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育儿书籍让人相见恨晚?读了22本,推荐这10本!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孩子两岁7个月了,育儿方面的书籍看了22本,不多,但是都挺有用。毕竟,我看书的原则是解答我当下困惑的。梳理了一下,推荐这10本。
1.《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入手背景:孕期备的两本书之一,只要你刷到育儿书单,基本上99%都会被推荐到这本。美国儿科学会本身就有全美国最优秀的儿科医生啦,然后美国的育儿理念、实操什么的都会在里面集中体现。
读后感受:这本书可以说能够解决你从怀孕到孩子长大过程中遇到的90%的问题,尤其是前三年。它由两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按孩子的年龄阶段来。比如第1个月、第1~3个月……我会在孩子马上要进入下一个阶段时候总体看一下,当字典用。心中有大纲,碰到啥都不慌。第二部分是讲孩子常见的疾病,从感冒到心脏疾病等,还谈了睡眠问题。
2.《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
入手背景:孕期囤的另外一个大部头。作者是四个西尔斯。威廉·西尔斯是美国儿科学会会员,知名儿科医生,他的妻子玛莎·西尔斯是一名护士,另外两名就是他们的儿子了。这个搭配明显奠定了你入手的必要性哈。“亲密育儿”的理念、还有使用背巾背着宝宝的方法,是这本书的吸引人之处。
读后感受:这本书比第一本更接地气,解决了更多细节性的问题。孕期到货后我就看了,主要是第一部分,如何为迎接新生命做准备。非常细节,比如如何安全顺产,如何把爸爸带入到亲密育儿中,产后如何身材恢复……孩子成长过程中,“便秘”和“工作与育儿”部分我印象挺深刻的。你不会觉得你是在跟医生和护士对话,你会觉得是好朋友,他们恰好是专业人员。挺赚的哈!
3.《童年的秘密》
入手背景:玛利亚·蒙特梭利是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现在很多幼儿园都以自己为蒙氏幼儿园为傲。当一个人能够以她的名字命名一种教育理念时,还有什么不入手的理由?豆瓣评分8.1。
读后感受:这本书最开始读的时候有点艰涩。或许是因为翻译,或许是因为理论。其实就一个理念:“把孩子带到人间,就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从孩子的视角去看问题,不要高高在上。”
我大概是孩子7个月的时候读仔细读这本的,主要是孩子开始发脾气了。蒙特梭利把孩子发脾气比喻为“没有相应的病理原因就发烧”。是“一种内在的障碍、一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和一种心理紧张的状态。儿童的心灵为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而大声疾呼,寻求对它自己的保护”。懂得了这点,你会更懂得孩子为什么发脾气。
4.《婴幼儿睡眠全书》
入手背景:没有孩子之前你永远不知道娃睡觉还是个问题!我月子里请了月嫂,孩子黑白分得很好。但是孩子哄睡有些难,我很焦虑。当时看到了小土的公众号,从而追到了这本书。但是很多习惯已经来不及了。读的是电子版。
读后感受:我是在孩子7~9个月和10~15个月时重点看了对应的章节。主要的收获就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睡眠规律也是不一样的,可能月子里就是吃了睡睡了吃,后来是睡一个小时醒一个小时。再大一点,是两觉,还大一点,就是一个午觉。然后午觉减少甚至没有。看了这本书,你会应对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睡眠问题。如果你孕期就看到,就更好了。大概率能解决抱睡奶睡的问题。
5.《捕捉儿童的敏感期》
入手背景:在宝宝出生前两个月看的,没错!是出生前两个月!豆瓣评分8.1,收录了200多个孩子(0~10岁)敏感期的真实案例。孩子还有敏感期,几个意思?读读看!
读后感受:看起来很快,大概也就是一两个小时的样子。我刚看这本书的时候,虽然确实跟生活中的经验很相符,但我也有一种“是真的吗?有科学依据吗?”这样的疑问。直到我在孕妇学校和朋友闲谈中确认了它的正确性。应该说,读了敏感期这本书,你会了解孩子在不同时期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现,成熟应对。更甚者,你可以早点去准备,迎接孩子的敏感期。
6.《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入手背景:作者尹建莉是教育专家。她自己培养了一个特别优秀的女儿,跳级,成绩优异,被两所名校录取,性格也特别好。豆瓣评分8.9,2009年出版还能这么高分,那一定有它的原因!
读后感受:一个合格的妈妈应该是什么样子?(1)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2)用长远的目光去看成长,阅读和写作业。(3)和孩子一起成长,有自己的主见,对老师和别人不盲从。这是我当时读完后总结的3点。“人们说,孕育是一场最美的旅行,感恩你的到来,感恩妈妈能够遇到这本书,愿此生,与你成为最幸福的母女。”我当时写下的文字。一本让妈妈心底更柔软的书籍。
7.《幸福的种子》
入手背景:当孩子稍微长大一点,你就可以研究怎么陪孩子读绘本了。推荐绘本的人千千万万,但是真正教你如何带孩子读绘本的很少。我找来找去找到了这本,该书的作者是“日本图画书之父”的松居直先生的代表作。豆瓣评分8.8。
读后感受:刷新我认识的有三点:1.给孩子读绘本,不是教孩子知识,而是与她共同感知世界,陪伴胜过一切。这其中,大人也需要乐在其中。2.绘本主要是图,但是图与图之间也是有区别的,这需要家长有一定的艺术鉴别力。3.亲子共读好过电视整天看,孩子小学之前都需要陪读,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是第一责任人。只需要一个晚上就能看完的书,但绝对是亲子共读的指导性书籍。
8.《当我遇见一个人》
入手背景:总是看育儿经典书籍,有时候有些烧脑。所以看看现在的人身边的人同时代的人如何育儿的,也应该挺有意思的。这本书出版于2016年,豆瓣评分8.1。坦白来说,这本书的副标题更加吸引我——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有这么夸张吗?是不是道德绑架母亲?
读后感受:打开这本书,会有一种酣畅淋漓之感。以至于还没有读完,我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在爱的陪伴下,不打扰就是对专注力最好的培养。孩子的精神世界我们无须全部了解,但需要时常放下成人已被高度训练过的头脑的假想,带着敬畏之心去体验。
这本书直接而了当地道出了很多初为人母的人的心声,我们能够做的培养孩子的秘诀就是:遵从孩子的天性,放下自己的姿态,让孩子带着你去成长。
9.《下乡养儿》
入手背景:孩子三个月的时候我读的这本书,当时正在回湖北老家的火车上。就,挺应景的。豆瓣评分8.1,作者冯丽丽名不见经传。一家三口在城市里都有社交障碍,孩子也碰到了很多问题。后来他们接受朋友的建议到乡下去生活。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农村里有哪些朴实的育儿道理?于是我打开了这本书。
读后感受:这是这个书单里最接地气的书籍,你会看到作者一家三口在乡下的生活日记。陶行知说:“儿童生活即教育”。但是城市里最缺的就是这个。孩子的衣服要一天一洗,一个小宝贝要有一个大人的专职守护,有时候甚至还是两个年轻大人加四个年老的大人。可是在农村,当孩子跟着大人去地里干活,在家里喂猪,一起做饭。烟火气里也有育儿经验。这是这本书的精华之所在。
10.《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入手背景:成为父母以后,你会越来越去思考原生家庭。一方面,你自己的原生家庭会在你的身上留下烙印;另一方面,你对孩子的一言一行,也在构筑她的原生家庭。所以,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从而给孩子一个好的原生家庭?这是我打开这本书的初衷。豆瓣评分8.3。
读后感受:你细品时会发现无论自己觉得原生家庭有多棒,还是会有些隐隐约约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初为父母的朋友来说,你可能会从这本书里学到如何给孩子一个好的原生家庭,而不是浑然不觉。把那些微小的影响再调一调。
对于很多中国读者来说,在“孝”字文化的熏陶下,我们很难像苏珊·福沃德和克雷格·巴克在作者中提到的那样,跟父母直白某些举措给自己的不良影响,更别提直接抗争了。我们应该积攒这样的勇气,如果实在不行,也请意识哪些原生家庭是有毒的。意识到而后去切断影响,是我们一生的命题。
1.《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入手背景:孕期备的两本书之一,只要你刷到育儿书单,基本上99%都会被推荐到这本。美国儿科学会本身就有全美国最优秀的儿科医生啦,然后美国的育儿理念、实操什么的都会在里面集中体现。
读后感受:这本书可以说能够解决你从怀孕到孩子长大过程中遇到的90%的问题,尤其是前三年。它由两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按孩子的年龄阶段来。比如第1个月、第1~3个月……我会在孩子马上要进入下一个阶段时候总体看一下,当字典用。心中有大纲,碰到啥都不慌。第二部分是讲孩子常见的疾病,从感冒到心脏疾病等,还谈了睡眠问题。
2.《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
入手背景:孕期囤的另外一个大部头。作者是四个西尔斯。威廉·西尔斯是美国儿科学会会员,知名儿科医生,他的妻子玛莎·西尔斯是一名护士,另外两名就是他们的儿子了。这个搭配明显奠定了你入手的必要性哈。“亲密育儿”的理念、还有使用背巾背着宝宝的方法,是这本书的吸引人之处。
读后感受:这本书比第一本更接地气,解决了更多细节性的问题。孕期到货后我就看了,主要是第一部分,如何为迎接新生命做准备。非常细节,比如如何安全顺产,如何把爸爸带入到亲密育儿中,产后如何身材恢复……孩子成长过程中,“便秘”和“工作与育儿”部分我印象挺深刻的。你不会觉得你是在跟医生和护士对话,你会觉得是好朋友,他们恰好是专业人员。挺赚的哈!
3.《童年的秘密》
入手背景:玛利亚·蒙特梭利是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现在很多幼儿园都以自己为蒙氏幼儿园为傲。当一个人能够以她的名字命名一种教育理念时,还有什么不入手的理由?豆瓣评分8.1。
读后感受:这本书最开始读的时候有点艰涩。或许是因为翻译,或许是因为理论。其实就一个理念:“把孩子带到人间,就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从孩子的视角去看问题,不要高高在上。”
我大概是孩子7个月的时候读仔细读这本的,主要是孩子开始发脾气了。蒙特梭利把孩子发脾气比喻为“没有相应的病理原因就发烧”。是“一种内在的障碍、一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和一种心理紧张的状态。儿童的心灵为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而大声疾呼,寻求对它自己的保护”。懂得了这点,你会更懂得孩子为什么发脾气。
4.《婴幼儿睡眠全书》
入手背景:没有孩子之前你永远不知道娃睡觉还是个问题!我月子里请了月嫂,孩子黑白分得很好。但是孩子哄睡有些难,我很焦虑。当时看到了小土的公众号,从而追到了这本书。但是很多习惯已经来不及了。读的是电子版。
读后感受:我是在孩子7~9个月和10~15个月时重点看了对应的章节。主要的收获就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睡眠规律也是不一样的,可能月子里就是吃了睡睡了吃,后来是睡一个小时醒一个小时。再大一点,是两觉,还大一点,就是一个午觉。然后午觉减少甚至没有。看了这本书,你会应对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睡眠问题。如果你孕期就看到,就更好了。大概率能解决抱睡奶睡的问题。
5.《捕捉儿童的敏感期》
入手背景:在宝宝出生前两个月看的,没错!是出生前两个月!豆瓣评分8.1,收录了200多个孩子(0~10岁)敏感期的真实案例。孩子还有敏感期,几个意思?读读看!
读后感受:看起来很快,大概也就是一两个小时的样子。我刚看这本书的时候,虽然确实跟生活中的经验很相符,但我也有一种“是真的吗?有科学依据吗?”这样的疑问。直到我在孕妇学校和朋友闲谈中确认了它的正确性。应该说,读了敏感期这本书,你会了解孩子在不同时期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现,成熟应对。更甚者,你可以早点去准备,迎接孩子的敏感期。
6.《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入手背景:作者尹建莉是教育专家。她自己培养了一个特别优秀的女儿,跳级,成绩优异,被两所名校录取,性格也特别好。豆瓣评分8.9,2009年出版还能这么高分,那一定有它的原因!
读后感受:一个合格的妈妈应该是什么样子?(1)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 (2)用长远的目光去看成长,阅读和写作业。(3)和孩子一起成长,有自己的主见,对老师和别人不盲从。这是我当时读完后总结的3点。“人们说,孕育是一场最美的旅行,感恩你的到来,感恩妈妈能够遇到这本书,愿此生,与你成为最幸福的母女。”我当时写下的文字。一本让妈妈心底更柔软的书籍。
7.《幸福的种子》
入手背景:当孩子稍微长大一点,你就可以研究怎么陪孩子读绘本了。推荐绘本的人千千万万,但是真正教你如何带孩子读绘本的很少。我找来找去找到了这本,该书的作者是“日本图画书之父”的松居直先生的代表作。豆瓣评分8.8。
读后感受:刷新我认识的有三点:1.给孩子读绘本,不是教孩子知识,而是与她共同感知世界,陪伴胜过一切。这其中,大人也需要乐在其中。2.绘本主要是图,但是图与图之间也是有区别的,这需要家长有一定的艺术鉴别力。3.亲子共读好过电视整天看,孩子小学之前都需要陪读,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是第一责任人。只需要一个晚上就能看完的书,但绝对是亲子共读的指导性书籍。
8.《当我遇见一个人》
入手背景:总是看育儿经典书籍,有时候有些烧脑。所以看看现在的人身边的人同时代的人如何育儿的,也应该挺有意思的。这本书出版于2016年,豆瓣评分8.1。坦白来说,这本书的副标题更加吸引我——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有这么夸张吗?是不是道德绑架母亲?
读后感受:打开这本书,会有一种酣畅淋漓之感。以至于还没有读完,我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在爱的陪伴下,不打扰就是对专注力最好的培养。孩子的精神世界我们无须全部了解,但需要时常放下成人已被高度训练过的头脑的假想,带着敬畏之心去体验。
这本书直接而了当地道出了很多初为人母的人的心声,我们能够做的培养孩子的秘诀就是:遵从孩子的天性,放下自己的姿态,让孩子带着你去成长。
9.《下乡养儿》
入手背景:孩子三个月的时候我读的这本书,当时正在回湖北老家的火车上。就,挺应景的。豆瓣评分8.1,作者冯丽丽名不见经传。一家三口在城市里都有社交障碍,孩子也碰到了很多问题。后来他们接受朋友的建议到乡下去生活。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农村里有哪些朴实的育儿道理?于是我打开了这本书。
读后感受:这是这个书单里最接地气的书籍,你会看到作者一家三口在乡下的生活日记。陶行知说:“儿童生活即教育”。但是城市里最缺的就是这个。孩子的衣服要一天一洗,一个小宝贝要有一个大人的专职守护,有时候甚至还是两个年轻大人加四个年老的大人。可是在农村,当孩子跟着大人去地里干活,在家里喂猪,一起做饭。烟火气里也有育儿经验。这是这本书的精华之所在。
10.《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入手背景:成为父母以后,你会越来越去思考原生家庭。一方面,你自己的原生家庭会在你的身上留下烙印;另一方面,你对孩子的一言一行,也在构筑她的原生家庭。所以,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从而给孩子一个好的原生家庭?这是我打开这本书的初衷。豆瓣评分8.3。
读后感受:你细品时会发现无论自己觉得原生家庭有多棒,还是会有些隐隐约约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初为父母的朋友来说,你可能会从这本书里学到如何给孩子一个好的原生家庭,而不是浑然不觉。把那些微小的影响再调一调。
对于很多中国读者来说,在“孝”字文化的熏陶下,我们很难像苏珊·福沃德和克雷格·巴克在作者中提到的那样,跟父母直白某些举措给自己的不良影响,更别提直接抗争了。我们应该积攒这样的勇气,如果实在不行,也请意识哪些原生家庭是有毒的。意识到而后去切断影响,是我们一生的命题。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