,或许会有意外的惊喜。
归纳起来,我们可以发现,理性思维虽然很高级,但在判断与选择方面可能并不具有优势,它那蹩脚的性能实在无法与灵敏快速的感性媲美。所以,先用感性选择,再用理性思考,或许是一个更好的策略,尤其是在做那些重大选择时。诚如洪兰教授的建议:小事听从你的脑,大事听从你的心。这话不无道理。
如何捕捉感性
感性能力虽然很厉害,但它看起来虚无缥缈,我们该如何捕捉它呢?以下做法不妨参考一下。
(1)「最」字法。关注那些最触动自己的点:让你眼前一亮、心中泛起波澜的人和事,脑中灵光乍现的想法,遭遇的痛苦,等等。学会捕捉它们,并深入分析挖掘,往往会有丰厚的收获。
(2)「总」字法。平时脑子里总是不自觉地跳出来的某些重复念头,或是心里总是挥之不去的事,这些通常都是我们心中最放不下的事,是情绪波动的源头。当我们有意识地去审视并消除它时,自己会变得更加平和。
(3)无意识的第一反应。关注自己第一次见到某个人、第一次走进某个房间、第一次做某件事时,心中出现的瞬间反应或第一个念头。心理医生在了解患者时往往也会说:不要思考,告诉我你脑中出现的第一个想法。因为第一个念头往往是来自潜意识的真实信息。不过,产生第一个念头的过程很短,如果不刻意练习可能感知不到,因为理性思考很快就会接替潜意识发挥作用。
(4)梦境。梦境是潜意识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它可能是内心真实想法的展示,也可能是灵感的启发。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就是在非常疲劳的情况下做梦梦到一条首尾相咬的蛇,这条蛇成了他发现苯分子结构的线索。聪明的潜意识早已找到答案,然后借助梦境去提示他,幸运的是,凯库勒捕捉到了。
(5)身体。《美好人生运营指南》一书的作者一稼曾经喜欢高强度运动,因为理性告诉她「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然而,她每过 4 个月就会莫名其妙地大病一场,直至一位中医医师告诉她:「这是你的身体在罢工,告诉你它不喜欢你的运动方式,你要学会多倾听身体的反馈。」她恍然大悟,从此选择了更柔和的运动,再也不莫名其妙地生病了。身体不会说话,却是最诚实的。无论生理还是心理上的不适,都会通过身体如实地反映出来,记得多关注这些反馈。
(6)直觉。给一些来路不明、无法解释的信息开绿灯,就像丘吉尔一样。
[1] 具体方法将在第六章第一节展开。
[2] 此段内容引自公众号「成甲」,有删改。——编者注
备案号:YX1112Yn72D
展开全部
平白无故讨厌一个人积怨太深、主观臆断加无知的报复、嫉妒心太强、因为得不到你的认可,才讨厌你、侵犯你的利益,你会非常讨厌这个人。
1、积怨太深
因背后的积怨太深讨厌一个人,当你看到和某个人行为很类似或其他动作很类似,都会引起你的对这个人的讨厌。因为你的怨恨太深而导致。
1、积怨太深
因背后的积怨太深讨厌一个人,当你看到和某个人行为很类似或其他动作很类似,都会引起你的对这个人的讨厌。因为你的怨恨太深而导致。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22-03-29
展开全部
因为,这个人的形象、动作都不符合自己的胃口,心里就会自然地产生起一种厌恶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会毫无原因的讨厌一个人有可能是他的外貌或者行为的原因。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可能是他的某一习惯或者动作让你不适或者让你很难受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