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层破坏和全球气候变暖有什么关联?

请各位同学或者学者们帮我解答这个问题:臭氧层破坏和全球气候变暖有什么直接关联吗?我认为呢,它俩之间没有什么太直接的联系,因为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是CO2等温室气体,而臭氧层... 请各位同学或者学者们帮我解答这个问题:臭氧层破坏和全球气候变暖有什么直接关联吗? 我认为呢,它俩之间没有什么太直接的联系,因为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是CO2 等温室气体,而臭氧层破坏的罪魁应该是氯氟烃... 如果说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的话那也应该是它俩都是人类的过失行为造成,都会对人类生活造成不好的影响! 可如果硬要说是臭氧层破坏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或者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臭氧层破坏,这会不会太牵强附会了? 展开
12345A帮助
2012-11-15 · TA获得超过123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65.3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5.8亿
展开全部
臭氧层破坏
起主要作用的氟氯烃化合物(如氟里昂)和含溴卤化烷烃等化学气体,它们不会在大气中自然产生,大部分是人类社会的工业生产和现代生活过程中,在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后产生和扩散出来的。大量的氟氯烃和含溴卤化烷烃类等气体在进人大气层的对流层中后,又在热带地区上空被大气环流带人到平流层,然后在气流和风的作用下,又从低纬度地区的平流层向高纬度地区输送并在平流层内均匀混合。在高空的平流层内,由于强烈太阳紫外线的照射,能使氟氯烃和含溴卤化烷烃分子发生离解,释放出高活性的原子态的氯和溴,氯和溴原子又会使臭氧分子分解而失去氧原子,它们对臭氧的破坏是以催化的方式进行的,如此反复下去,加重了臭氧层的缺失和破坏而形成臭氧层空洞。

另外,大气中臭氧含量的多少对地球气候也有着直接的影响。科学研究证明,大气臭氧含量越多地面温度越低,同时太阳紫外辐射地面的能量就越小;反之,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地面上的太阳紫外辐射就会明显增强。早在1991年,澳大利亚冰川与大气科学方面的研究就揭示出南极臭氧层空洞与气候变化之间有一反馈联系,大气臭氧减少反映出高空大气温度降低与低层大气温度上升是一致的,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预示着平流层臭氧减少,但也反映出另一种特性,即对流层的温度有所上升。这种变化在南极地区十分强烈,对臭氧影响起着控制作用,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的。在南极的冬季,南极平流层中旋风是很强的,而这种旋风还将增大且较长期影响着南极平流层温度的降低,在旋风作用隔离区中,臭氧含量降低更多,这种过程有可能进一步扩展到南极夏季。

在南极上空,由于冬季接受到的太阳热量很少,气温可以达到零下80度。距地面20公里的高空,尽管空气十分干燥,在温度极低的环境下还是易于生成平流层云。经南极的科学考察和实验室的研究都证明,这种平流层云有加剧氯的催化而产生氯原子的化学作用,而氯原子又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由于南极上空的空气受冷下沉,形成一个强烈的西向环流,称为极区涡旋。这种涡旋有一重要的作用,就是将南极大陆上空的冷空气团团围住,使其与极区外低纬度空气隔离开来,减弱了南极大陆上空冷空气与外界的对流与交换作用,而在南极大陆上空形成一个温度很低的区域,从而使涡旋内部的大气成为一个巨大的加剧氯的催化和臭氧层破坏的化学反应器,这种催化作用反复积累,致使臭氧层遭到大幅度破坏而形成臭氧层空洞。当南极的春季(每年的11月)来临时,温度开始升高,平流层云的成云过程减弱,同时极区涡旋强度也大为减弱,高低纬度之间的空气径向交换与对流作用加强,含有臭氧浓度低的空气迅速从南极上空向低纬度地区扩散,而极区外围含臭氧量高的空气进入高纬度的南极上空,补充臭氧层浓度的缺失,修复臭氧洞的面积,臭氧的耗损过程停止。因此一般来说每年8月在南极上空开始出现臭氧层空洞,9至10月空洞范围最大,从12月开始逐渐缩小.

参考资料: 间接关联

博雅工道
2023-06-12 广告
水下监测设备的主要作用是获取水下视频信息、水下障碍物信息。除此之外,水下监测设备还可以用于水下机械臂的潜水操作、打捞和潜水员潜水作业、水下测量等。水下监测设备是为了确保潜水机器人在水中的正确工作状态和维护设备的正常使用,水下机器人必须配备一...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博雅工道提供
小徐问卷
2012-11-15 · TA获得超过21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7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56万
展开全部
一方面,氯和溴在平流层通过催化化学过程破坏臭氧是造成南极臭氧洞的根本原因(http://www.people.com.cn/GB/huanbao/259/6404/6406/20010913/559613.html)。
臭氧层破坏对地球的六大影响
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对陆生植物的影响
3、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4、对生物化学循环的影响
5、对材料的影响
6、对对流层大气组成及空气质量的影响(《科学时报》1999-8-2 第四版)
另一方面,而全球气候变暖则是当今学者对未来气候的可能变化的一种推测。其主要依据是人类活动影响气候的范围和程度正在扩大和日趋严重。近代工业迅速发展使大量温室气体进入大气层中,“温室效应”加剧使近地层空气增温。除温室气体外,还有人工热的影响。目前美国大城市中的人工热一般已达到地表吸收的太阳净辐射热的10%-15%;欧洲大城市更达三分之一。某些大城市人工热甚至已超过太阳净辐射热。世界人工热每年约增加5%-6%,其长期气候效应不容忽视。(自然地理学 伍光和第四版 P171)
所以,综上所述,我个人也认为你说的两者之间关联不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ylwchy
高粉答主

2012-11-15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1万
采纳率:90%
帮助的人:6656万
展开全部
臭氧层破坏也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原因是臭氧层破坏后大量的太阳紫外线可以到达地球表面,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更多,传递给大气的热量更多,气温更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未平的梦
2013-01-06 · TA获得超过131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5万
展开全部
臭氧层破坏
起主要作用的氟氯烃化合物(如氟里昂)和含溴卤化烷烃等化学气体,它们不会在大气中自然产生,大部分是人类社会的工业生产和现代生活过程中,在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后产生和扩散出来的。大量的氟氯烃和含溴卤化烷烃类等气体在进人大气层的对流层中后,又在热带地区上空被大气环流带人到平流层,然后在气流和风的作用下,又从低纬度地区的平流层向高纬度地区输送并在平流层内均匀混合。在高空的平流层内,由于强烈太阳紫外线的照射,能使氟氯烃和含溴卤化烷烃分子发生离解,释放出高活性的原子态的氯和溴,氯和溴原子又会使臭氧分子分解而失去氧原子,它们对臭氧的破坏是以催化的方式进行的,如此反复下去,加重了臭氧层的缺失和破坏而形成臭氧层空洞。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