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在乎别人的眼光应该如何进行引导?

 我来答
樱月HY
2022-07-18 · 积极向上,努力不放弃
樱月HY
采纳数:44 获赞数:25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宝,你好!我觉得这与内在的自我价值有关。过分在乎别人的眼光本质上就是把自我价值放在别人的评价上。
当然这与孩子的经历有关,缺乏安全感,心思比较敏感,需要我们加强引导!
以下是我的一些建议:
1、首先要让孩子了解到自己的情况,知道自己的问题,直接面对自己的问题,不要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要认识到别人是影响不到自己的。
2、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反思复盘,要不断改进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3、从各方面认识自己,只有了解自己才能更好评价自己,而不是让别人评价自己。
4、悦纳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和优点,要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积极向上,不断进步,笑对人生!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
旁韶敏p
2022-07-18 · 超过13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55
采纳率:57%
帮助的人:1.7万
展开全部
因为这不是孩子自身的问题

这是因为孩子长期处在过度负面评价的家庭环境里,父母使用过多的负面评价反复刺激孩子,因此,变得十分在意别人的看法和眼光。

最该改变的是父母

只要父母撤消对孩子的负面评价,尊重并理解孩子当下的想法和感受,【孩子总是在乎别人的眼光】这一行为表象就会慢慢消失

随便举个例子:就说孩子吃饭

孩子吃饭的共性有:

慢、吃一口、几口要玩一下玩具,或者看下电视、玩下游戏、这里画一画,写一写。还跟大人聊天,然后再吃一口,还要听音乐。

对饭菜的口味有要求(挑食):不吃这个,要吃那个,或者桌上的菜都不吃,要重新做一个给他吃

孩子用勺子在饭菜里面挑来挑去;把饭菜弄得桌上,地上到处都是;不在规定吃饭的时间吃;吃饭前要吃零食或水果;不在桌子前吃,要端着饭到处走着吃;吃几口饭中途要吃其他的水果、零食、牛奶..............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吃个饭附加条件这么多就开始各种负面评价+限制+命令,目的都是希望孩子以最快的速度把饭吃完。

天天被负面评价浸泡的孩子,他对别人的反应比一般孩子都要敏感很多,也就十分在意别人的看法。他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好奇心、探索欲望都会被压抑。

父母要做到撤消负面评价不容易,这需要做出很大的改变。如果把吃饭的权利和自由还给孩子,让吃饭这件事情完全由孩子自已决定吃还是不吃,吃多少、什么时候吃、想吃什么菜就吃什么菜。一律不评价!很多父母肯定会说那会养成不好的吃饭习惯、这样对身体不好、不卫生等。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认知是固定的、静止的、一层不变的。其实孩子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短暂的过程。是动态的、发展的、不断变化着的。只要你永远在孩子面前做一个正确的行为示范,她就会一个阶段比一个阶段更好。因为孩子有自我修正、自我完善的能力。这符合人性向上向善的逻辑。罗马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在她一生对儿童的研究中也无数次证实这一事实。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CZXAQ0309

2023-04-06 · TA获得超过666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86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49万
展开全部
1、去自我中心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看法的人,一方面是追求完美主义,另一方面也是自我中心化。总是觉得别人会很在意自己做的对不对,或者别人说了什么都会觉得是在针对自己。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在你的脑海中以为别人会很关注你到底在想什么做什么的观念。但是,真实的情形是,每个人往往都在忙着关心自己的事,并且他们也会担心别人会怎么看待他们。因为根据心理学研究,人关心自己的想法,要比关心别人的想法强烈一万倍。或许这个事实会让你觉得自己有些微不足道,但事实上,这么想会让你感到比以前轻松了许多。可能在你的思想里你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但不要认为别人也是这么想的。因为在他们的世界里,最重要的人很有可能会是他们自己或者是他们的孩子。这就是 去自我中心化。2、调整自己的心态上面我们说过,太在意别人的看法的人,其实真实的想法是担心自己做的不够好,怕别人否定自己,他内心是想要让所有人认可自己,对自己满意。有了这样的心态,就注定让自己很累。因为这是一条不合理的信念,这个心态就是错误的,而你又去拿这个心态当成是自己的标准,当然会累。调整自己的心态,就是要把“每个人都会有做的不对的地方”这句话植入到自己的潜意识,这样即便别人在某件事情上没有认可你、肯定你,你也不至于非常消极悲观,不至于会痛苦焦虑。3、强化自我太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的人,往往是自我发展不完善的人,或者说对自己不是特别的了解。认为只有自己把所有事情都做好了,才是正确的;或者认为让自己变的更优秀,就是把自己的所有缺点都改变,这样扭曲的认知和信念,导致了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当你对自己更了解,你的自我更强大以后,你就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虽然别人的肯定和赞美对自己有所鼓励,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的去为了追求别人的赞美和肯定而纠结。你的自我要清楚自己有哪些优点、哪些缺点,当别人赞美你的优点时说声谢谢,当别人指出缺点时,虚心去接受。这样你就不必因为别人可能随时提出的看法和意见 而追求完美。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7ee9eeb
高能答主

2022-07-18 · 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6万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300万
展开全部
一、 孩子太在意别人的眼光,或许是因为孩子"自我意识过剩"
1、 何为"自我意识过剩"

"自我意识过剩"意思其实可以简答理解为"我很在别人的看法"。这一心理学的概念是指个体会对自我存在过分的放大,很在意别人对自己言行举止的看法,甚至还会在众人面前展现出难为情、不自在等现象。也就是说,通俗来讲,其实就是孩子"脸皮薄",别人一说就受不了。

孩子的这种"自我意识过剩"的心理更多表现在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上。当有人对自己说出负面的评价时,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受到了伤害,自己没有那么完美,所以会表现得恐惧、自卑。

2、 "自我意识过剩"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孩子会有"自我意识过剩"的现象呢?其原因有很多,比较明显的原因就是孩子对自己不自信以及家中过度关注或者忽略孩子的感受。

孩子对自己个人以及其家庭的不自信,会导致孩子不愿意被别人看到自己的不好的情况,害怕被他人评价。因为在孩子眼里,自己并没有很好,并且没有很完美,一旦别人说出自己的缺点,那么孩子就会加重自己对自己不完美、不好的认识,从而过分关注自己,关注他人的评价。

有的父母总是过分关注孩子,孩子的一切要求都满足,在生活中围着孩子转。孩子生活在总时被满足的环境中,一旦出现有人不满足自己、说自己不好的话,那么孩子的内心就会觉得受到了打击,就会开始产生自我怀疑。

而有的父母则是在生活中总是忽略孩子的感受,孩子需要什么都几乎得不到满足。孩子长期被父母忽略,内心就会变得比较脆弱并且自卑,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得不到父母的爱,或许是自己做的不好,父母才会这样对自己。所以,在面对他人的时候,他们也同样害怕得到别人的拒绝和别人对其的负面评价,因为这些会让他们变得更加脆弱。

二、 孩子"自我意识过剩"会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1、 过分关注自己而忽略他人的感受

孩子如果"自我意识过剩",就会将焦点都放在自己身上,总是担心自己受到不好的评价,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所以他们就很少关注他人的感受,而更多在意自己的感受。

因为他们总是过度关注自己,这种心理也会变成他们自私的表现。因为他们不愿意让别人批评自己,受不了批评,所以会更加注重打造完美的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就要不断去满足自己,让自己变好。但是他们的眼中只有自己,因而可能会忽略他人的感受,只要是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好就可以了,别人怎么样都不重要。

2、 内心敏感,容易造成情绪波动大

前面我们说到,表姐的孩子琳琳总是会很容易不开心,动不动就不去学校了,因为有人说自己不好,这就是孩子"自我意识过剩"的一个表现之一。孩子太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那么孩子的情绪就很容易被他人带着走,别人一句话,孩子就可以为此伤心好久。

孩子的情绪不是由自己控制,而是由他人来控制,这样容易造成孩子情绪波动大。本来是一件小事,比如孩子被同学说一下今天的衣服不太好看,那么孩子就会解读成是同学不喜欢自己,觉得自己丑,于是负面情绪也会一下子就上来。但是生活中很多这样的话都是存在的,如果内心脆弱的话,那每天都要"被伤害"好多次,这对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健康都存在不好影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dairanwhw
2022-07-18 · TA获得超过62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00
采纳率:87%
帮助的人:202万
展开全部
这是一个大问题!
其实不光孩子,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活在社会世俗观念的阴霾下。无力挣脱。一小部分人挣脱掉了,会显得与群体格格不入,我们还觉得他们太怪了,难以理解!
说远了,先说孩子。说白了就是多鼓励孩子,帮助他树立自信。孩子的环境压力一点也不比大人小。家长唠叨,老师批评,横向对比(孩子间),分数压力,作业压力,玩游戏的负罪感,很多应有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太多束缚不能自主……
如果别的原因我们无法改变,那么在家里多陪陪孩子,多关注孩子(少些唠叨),多些鼓励,一点一滴,慢慢来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6)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