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是如何形成的?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具有多重意义:首先它是近代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革命,较戊戌维新这样的资产阶级改良先进;其次,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帝制;最后,它是中国探索资本主义道路的最终成果。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的历史条件
第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的影响)。第二,清末“新政”的破产(皇族内阁)。第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1.武装起义和暗杀活动
1895年广州起义、1906年萍浏澧起义、1911年黄花岗起义(防城起义、河口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吴樾刺杀出洋考察五大臣、汪精卫刺杀摄政王、徐锡麟刺杀恩铭。
2.组织和宣传
兴中会(近代第一个革命团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中国同盟会(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政党,机关报《民报》)、文学社、共进会。
3.三民主义学说
1905年11月,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民主,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称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民权主义:民权主义的内容“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很多人都把考上研究生作为改变人生轨迹的一大机会,而我们知道,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没有人能轻轻松松的成功,考研政治的知识点多而杂,正是一个需要日积月累的学科,把该做的做到极致,机会就会垂青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