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剩者为王”的困惑

 我来答
感情大使17
2022-06-19 · TA获得超过6402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850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276万
展开全部
前几天看到这样一个帖子大概说的是,现在的相亲越来越奇葩!其实现在的婚姻都是搭伙过日子,大家都想找一个理想的伴侣,但是很多人想法异想天开。如果有人说:“我有饺子,你有醋么?”这是正常的。但如果有人反过来:“我有醋,你有饺子么?”这就不太容易搭伙了。别人会问:我堂堂一个有饺子的人,凭什么找一个只有醋的?更有甚者则与对方称:“我有佐料,你有唐僧肉么?”……!

这个话题其实很有意思,仔细想来,这并空穴来风、非无稽之谈,而是现当今实实在在的社会现象。现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当一听到“剩”这个字时我们都会有种本能的反应,那就是不好的。正因为不好才会被剩下,所以我们对“剩”的任何事物都会唯恐避之不及,都会择其善者而从之,则其不善而改之。

中国早些年就开始流行的一个名词叫做“大龄剩女”,顾名思义就是指已过社会一般所认为的适婚年龄但仍未结婚的女性,尤其指有经济基础的一群。但在“剩”的前面加了一个限定性的副词“有经济基础的”那一群,如此看来即使“剩下”的也未必有那么糟糕,对吗?

这几年,随着互联网业的发展,现在有各种新媒体行如“雨后春笋”般持冉冉上升的事态,逐渐日益发展壮大。随之很多新兴名词应运而生,从当下颇为流行的”大龄剩女”衍生出了一个新名词叫做“剩者为王”,对于“剩者为王”应当怎样理解更为恰当呢?也有一些大龄的女性朋友给我这样的解释:“不是想被'剩下',而是为了找到对的他,我才选择剩下我自己”。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成为人们所称的“圣女”呢?眼光高?要求高?我看也不尽然。那么问题来了,大龄女性就没办法拥有爱情了吗?是的,我不说折中的话,大龄女性大多数是嫁给了婚姻,而非爱情。其实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心声就是要一直想等到对的那个人,但这一生中究竟能否遇到,那就不得而知了。所以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不断的增长,慢慢的被“剩”下 了。 但对于自己的这种思想与行为在周遭是不被认同的。

例如一个女人四十岁还没有结婚的话,在他人的眼里为“异类”,而非同类。因为一个四十岁的女人,婚姻对于她来说就好比是一把雨伞,是必须品,不论这把雨伞好与坏质量怎么样,那是必须要有的。如果你没有的话,就相当于在下着瓢泼大雨的街上,周围所有的人都打着伞急匆匆的行走着,而只有你一个没有打伞,浑身被雨水浇的湿透,迎风走在大街上。这时周围的群众都会用怪异的眼光看着你。

但如果男人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一个四十岁的男人,婚姻对于他来说就好比是一把遮阳伞,是附属品。没有可以有了那当然更好了。想想在炎热的阳光下,不打伞也不会遭人评论,但如果有一把遮阳伞就可以增添舒适度,让内心更加的愉悦岂不更好。由此可见,在这一问题上,社会对男人的认同程度要大于女人,包容程度也要大于女人。

提摩太·凯勒在《婚姻的意义》里说:“即便我们当初找对了人,过不了多久,对方会变。因为婚姻这件人生大意味着:我们一起走进去,就不再是原来那个人。”

从来没有人结婚是冲着离婚去的,所有的夫妻一开始谁不是因为爱情而结合,谁不是因为彼此欢喜而牵手,婚礼的时候也曾对着亲朋好友许下最真挚的诺言,新婚的时候也曾有过如胶似漆的甜蜜。可最后很多女人也没逃得过,从岁月静好的女子变成满腹委屈的妇人。

综上所述,想找对的人结婚难,但要不结婚想做“大龄剩女”也非易事。因为自己不光要有足以面对生活的勇气与经济基础以外,更要有一颗强大旁人无人能及的内心世界来抵御外界一切的非议、流言与社会给予的种种压力等等。

如此想来,“剩者为王”这一说法貌似还是有些道理的。综上所述仅是笔者的个人观点,如有不妥,还请大家指正,期待与之讨论交流。

                                          (二零二二零年七月六日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