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不停:停下的是脚步,停不下的是生活

 我来答
白露饮尘霜17
2022-07-21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57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5.3万
展开全部
“那是距今七年前的事了。当时的我刚满四十岁,虽然已经称不上年轻,但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马拉松,也还没抵达折返点。至少,当时的我是这么想的。”

这是《步履不停》小说版的开头,是枝裕和电影的原著同名小说,写在电影版之后,拍摄于父母离世之后。

是枝裕和的电影有一股沁人心脾的力量,不管是喜剧还是悲剧,或好或坏的人生,在是枝裕和的镜头下,总能感受到一丝生机与活力,久久萦绕于人心。

这部2008年的作品,早于是枝裕和大部分的电影之前,也被称为是《比海更深》的姊妹篇。同样的母亲,同样的大人,同样的妻子和儿子,同样的姐姐一家四口,还是一间小屋,拥挤的房间,只不过故事发生在晴朗的午后,略显平静

夏末的一天,在横山家的厨房里,母亲敏子和女儿千奈美正在忙着洗菜切菜。父亲恭平拄着拐杖独自外出散步。恭平是个开业医生,如今虽然已经退休,但一家人仍然住在连着医院的宅子里,他也一直牵挂着诊所的事务。

二儿子良多带着妻子也来到了老家。良多没有继承家业,他是一名绘画修复师,正处于失业中。带着个拖油瓶的由香里刚刚和良多结婚不久,十岁的儿子小敦还不习惯叫继父爸爸。初见良多的父母,由香里颇为紧张。而良多不喜欢父亲总拿自己和优秀的哥哥作比较,他难得回家,面对父母却气氛凝重。幸亏姐姐千奈美会说话,让家里又有了笑声。

今天是横山家长子纯平的忌日。十五年前,他为了救助溺水少年而丧命。得救的少年已经成了大学生,他也来祭拜恩人,而恭平和敏子却很冷淡。

母亲端出了拿手的料理,那是纯平最喜欢的玉米天妇罗,再加上小孩子喜欢的外卖上寿司,一家人围着饭桌吃起饭来。

跟《比海更深》的成长、现实不同,《步履不停》才算是完整的家庭生活片。从电影开头到电影结尾,除了少量的街道和海边镜头,绝大多数都在那个拥挤、略显荡气回肠的小房间中,话题也是围绕着家人,从父亲到儿子再到孙子,三代人的对话。

父亲是个犟老头,犟的有点可爱的那种,一直对小儿子没有继承家业而耿耿于心,常跟母亲拌嘴,非要争个高低。但伴随着年龄渐长,走路都会喘气的他,很多事都已经无能为力了,对于儿女如此,对于自己的身体和常挂于心的医生事业也是如此,只能认命。

之所以说他可爱,跟生活中的爷爷很相似。说一不二,甚少言笑,对于认定的事是不会改变主意的,像小孩子一样倔强、生气。

走那么远的路,只为帮儿子一家三口买生活用品;看见小儿子的继子,立马递上一个红包;背着儿子去诱导孙子长大学医。

儿子跟女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女儿一家想让父母搬离这个房子,跟他们住在一起,也方便照顾年事已高的老人;儿子则跟父亲关系不好,不愿意跟他们呆在一起,最好能不见面就不见面。

也并非说女儿很贤惠、很孝顺,儿子就不孝顺、没良心了,对于生活中的我们而言,也确实女儿才是家庭中的调剂品,儿子更多的扮演着远离父母的角色。可能也是因为不想让父母对自己有太多的期待和寄望,所以良多才不愿意欠下父母什么,不愿意与父母有太多的纠葛。

面对父亲对溺水少年的质疑与愤怒,良多出声反驳,因为对于处于失业状态的他而言,父亲的出口唾骂也是在说自己。“你才二十五岁,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这是帮溺水少年的出言维护,也是自己对父亲长久以来的反抗,为什么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为什么非要活在他人的阴影下过活呢。

良多一直在前行,想摆脱父母,想向父亲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可事到如今,父亲对于此事还是耿耿于怀,而自己还是没有一番成就。

四十岁的良多,像极了二十岁的我们。迫切的想证明什么,却总是落后于他人的眼光,总是抓不住前行的步伐,在愧疚与懊恼中度活。

对于父母,越是他们期待的,我们越不愿意去做,想证明他们是错的,而自己才是正确的。可结局往往是“子欲养而亲不待”,还没来得及证明,便无疾而终,你刚想往前迈一步,却发现面前不知何时多出了一堵墙,再也无法过去了。

影片没有什么大道理可言,也没有什么特别经典的台词,更无华丽惊艳的镜头片段,有的,只是平淡、平淡、再平淡的生活,最真实的东西,最深入人心的情感。

你很难说这部片子那里好,为什么值得好,但就是觉得好,觉得受益终生,觉得倍感温馨。就如同生活一般,你说不清这些操蛋的日子哪里好了,哪里值得你回味,但还是一如既往的爱着这个世界,始终如一,想要在这个世间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丝温暖。

在看似简单平凡的生活里,让人细细品味属于每个家庭共有的故事,关于误会与谅解,亲情与宽恕,还有珍惜——人生就是不断的失去,时间终将带我们找到谅解的出口。

这就是是枝裕和的魅力所在,不讲大道理,只有小生活。小生活中窥大生活,小细节中看大温情。细节中的东西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与共鸣,这也是日本电影最好的地方,一个镜头停五秒,让你自己发掘,每一处都细致入微,从母亲在墓前拔杂草到孩子们穿的拖鞋,再到父亲吃饭时坐的靠椅,不解释一句,你却都明白。

最喜欢结尾的那个陡峭的街道,拐弯处,一辆小轿车停在那儿,一家四口缓缓踱步前行。

车买了,母亲却没有机会坐;生了个女儿,却刚好错过了时间;良多有了工作,生活步入正轨,日子也越来越好了,却无法向父亲证明。

只是最后我们知道,良多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这个世界也在变好,即使人生路上总是慢了一拍,但也依旧在努力前行,抓紧着当下。

感觉从那之后已经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当初若是这么做的话”,或是“如果换成现在的我就能做得更……”之类的感伤,至今仍会不时地袭上我心头,感伤伴随着时间沉淀、混浊,最终甚至遮蔽了时间的流动。在这段不断失去的日子中,如果说我还得到过一点什么,应该就是:人生总是有那么一点来不及——这么一种近似于认命的教训吧。

不断的失去,是否也是一种获取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