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拍视频大都用相机拍摄而不用摄像机?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主流商业视频拍摄制作还是要用专门的摄像机的,只有低成本制作和普通民用领域使用相机拍摄视频。
专业领域拍摄视频一般采用两种规格的摄像机。一种是电影、广告行业使用的摄影机,比如ARRI、RED以及索尼的 高端摄影机 ,一般采用super35mm规格感光元件,具备较高分辨率,专业的视频性能,可以拍摄慢速升格,也可以用RAW格式记录无损视频,这类摄影机画质非常高,可以更换镜头,匹配高阶电影镜头拍出的画面非常优秀,后期可以进行较大范围的调色、抠像处理,符合影视创作需要。 另一种是广电传媒行业使用的 广播级摄像机 ,一般使用索尼、松下等厂家的广电机型,这类机器码率、格式符合广电系统播出标准,机器感光元件较小,适合新闻采访、纪实拍摄,景深较大的追焦需求,画面清晰度较高,可以匹配各类音频设备、输出端口、遥控设备等,符合传媒行业需求。 就目前来说,这两种设备依然是影视、广电行业的主力设备,相机并不入流,只不过是辅助设备。
那么相机,比如无反、单反相机都用在哪些领域拍摄视频呢?一般都是个人、工作室小成本视频制作,比如网络短视频创作、婚礼视频、小成本企业宣传片等领域。为什么这些领域钟爱相机拍视频呢? 有这么几种原因 :
1、相机感光元件尺寸较大,可以拍出类似电影一样的浅景深效果,画面观感更好;
2、感光能力较强,在弱光情况下噪点控制由于传统小感光元件摄像机,可以节省一部分打光成本;
3、便于携带,使用起来灵活度较高;
4、拍摄的素材后期制作压力不大,可以在民用电脑上进行剪辑、调色和包装处理;
5、用较少的投入资金换来较高的画质效果,对于成本控制来说比较划算。 那么自从佳能5d2掀起了相机拍视频的热潮以后,各个相机厂家都看到了视频功能带来的产品竞争力,纷纷加入了视频相机的研发。比如松下就将gh系列彻底定位在了视频相机的序列,其匹配上专用底座后相当于一台性能完善的摄像机;索尼也将自己高端的视频技术逐步下放,在其α微单相机上加入了诸如升格、log等高端视频性能,让相机的性价比更高,面对的客户群体更广泛。因此,价格相对专业相机更加低廉,创作更为灵活的相机成为了广大普通视频创作者、小型视频工作室的首选机型。而由于相机体积比较小,使用灵活,也成为了很多专业媒体、电影团队的辅助机型。
1,大部分用相机拍摄视频的基本上是手里有相机的,不想再另外购买一套专门拍摄视频的设备,所以又能拍摄又能拍视频的设备尤为重要,加上单反相机和无反相机保有量巨大,镜头也多,对于中低端视频拍摄性价比很高。
2,虽然单反相机和无反相机拍摄视频能力不见得比专业的视频摄影机强,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全画幅相机搭配便宜大光圈镜头获得一个浅景深,而专业级的s35获得同样的浅景深成本会更高,更别提小尺寸的传感器了。
3,就像我前面说的,镜头群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相机镜头虽然不是专门为拍摄视频设计的,呼吸效应和焦点漂移问题严重,但是胜在量大价低画质还不错。
视频作用的相机和摄像机的画幅操作以及用途有一定的不同,像索尼a7m s型号的视频作用相机更接近摄影机和专业摄像机,对于手动的专业性操作和画幅成像感光,要比那种最常见的高清广播摄像机好用,但是还是和专业的摄影机和专业级摄像机有一定差距,图中是索尼的微型摄影机/摄像机fs5和fs7,他们的操作很类似于自家相机a7三代,成像和拍摄效果也差不了多少,在日常拍摄和便携性上绝对不如相机,但是一旦加上兔笼和收音灯光斯坦尼康等套件,在节目制作现场或者是小剧组,是相机达不到的专业和高度。平心而论,只要不是阿莱或者red这种电影摄影机(使用条件更苛刻。)要我自己选,也绝对会选择视频相机录视频…
看着评论区,我还得加两句话,如果索尼自家的相机比摄影机好,那工程师就可以别干了,东西不一样,稍微想想就能想出来,相机和摄影机完全是两种东西。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个问题问的就是相机拍视频的优势,那虽然变成了一般入门受众,那也就没必要拿调色来说事了,完全和这个问题没关系,我说的只是相机的优势…
为何现在很多拍摄都不再使用摄像机这种之前感觉很专业的设备而使用手机呢?这个就是时代的发展,产品竞争力的提升,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摄像机会被淘汰掉,而手机终装一统天下。
现在的智能手机摄影已经是相当给力了,基本上可以满意很多需求了,包括一些相当专业的商业需求了,因为早在苹果5S时代,一些商业机构都在使用苹果手机拍摄了,因为它已经达到了商业的需求了,而现在智能手机一年一大步的前进,而摄像机已经基本停止前进了,所以现在更多的摄影都是使用手机了,现在手机都可以拍出来了4K和8K的影像了,而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1080P已经相当清晰了,而2K已经达到了或超现视觉审美了。那么结果当然是手机才是更加方便的摄影工具了。
这个就是进步了,一个产品淘汰另一个产品,就是因为市场的需求,而智能手机更加方便的携带,越来越强的摄像能力,让它成为主流的拍摄工具也是必然的。所以现在专业的单反没有什么人使用了,专业的摄像机一样没有什么人使用了就是这个原因了。
任何产品不进步就会被淘汰,这是发展规律,并且摄像机也不是一出来就是专业的,而现在手机可以成为专业的摄像机。就是这么简单。
用单反拍视频或者微单一般的需求都能达到,相对电影机来说成本低,携带方便。
说到拍视频,大家原来多见到的是摄像机,电视台一直在用由于CMOS较小,摄像机带来的画面景深较大,但小CMOS也有它的好处,对焦速度快。摄像机都有自动对焦功能。
相机由于CMOS尺寸大,一般s35电影摄影机的CMOS大小和APSc画幅的单反相机的相当,可以获得像电影摄影机一样的浅景深(就是大家所说的电影感),价格只是电影摄影机的几十分之一,性价比不错。从佳能5d2开始相机对视频功能的加强,大家都尝试用相机拍视频。相机拍视频携带方便。不会太引人注意,很适合一些纪录片的拍摄。
但如果说用相机拍视频比摄像机便宜这就不一定了,摄像机自带镜头,录音麦克风和各种广播级的接口很丰富。摄像机你购买到手安装好电池,插入内存卡就可以使用。
而购买相机后,你还需要镜头,如果想获得电影感的浅景深入(大光圈镜头),这样的镜头价格不菲。如大三元,小三元等等。
我们来算一下,一般一台摄像机价格为2.5-3万已经是到手可用。
一台单反(微单)相机,价格为1-1.5万,镜头大三元一共三万多。还有录音设备等等。当然要便宜也有,这笔账你可以自己算算。
在前几天的文章中刚刚提到了一个概念,大尺寸传感器相比传统摄像机拥有更大的成像区域,想要获得相同的景别构图,你就必须使用更长焦距的镜头。所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传感器大了,景深浅了。浅景深带来的背景虚化画面能够分离主体与背景,而传统摄像机(2/3、1/2甚至1/3英寸传感器)想要在相同的拍摄位置上获得同等的浅景深效果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这个特性在当时被人们与“电影感”画了等号——这是一种在日常电视上很难看到的质感,电视摄像机即使拍出景深效果也无法与相机相比。
《最后三分钟》
其实回过头来看《最后三分钟》这样的短片,虽然确实有着电影的质感,但这种质感不仅在于浅景深,更在于故事、调度、灯光、音效、置景、服化道等等各个方面。虽然当时的普通摄像工作者很难有现在这样的觉悟,但从根本上说,视频相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更容易实现的,更接近电影风格的画面观感。
《最后三分钟》
而在记录格式方面,当时的EOS 5D Mark II相比市面上的专业级摄像机也并不落后,H.264编码MOV封装格式,8-bit 4:2:0。要知道当时行业用户普遍使用的也无非是DV、DVCAM、DVCPRO、HDV、AVCHD、MPEG HD420,这些格式中相比5D2的H.264并无明显优势,有些标清格式在分辨率上就先输了。编码指标能全面超越5D2的机型(HDCAM、XDCAM HD422等)在价格上则比该机贵了几倍甚至几十倍。
当年最流行的高清制作格式还是HDV
当一款器材,价格便宜、拍摄效果出众、而且能够满足影视创作的需求,有什么理由不去用它呢?仅仅是因为它有着照相机的外形吗?
而到了现在,高端单反和无反相机的视频功能又经历了多次巨大的优化,在设计上,视频功能就已被提升到与拍照功能几乎同等重要的位置,无论是从操作、功能、还是工作流程等各个方面都对影视制作人越来越友好。部分机型甚至主打视频拍摄功能,以吸引专业视频制作者采购。作为一款照相机为什么考虑视频功能?只能说这是用户的选择,也是厂家的决策。
视频相机是残酷市场竞争的幸存者
接上个话题,视频相机能够发展至今,用户的选择和厂家的决策是两大推动力,而其中的本质还是残酷的市场竞争。换句话说,视频相机通过自我进化和打败竞争对手才幸存到了今天。
照相机的机身设计其实并不适合摄像应用,无论从握持手势还是监看方式,相机都更适合于拍照。所以很多人会感到奇怪,既然影视制作人喜欢用大尺寸传感器来拍视频,为什么厂家不直接推出同一价格区间的大尺寸传感器可换镜头摄像机呢,这样你既能用熟悉的方式拍摄,又能获得大底带来的高画质。
相机制造商并不是没有这么做过,还记得索尼NEX-VG系列吗?NEX-VG10搭载了APS尺寸CMOS,当时被宣传为更接近Super35电影的画幅。此外它搭载了E卡口可换镜头设计,H.264全高清视频编码,还拥有比相机更好的收音装置,价格也就一万出头,比5D2便宜了不少,那稳赢了吧?况且VG10之后,索尼还推出过VG20、VG30甚至全画幅的VG900,但现在回头来看,这类产品不但没有稳赢,而且仍旧是视频相机笑到了最后。
NEX-VG10曾被寄予厚望
定位尴尬是其中最大的问题,视频相机的优势是集合了拍照与摄像功能,摄影师、摄像师或者摄影摄像全能型选手都会考虑购买。而受困于成本和定价,VG系列这类大底可换镜头摄像机的摄像功能相比视频相机并没有碾压性的优势,摄影功能还不如相机,同时还面临着与传统手持摄像机的竞争,生来就是个内外交困的苦命孩子。但现在来看,索尼VG系列也并不能说是失败的,它本身就是个搅局性质的产品,不但赢得了一部分用户,还在推广E卡口的同时争取为索尼争取了时间,索尼全画幅微单成功的背后有它不可忽视的市场培育以及技术沉淀的
因为轻便,易携带。但专业制作的话,还是要用到摄像机的。
其实都要用,拍摄时可以控场的用大COMS设备,控制不了现场的用摄像机
手机更新换代特别快,
随时拍摄,随时取景,
手机编辑软件发达,
专业领域拍摄视频一般采用两种规格的摄像机。一种是电影、广告行业使用的摄影机,比如ARRI、RED以及索尼的 高端摄影机 ,一般采用super35mm规格感光元件,具备较高分辨率,专业的视频性能,可以拍摄慢速升格,也可以用RAW格式记录无损视频,这类摄影机画质非常高,可以更换镜头,匹配高阶电影镜头拍出的画面非常优秀,后期可以进行较大范围的调色、抠像处理,符合影视创作需要。 另一种是广电传媒行业使用的 广播级摄像机 ,一般使用索尼、松下等厂家的广电机型,这类机器码率、格式符合广电系统播出标准,机器感光元件较小,适合新闻采访、纪实拍摄,景深较大的追焦需求,画面清晰度较高,可以匹配各类音频设备、输出端口、遥控设备等,符合传媒行业需求。 就目前来说,这两种设备依然是影视、广电行业的主力设备,相机并不入流,只不过是辅助设备。
那么相机,比如无反、单反相机都用在哪些领域拍摄视频呢?一般都是个人、工作室小成本视频制作,比如网络短视频创作、婚礼视频、小成本企业宣传片等领域。为什么这些领域钟爱相机拍视频呢? 有这么几种原因 :
1、相机感光元件尺寸较大,可以拍出类似电影一样的浅景深效果,画面观感更好;
2、感光能力较强,在弱光情况下噪点控制由于传统小感光元件摄像机,可以节省一部分打光成本;
3、便于携带,使用起来灵活度较高;
4、拍摄的素材后期制作压力不大,可以在民用电脑上进行剪辑、调色和包装处理;
5、用较少的投入资金换来较高的画质效果,对于成本控制来说比较划算。 那么自从佳能5d2掀起了相机拍视频的热潮以后,各个相机厂家都看到了视频功能带来的产品竞争力,纷纷加入了视频相机的研发。比如松下就将gh系列彻底定位在了视频相机的序列,其匹配上专用底座后相当于一台性能完善的摄像机;索尼也将自己高端的视频技术逐步下放,在其α微单相机上加入了诸如升格、log等高端视频性能,让相机的性价比更高,面对的客户群体更广泛。因此,价格相对专业相机更加低廉,创作更为灵活的相机成为了广大普通视频创作者、小型视频工作室的首选机型。而由于相机体积比较小,使用灵活,也成为了很多专业媒体、电影团队的辅助机型。
1,大部分用相机拍摄视频的基本上是手里有相机的,不想再另外购买一套专门拍摄视频的设备,所以又能拍摄又能拍视频的设备尤为重要,加上单反相机和无反相机保有量巨大,镜头也多,对于中低端视频拍摄性价比很高。
2,虽然单反相机和无反相机拍摄视频能力不见得比专业的视频摄影机强,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全画幅相机搭配便宜大光圈镜头获得一个浅景深,而专业级的s35获得同样的浅景深成本会更高,更别提小尺寸的传感器了。
3,就像我前面说的,镜头群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相机镜头虽然不是专门为拍摄视频设计的,呼吸效应和焦点漂移问题严重,但是胜在量大价低画质还不错。
视频作用的相机和摄像机的画幅操作以及用途有一定的不同,像索尼a7m s型号的视频作用相机更接近摄影机和专业摄像机,对于手动的专业性操作和画幅成像感光,要比那种最常见的高清广播摄像机好用,但是还是和专业的摄影机和专业级摄像机有一定差距,图中是索尼的微型摄影机/摄像机fs5和fs7,他们的操作很类似于自家相机a7三代,成像和拍摄效果也差不了多少,在日常拍摄和便携性上绝对不如相机,但是一旦加上兔笼和收音灯光斯坦尼康等套件,在节目制作现场或者是小剧组,是相机达不到的专业和高度。平心而论,只要不是阿莱或者red这种电影摄影机(使用条件更苛刻。)要我自己选,也绝对会选择视频相机录视频…
看着评论区,我还得加两句话,如果索尼自家的相机比摄影机好,那工程师就可以别干了,东西不一样,稍微想想就能想出来,相机和摄影机完全是两种东西。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个问题问的就是相机拍视频的优势,那虽然变成了一般入门受众,那也就没必要拿调色来说事了,完全和这个问题没关系,我说的只是相机的优势…
为何现在很多拍摄都不再使用摄像机这种之前感觉很专业的设备而使用手机呢?这个就是时代的发展,产品竞争力的提升,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摄像机会被淘汰掉,而手机终装一统天下。
现在的智能手机摄影已经是相当给力了,基本上可以满意很多需求了,包括一些相当专业的商业需求了,因为早在苹果5S时代,一些商业机构都在使用苹果手机拍摄了,因为它已经达到了商业的需求了,而现在智能手机一年一大步的前进,而摄像机已经基本停止前进了,所以现在更多的摄影都是使用手机了,现在手机都可以拍出来了4K和8K的影像了,而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1080P已经相当清晰了,而2K已经达到了或超现视觉审美了。那么结果当然是手机才是更加方便的摄影工具了。
这个就是进步了,一个产品淘汰另一个产品,就是因为市场的需求,而智能手机更加方便的携带,越来越强的摄像能力,让它成为主流的拍摄工具也是必然的。所以现在专业的单反没有什么人使用了,专业的摄像机一样没有什么人使用了就是这个原因了。
任何产品不进步就会被淘汰,这是发展规律,并且摄像机也不是一出来就是专业的,而现在手机可以成为专业的摄像机。就是这么简单。
用单反拍视频或者微单一般的需求都能达到,相对电影机来说成本低,携带方便。
说到拍视频,大家原来多见到的是摄像机,电视台一直在用由于CMOS较小,摄像机带来的画面景深较大,但小CMOS也有它的好处,对焦速度快。摄像机都有自动对焦功能。
相机由于CMOS尺寸大,一般s35电影摄影机的CMOS大小和APSc画幅的单反相机的相当,可以获得像电影摄影机一样的浅景深(就是大家所说的电影感),价格只是电影摄影机的几十分之一,性价比不错。从佳能5d2开始相机对视频功能的加强,大家都尝试用相机拍视频。相机拍视频携带方便。不会太引人注意,很适合一些纪录片的拍摄。
但如果说用相机拍视频比摄像机便宜这就不一定了,摄像机自带镜头,录音麦克风和各种广播级的接口很丰富。摄像机你购买到手安装好电池,插入内存卡就可以使用。
而购买相机后,你还需要镜头,如果想获得电影感的浅景深入(大光圈镜头),这样的镜头价格不菲。如大三元,小三元等等。
我们来算一下,一般一台摄像机价格为2.5-3万已经是到手可用。
一台单反(微单)相机,价格为1-1.5万,镜头大三元一共三万多。还有录音设备等等。当然要便宜也有,这笔账你可以自己算算。
在前几天的文章中刚刚提到了一个概念,大尺寸传感器相比传统摄像机拥有更大的成像区域,想要获得相同的景别构图,你就必须使用更长焦距的镜头。所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传感器大了,景深浅了。浅景深带来的背景虚化画面能够分离主体与背景,而传统摄像机(2/3、1/2甚至1/3英寸传感器)想要在相同的拍摄位置上获得同等的浅景深效果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这个特性在当时被人们与“电影感”画了等号——这是一种在日常电视上很难看到的质感,电视摄像机即使拍出景深效果也无法与相机相比。
《最后三分钟》
其实回过头来看《最后三分钟》这样的短片,虽然确实有着电影的质感,但这种质感不仅在于浅景深,更在于故事、调度、灯光、音效、置景、服化道等等各个方面。虽然当时的普通摄像工作者很难有现在这样的觉悟,但从根本上说,视频相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更容易实现的,更接近电影风格的画面观感。
《最后三分钟》
而在记录格式方面,当时的EOS 5D Mark II相比市面上的专业级摄像机也并不落后,H.264编码MOV封装格式,8-bit 4:2:0。要知道当时行业用户普遍使用的也无非是DV、DVCAM、DVCPRO、HDV、AVCHD、MPEG HD420,这些格式中相比5D2的H.264并无明显优势,有些标清格式在分辨率上就先输了。编码指标能全面超越5D2的机型(HDCAM、XDCAM HD422等)在价格上则比该机贵了几倍甚至几十倍。
当年最流行的高清制作格式还是HDV
当一款器材,价格便宜、拍摄效果出众、而且能够满足影视创作的需求,有什么理由不去用它呢?仅仅是因为它有着照相机的外形吗?
而到了现在,高端单反和无反相机的视频功能又经历了多次巨大的优化,在设计上,视频功能就已被提升到与拍照功能几乎同等重要的位置,无论是从操作、功能、还是工作流程等各个方面都对影视制作人越来越友好。部分机型甚至主打视频拍摄功能,以吸引专业视频制作者采购。作为一款照相机为什么考虑视频功能?只能说这是用户的选择,也是厂家的决策。
视频相机是残酷市场竞争的幸存者
接上个话题,视频相机能够发展至今,用户的选择和厂家的决策是两大推动力,而其中的本质还是残酷的市场竞争。换句话说,视频相机通过自我进化和打败竞争对手才幸存到了今天。
照相机的机身设计其实并不适合摄像应用,无论从握持手势还是监看方式,相机都更适合于拍照。所以很多人会感到奇怪,既然影视制作人喜欢用大尺寸传感器来拍视频,为什么厂家不直接推出同一价格区间的大尺寸传感器可换镜头摄像机呢,这样你既能用熟悉的方式拍摄,又能获得大底带来的高画质。
相机制造商并不是没有这么做过,还记得索尼NEX-VG系列吗?NEX-VG10搭载了APS尺寸CMOS,当时被宣传为更接近Super35电影的画幅。此外它搭载了E卡口可换镜头设计,H.264全高清视频编码,还拥有比相机更好的收音装置,价格也就一万出头,比5D2便宜了不少,那稳赢了吧?况且VG10之后,索尼还推出过VG20、VG30甚至全画幅的VG900,但现在回头来看,这类产品不但没有稳赢,而且仍旧是视频相机笑到了最后。
NEX-VG10曾被寄予厚望
定位尴尬是其中最大的问题,视频相机的优势是集合了拍照与摄像功能,摄影师、摄像师或者摄影摄像全能型选手都会考虑购买。而受困于成本和定价,VG系列这类大底可换镜头摄像机的摄像功能相比视频相机并没有碾压性的优势,摄影功能还不如相机,同时还面临着与传统手持摄像机的竞争,生来就是个内外交困的苦命孩子。但现在来看,索尼VG系列也并不能说是失败的,它本身就是个搅局性质的产品,不但赢得了一部分用户,还在推广E卡口的同时争取为索尼争取了时间,索尼全画幅微单成功的背后有它不可忽视的市场培育以及技术沉淀的
因为轻便,易携带。但专业制作的话,还是要用到摄像机的。
其实都要用,拍摄时可以控场的用大COMS设备,控制不了现场的用摄像机
手机更新换代特别快,
随时拍摄,随时取景,
手机编辑软件发达,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