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出生率再创新低,未来怎么办?
中国人口大国,14亿人口,老龄化严重,未来没有体力劳动者,尽可量的使用人工智能,我国出生率低,发达国家出生率也一样低,说白了就是人会越来越少,其实这也影响不了什么,像是顺治时期人口才七千万人,晚清突破四个亿,又能说明什么呢?
2012年人口增加1002万人,2021年人口增加48万人。这是什么概念呢?生孩子的人越来越少了,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70年代,80年代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减少出生率,控制人口增长,在这三四十年的时间里,人口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增长比例明显降低。
一、如何增加人口出生率?
曾经是降低,现在是增加,想要增加人口出生率就要对生育、教育给予全方面的支持,像是韩国,为什么韩国的女孩很少嫁到中国呢?因为韩国给女性很好的福利待遇,生孩子报销,照顾孩子国家给开工资,想要增加人口出生率,待遇一定要上去,产前检查一万,生孩子两万,幼儿园每月两千,怎么生?谁敢生?
二、人口出生率为何会降低?
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表现,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家庭生活了,把生活标准提高了一个档次,为自己而活,要让自己活得精彩。而且有研究表明,越是那些学历高层次高的越不愿生孩子,而那些学历低,文化知识水平低,层次低的人对生孩子很热衷,而如今高学历的人比比皆是,所以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生育率变低了。
总结:
人多了不行,人少了也不行,谁能给你控制的那么好,生的正正好好呢?当年一个家庭一个孩子,可以控制,现在一个家庭一个孩子,怎么控制?难道要有指标,下任务吗?
我国人口出生率再创新低,未来需要解决三大问题,分别是养老问题、提升生育率问题和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
出生率低,未来将会面临养老问题
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创下了数十年新低。人口负增长会造成诸多问题,比如人口老龄化问题。新生儿出生越来越少,老年人群体不断增加,未来很可能会影响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养老问题是我国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按照国际标准65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的20%就是“超老龄社会”。在2017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1亿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
在2017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2.64%,随后每年的出生率逐渐递减,直到2020年出生率不足10%,可老年群体正在逐年增多,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在未来我国很可能会进入“超老龄社会”,所以解决养老问题刻不容缓。
目前比较受欢迎的养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居家养老,一种是机构养老。我国为了缓解养老压力,鼓励年轻人缴纳社保,而且我国社保养老金每年都在递增。
我国还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比如提出延迟退休年龄,并支持老年人再次发挥价值体现等。社会老龄化并不一定都是坏处,但对于年轻人可能是个好机会。
出生率低,未来将面对提升生育率的问题
我国是农业大国,又是人口大国,曾经靠着人口红利迅速发展了经济。生育率低,老龄化加重会让经济发展缓慢,影响我国经济转型,所以需要解决生育率低的问题。
为了提高生育率,我国先后出台了全面开放二胎和三胎的政策,但效果并不显著。生一个孩子容易,但养大一个孩子很难,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和精力。
导致夫妻不愿意要多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经济成本太高、家庭压力大、无人看护等。在一个家庭里面多一个孩子就要增大房子面积,而如今的房价却让人举步维艰。
从2017年开始,我国生育率一直很低迷。我国目前出台了多种鼓励政策,希望能提升生育率,帮助夫妻减轻压力,但夫妻生育意愿并不高。而且生育率的降低很可能会导致相关产业的消减,这也是未来需要面对的问题。
生育率低,未来将面对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老年人在总人口的比重加大,新生儿的出生率又不高,很容易导致劳动力不足。我国是制造业大国,曾经靠着大量劳动力让制造业有突飞猛进的增长。
如果生育率低,势必会导致制造业的发展。在南方很多工厂遇到招工难的问题,曾经是一厂难求,如今是一人难求。截止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人就有1.8亿,并且这个数字正在逐年递增,所以需要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其实想要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可以尝试引进移民或是推进机器化生产。这两个方案相比较,机器化生产成本会低些,比如一些低端重复的工种,就可以利用机器化替代,从而提升生产量。
工厂想要实现机器化生产,就要拥有高精尖人才,所以要提升人口素质,增加技术型人才的培训升级。时代不同,需求就不同,我国目前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廉价的劳动力。
综上所述
我国人口出生率再创新低,在未来将会面临三大问题,分别是养老问题、提升生育率问题和劳动力短缺问题。
出生率如此之低是一个可怕的社会现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一方面有人的思想观念转变的问题,传统的养儿防老、多子多福观念,在一些人的头脑中变得淡薄,但是,这种片面追求自我,不想生,不想承担传宗接代使命的人毕竟是很少的一部分人,是非主流;另一方面是大部分处于婚育年龄的年轻人,他们渴望结婚生子,但是由于高房价,买不起房,结不成婚,这是导致一二线大城市里大龄单身青年持续增多的主要原因,适婚青年结婚率低,成为生育率持续走低的主要原因。
出生率不断走低是必然趋势,因为现在年轻人婚育年龄普遍延后,留给生育的时间窗口大大缩短。譬如,计划生育前,二十来岁结婚,婚后隔一两年生一个,三十五岁前能生个四五个,生育能力强的,到四十岁生个七八个孩子的也不是难事。现在年轻人二十五六结婚算早的,再玩儿个三五年,等生孩子了差不多得三十岁了,基本上过了生育的黄金时间。再勉力生一个,都相当费劲。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出生率低的社会问题,必须来一场住房制度改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解决适婚青年的住房问题。首先是大龄适婚青年,男的30岁以上,女的28岁以上,拿到结婚证后,没有购房能力的,给予安排廉租房。对于,有一定购房能力和意愿的,在住房贷款方面给予优惠支持,比如减免利息、延长贷款期限至40年甚至50年,让更多的适婚青年能够买得起自己的婚房。
只要把压在适婚青年头上的住房问题这座大山给移除了,那么结婚率肯定会高,生育率低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当然,我们的社会还存在其他的一些问题,比如,老百姓看不起病住不起院,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问题,医疗保障体系还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同时也要加强全民的健康意识,从根本上改变片面迷信西医,过度医疗,而不注重中医养生的问题。希望社会变得越来越好,人们都能安居乐业,都能有满满的幸福感。
01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1年全国经济和人口数据。
2021年,全年GDP达114.3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
以全年平均汇率6.45换算,2021年中国GDP达到17.7万亿美元,超过美国的3/4,再创历史新高。
相比经济,人口形势不容乐观。出生人口逼近千万大关,人口增长格局或将逆转。
数据显示,2021年末全国人口14.12亿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
与2020年相比,全国出生人口从1200万降到1062万,减少了140万左右。与放开二孩之后2016年的1786万人相比,减少了700多万人。
同时,人口出生率从8.52‰降到7.52‰,直落1个千分点。
与2012年的阶段性高点14.57‰相比,接近腰斩。
国民经略主笔 凯风 新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品,点击图片查看
02
由于少子化+老龄化的叠加而至,全国人口增长形势或将逆转。
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人口仅增加48万人,而前一年还增长了204万人,九年前的2012年增长超过1000万人。
这背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持续下滑是主因。
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持续下滑,死亡率保持在高位,自然带动人口增长率下滑。
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仅为0.34‰,而前一年还是1.45‰,更早之前的2012年则高达7.43‰。
根据国家统计年鉴,最近10年,全国正常的人口死亡率都在7‰以上,这意味着如果出生率下降到7‰以下,人口负增长就会到来。
专家普遍预测,2025年之前,全国人口可能就会面临负增长。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这个时间可能还会更早一些。
03
人口出生率为何会不断下滑?
这背后的原因可谓众所周知,经济增长、观念变迁、女性地位的提升、社会保障的健全……改变了对于生儿育女的人知,四世同堂、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传统思维逐渐失去了市场。
当然,房价、学区房等养育生育教育成本的存在,也是背后的症结所在。
当年轻人在大城市里耗尽“六个钱包”都很难买得上一套刚需房,当许多家庭为了孩子的学习而不得不接受学区房炒作的结果,对于生育的需求自然会受到影响。
这些都是长期因素。问题是,最近几年,生育政策不断松绑,全面二孩、全面三孩政策陆续落地,为何未能扭转人口生育形势?
一个直观的原因是,疫情冲击,新冠疫苗接种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结婚率和出生率。
偶发疫情的存在,疫苗接种的普及,以及加强针的推广,让许多年轻人推迟了结婚和生育计划。
可以预料,一旦疫情结束,叠加全面三孩效应,出生率或许会有一波小反弹,但难以形成逆转。
无论什么原因,从国际经验来看,生育形势一旦逆转,要想扭转过去就难上加难了。
去年爆火的央行工作论文对此有极其精到的论述:
要认清人口形势已经改变,要认识到人口红利当时用得舒服,事后是需要偿还的负债。
要认识到人口惯性是跨代际的巨大力量,其反作用力将导致人口反方向变化;要认识到教育和科技进步难以弥补人口的下降。
这意味着,鼓励生育,绝不只是人口政策松绑那么简单,这背后还涉及高房价、教育等一系列问题。
04
出生人口下滑,影响到底有多大?
人口是资产的长期之矛。人口多了不是好事,人口少了同样也不是好事,这一切的关键在于人口结构。
这可通过“人口金字塔”直观查看。
年轻人多,老年人少,这是相对理想的人口结构。而如果少子化与老龄化并存,影响则是极其深远的。
其一,人口不是负担,而是资源,劳动力供给一旦减少,必然对经济增长形成拖累。
其二,少子化的问题相当严峻,但更严峻的是少子化叠加了老龄化的趋势,这将带来双重问题。
养老金采我国取的是“现收现支”模式,年轻人缴纳的养老金已经用于老年人的养老,未来一旦养老金收支出现缺口,这一代年轻人未来的养老金该如何解决,也就成了难题。
其三,出生人口减少,人口一旦负增长,必然会拖累资产价格,未来将没有足够多的“接盘侠”。
数据显示,我国80后人口高达2.23亿人,90后人口1.67亿人,而00后和10后人口分别为1.58亿、1.68亿。
这意味着,00后和10后整体人口,相比80后和90后,少了6000多万。
未来20后人口可能还会进一步减少。
要知道,年轻人不仅是创造者,还是房地产的重要支撑。代际人口减少,尤其是年轻人口比重下滑,将会成为房地产最大的黑天鹅。
当然,这一局面,人口流入的大城市影响并不明显,但一般城市可能会面临人口基本盘的压力。
届时,没有人口虹吸能力的三四线城市、收缩型城市,将会迎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