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读书心得3篇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校长读书心得 范文 1: 我用了一周的时间阅读了《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与前苏联著名 教育 家、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进行了八次对话,想看看苏霍姆林斯基是怎样当校长的,他又是怎样告戒别人应该怎样当校长的。看完以后,既享受了一场精神大餐,又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可以说我们在学校中会遇到的所有问题,苏霍姆林斯基几乎都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与实践。
第一次,是关于“教师创造性劳动的几个基本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校长要领导好一个学校,就必须深刻理解教育过程的最微妙的细节,并理解它的最深远的根源。他应当既是一个熟悉业务、 经验 丰富的教育学家,又是一个心理学家”。为此,苏霍姆林斯基又指出:校长要妥善解决好学校的各种问题,关键在于领导全体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领导学校工作的秘诀之一,就在于唤起教师探索和分析自己工作的兴趣。”唤起这种兴趣,首先是树立一种精神,“精神”是学校中最宝贵的财富,在学校里,没有比教师的精神状态更重要的事情了!而对于一位校长的“工作”来说,没有什么比“唤起”更重要的事情了。在本次谈话中,他还明确的得出了:“我认为校长的使命就在于使每个教师都成为善于思考、勤于钻研的研究者。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
第二次,是关于“教育现象之间”的相互依存性。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善于认清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善于找出他们之间的依存关系,这可以说是学校领导人主要的能力之
一。”在本次谈话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要了解 儿童 ”,并且重点谈到了“教师的教育素养”问题,他认为:“提高每位教师和整个集体的教育素养,是领导教育和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不能把对这方面的的领导归结为一套行政命令的办法”。
第三次,是关于“学校集体的精神生活”。在这一次谈话中,苏霍姆林斯基讲的主要意思就是:校长和教师应当设法使学校集体过一种生气蓬勃的、富有思想性的精神生活。他指出:“教师上好一堂课要作毕生的准备”,“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自由支配的时间,不断的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教师没有自由支配的的时间,这对于学校是真正的威胁”。在这一次谈话中,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教师应当读书和创作”。
第四次,是关于“难教儿童”。关于“难教儿童”的问题,到现在为止,都还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也是一个难题。实际上,这也是最复杂的教育问题之一。在本章中,苏霍姆林斯基描述了“难教儿童是些什么样的孩子”;分析了“他们为什么变成了难教儿童”,他指出“童年时代缺乏真正的人的环境,是一些孩子成为难教儿童的主要原因。”在如何转化“难教儿童”这个问题上,苏霍姆林斯基提出“重要的是要有有经验的、懂得儿童心理世界的老师”。
第五次,是“关于道德教育的几个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技巧真正在于能使人从幼年就开始他的公民生活,树立爱国思想。为此,苏霍姆林斯基花了大量的精力和篇幅来阐述关于道德教育的问题。在此次谈话中,他讨论了有关道德教育的14个基本问题。他认为:“道德内容的核心乃是义务”,“而义务感的培养,则要求从这一点做起:教育儿童体贴别人,理解别人的利益和愿望,使他们自己的行为与人的尊严感协调一致”。他批判了只重视智育不重视道德教育的现象,提出:“学校的任务是,要使学生了解人类智慧所创造的一切”,在此,他还探讨了道德与知识之间、精神文明与知识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提出师生关系是“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和同志”,教师应当“尽量鼓励学生参加积极的活动”。
第六次.是关于“谈谈怎样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领导要力求使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从这样一个观点出发周密地考虑教材:向学生揭示那些初看起来并不引人注目的‘关键点’。因为在这些‘关键点’之间交织着各种因果联系和其他有机的联系,他们将会是学生产生各种疑问,而疑问可以激发求知欲”。他主张:学生应当掌握最重要的技巧和技能。
第七次,是“关于听课和分析课的几点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校长知道学生的脑
力劳动,首先就是经常听课、观察课和分析课。在本章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听谁的课,何时去听,听多少课”等听课的技巧问题,也探讨了“听课的目的是什么”以及怎样让“教师理解和达到课的目的”。在本章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要“教会儿童学习”。
第八次,是关于“怎样做学年 总结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年总结是非常必要的。他提醒校长,应该“要有一本记事薄”。他指出:“你作为学校的主要教育者,必须经常地、有意识地发展自己的这种能力:善于看出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并且善于进行理论上的概括。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学校领导者,你就不要委托任何人去作这个 总结 报告 。”在做学年总结时,他主张:“各项理论概括的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并有充分论证的,同时在教师看来都是他们自己的劳动、探索和思考的总结,而不是某种外来的强加于人的东西。”
对话结束,我被他的教育思想所吸引。一滴水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养无数美丽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的《和青年校长的谈话》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读完后我有三点感触:
第一: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苏霍姆林斯基的教改经验和他的教育思想是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一般要求的。他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他对教师和学生的研究和服务精神,是他取得成功的力量源泉;他对理论问题的勤奋、求实的探索精神,使他获得了重大的理论建树。是的,校长必须真正把教师确立在人的位置上,并以人为中心实现领导和管理。校长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上,要通过服务,让教师感受幸福,从而使教师对教育教学理念的领悟和实施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发展;通过服务来合理配置学校的各种资源,帮助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发挥最大的潜能。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我当清华大学校长很容易,只不过是给教授们泡泡茶、端端凳子罢了。”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到:一个学校的领导,只有自己的心理位置摆正了,才不会自以为是,才不会凌驾于教师之上。只有做到这点,领导才会虚心待人,尊重他人,与教师们有共同的语言,与教师们有广泛的沟通,从而赢得教师们的信任,真正做到集思广益。
第二:应当怎样来做一个合格的校长?我想作为校长,就应该向苏霍姆林斯基那样。袁校长在一篇博文里就关于如何做校长的问题提出几条建议,我觉得非常好,摘录下来与大家分享:一是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明确的办学思想,并要将这一思想化为全体领导成员的统一思想。作为一个校长,必须要有办学追求,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这种思想和理念立意要高,要瞄准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大方向。同时要实,要立足于本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校长只有树立了这种追求,才能引导教师向更高境界、更高层次迈进。二是时刻要有质量意识。校长的职责,就是要帮助每个教师实现他的自身价值,帮助其获得成功,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三是研究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是教育改革的主阵地,亦是培养师资的主阵地,校长必须紧紧抓住不放。
第三:做一名能领导教学的校长。学校领导首先应该是一个教育思想的领导。也就是说,校长自己在教育理论方面一定要有主见,要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内行。校长是学校的主要教育者,如果只是指示别人应该如何教育学生,自己不直接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不直接和学生打交道,就不可能成为主要的教育者。校长的工作应当是深入课堂,到教师中去,到学生中去,研究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依靠教育科学领导学校。
苏霍姆林斯基的每次谈话都深深地震撼着我,启迪着我,我从文字中悟出一些生动真实的道理,懂得做一名合格的校长需要渊博的知识、深厚的理论、独立的思想和工作的魄力,也能更好地指导我怎样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像这样有价值、有意义的书籍我应多看、常看、反复看,只有不断提高自己多方面的素质,才能提升自己的品位,在以后的工作中以此创造出自己的教育教学和工作特色。
看来,做一个校长容易,做一个好校长,真的不容易啊!
校长读书心得范文2:
本学期,读了赵国忠的《校长需要什么》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对学校的管理感触很深,现结合08寒假培训,浅谈其体会。
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说“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
细节是什么呢?我们理解为一种有长期准备的、积淀的,从而获得的机遇,细节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眼光,更是一种智慧,对于办学者,细节关系着学校的方方面面,林林总总。 2008年寒假,在黔西教育局领导的关怀下,在乡中心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参加了黔西教育局举办的中小学校长培训班。期间,聆听了教育局罗局长的重要讲话、局相关领导关于学校安全、教学常规等讲座,亲眼目睹了黔西三小校的办学成就和管理成效,感受颇深,启发亦多,尤其在于办学理念、管理手段方面的体会和思考,强烈地撞击着我们的思想和激励起我们的行为,让我们深深地感到肩负的责任,清楚地知道细节对于办学和管理的重要性。
一、学校的管理
学校的管理,一个学校在做,另外的学校也在做,只是做出来的效果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黔西三小、三中的校长经验交流给了我一些启发。首先,搞好学校管理,校长一定要有思想、有理念,学校管理才有特色、有成绩。一个没有思想、缺乏理念尤其是先进理念的校长显然是不可能有良好管理效果的。其次,要强调制度管理,在此基础上逐步升华到科学管理、 文化 管理的高级层次上。制度管理是保证基本规范、规则和规矩落实到位的基本手段。只有良好制度管理的学校才有科学、文化管理的发展。再次,要以“人文关怀”为灵魂,“潜心服务”为核心,落实”“严细管理”。归根结底,学校的管理基本大同小异,关键在于细节的落实问题上,什么是抓大放小?学校的事是没大没小的。访每个老师、改善办公条件、逐步提高教师待遇,实现管理的高效和办学质量的大幅提高,始终注重抓细节、抓落实。他们每到节假日走访老师、带去问候,从而凝聚人心,激发起了老师们的工作热情和爱校情感;他们坚持一种朴实的德育思想,重细节、重基础,重每个学生的道德品行培养。短短几年,学校成为一所人心凝聚、蓬勃向上,管理高效的名校。按他们校长的话说:“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带头干实事”。“管理就是要把握宏观,观察微观,直面难关”。他们高度重视、尊重关爱每一名师生的生命,培养师生的综合素养.在这样的校园里,师生们言谈举止,精神风貌,处事为人处处透出一种文化的味道,奉献的境界。黔西三小则以厚重的文化底蕴、科学、人文的管理特色,把落实管理的细节变成中营人的内驱力,不断地推动中营的发展和壮大,创造着中营的一个又一个辉煌。总之,这些学校的管理也好,特色也好,不难看出,就是细节落实得好。没有哪一所学校的办学和管理能够离开细节的落实到位。细节上的功夫,决定着完成的质量。看不到细节的学校管理者,往往是不会成功的,而只能成为夸夸其谈的说教者。无疑,作为学校工作领导者、管理者、服务者的校长,更要有管理上细中见精的功夫,小中见大的智慧,伟大与平凡的辩证胸怀,树立凡事无小事的思想,简单不等于容易的观念。工作中既要有高赡远瞩的眼光,更要有细枝末节的心眼,密切关注和思考细节的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做强、真正做出成绩来。
二、教师的发展
学校管理的目的是什么?是质量?是规范?是效益?我们认为学 校管理的落脚点是发展,是师生和学校的发展,没有了人的发展(师生)和学校的发展谈什么都是无意义的。在学校,尤其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于学生,学校的发展上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教师干部的能力,人品、人气、大胸怀,大气度,大境界,把多元化的培训模式制度化、常规化、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干部教师培训体系。
2、培训方式的主题化:几乎所有的学校,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都以“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培养、培训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其专业化的发展。中营小学的“以课带研、以研带训、研训结合”的培训主题很有特色,他们长年坚持开展教师专业化培训的“三格”课:即年青教师的“合格”成长课、中青年教师的“升格”实践课和骨干教师的“风格”展示课。他们充分利用中营百年文化的底蕴促使教师自觉置身于研训活动中,把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自己的内在需求,自觉加以重视并积极实践。黔西三小更是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题培养教师勤于钻研,专业发展,以德育德、以智启智,以心换心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快乐发展,他们的小班化教学模式确实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实施途径,值得借鉴。
三、办学的规范
1、办学行为上:客观地讲,自实施义务教育新的经费保障机制以后,各地、各校的办学手段正在逐渐走向规范。沙坪坝区西部的学校也不除外,由于全部担负着义务教育阶段的任务,所以都能以大局为重,全面规范办学行为,坚决杜绝乱收费,违规补课,乱办班等行为。我们区的情况,与全国其他地区的落实是否一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与天津南开区的几个学校进行了交流,大致差不多。比如乱收费问题基本没有了,周末补课也停了,、实验班,特长班也取消了。
这次学习,既是我们学习、借鉴的一个平台,更为我们办学行为的规范、办学理念的提升,办学精神的升华提供了良好的价值评判和自身审视,尤其对于所观所闻而激发的思考,亦或不解显得更有价值,它会不断地激励我们去思考、解惑甚而至于我们的斗志。
1、教育的均衡在哪里?陶行知的“有教无类”思想是对学生的人格而言之的,对学业、学知、掌握技能乃至情感、态度、价值观来说,人不同就有千差万别。我们面对的是这么多层次不同,心理差异的学生,如何使老师们做到能力,知识、品行上的有教无类?是一个难上加难完成的命题。如果我们都用“人人都比以前有点进步”的思想来完成这个命题话,也就显得肤浅了些,此其一。其二,校际之间的办学均衡,这可能是一个更难完成的命题。天津也好、上海也好、北京也好乃至全国其他发达和不发达地区也好,没有差别的学校哪里有?我区率先在重庆市提出均衡教育的发展观无疑是办学思想上的重大突破,我等基层学校无不拍手称快。近几年教委花大力气打造均衡教育,在硬件上按步骤、按计划,逐步实现均衡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西部也看到了希望。但仍然有疑惑,软件的均衡又在哪里?!大面积的农村学校靠什么吸引人才?据说安徽铜陵地区的均衡教育还可视为榜样,我们多么希望这束均衡教育的阳光也能让大家一起灿烂啊!当然,我们始终会坚信教育均衡发展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2、课程改革的效果在哪果?轰轰烈烈的课改到了现在应该没人有疑问了吧!学校贯彻了,老师也做了,但回过头来看我们当初都想解决而至今仍然“涛声依旧”的问题吧:学生的负担减轻了么?“三维”目标实现了么?综合能力提高了么?甚而至于学生的体质健康好了么?„„看看现在家教之风,孩子们的公德礼仪、仁义忠孝;近视眼,营养过甚,营养不良等等,我们相信任何事物的两面性,但我们同时也相信事物的积极性。那么课程改革的积极因素我们如何去挖掘或怎样做效果更好呢?我们在思考的同时,更多的是在找解决之道,但这似乎很难。
3、队伍建设的源动力是什么?这是一个既让人兴奋也让人敏惑的问题。打造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是学校领导在思考的重要工作。从宏观上说,要把教师队伍打造成一支能苦干、实干、有战斗力的特殊部队需要我们在制度上、政策上、用人机制上、培养体制上诸多方面科学合理。从细节上讲,则要以人为本,以关心教师为核心,情感上同情教师,生活上关心教师,工作上支持教师,真正从细节上关注教师的一切,使之心能凝聚,气能畅顺、干能劲足。这样看来,教师的工作动力和热情多源自于这两个方面,可是我们都在做,效果却千差万别,个中滋味,颇值深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四、办学的几点打算
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掌握科学的管理手段,落实规范的办学行为,推动学校的全面工作向前发展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尽管办学和管理过程中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和困惑,但我们始终坚信一个真理:办法总比困难多。
1、理清思路,轻装上阵明确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把它变成全校教职工的共同思想,在有共同理想的基础上团结一心,在有目标明确的前提下苦于实干。放下思想的包袱,注重行动的细节,用心做好事。
2、别忘了自己是谁?校长是什么?校长是领导者,管理者,引领者,更是服务者,随时随地记住自己肩上的职责,承担的责任,为师生服务,为事业奉献。
3、别以为自己是谁?校长要低下身来靠近师生,多了解他们的需求,疾苦和意见,弄清楚校长不是官,而是师生中的一员、一个能与师生同甘共苦的组织者、贴心人。
4、凝心静气做教育:凝心静气才能沉下心来,思考教育,体味教育的规律,凝心静气才能少一些浮燥和功利,才能把教育当成事业来做。
5、心平气和干工作:凡事冷静、三思而后行,工作中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切莫生气浮燥,对人对事要有大气度、大胸怀、高境界和长眼光,工作中有竟争而不惟竞争。把竞争与和谐有机的结合起来,正如老子所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是为上争”。我们犯不着因为比这比那而心生不快甚而至于耿耿于怀。
6、关注细节,注重落实:同样的工作,一个人在做,另外的人也在做,但做的效果却千差万别,那是因为我们很多时候忽略了细节上的问题,或者在细节上没有落实到位。办学和管理的关键就在这里,谁是细节的关注者和实践者,谁就会收获成功。
校长读书心得范文3:
近日,细读了魏书生先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感觉到真是一本好书,越读越想读,从中获取了诸多营养,对于自己启发颇大。
一、读中感悟,提升境界
魏老师说:“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自己适应环境。只有先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初当校长时,信誓旦旦,干劲十足,恨不得让学校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事实并不是想象的那样容易,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能支撑一片蓝天的。经过在实践中摸索,虚心地向老同志学习,积极地协调与地方政府各部门的关系,才渐渐适应了这一摊工作,老师们也能积极配合我的工作了。
当然,每个人成长历程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每个人的个性特征不同,对待学校、对待工作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我们不能以校长的心态去苛求每一个人。“尊人者,人尊之”,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必须先尊重别人。校长做好学校工作的前提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和老师,绝不能有丝毫的高高在上的思想。
二、决策定位,体现关爱
魏书生老师教育之所以成功,不仅是因为他学识渊博,见多识广,经验丰富,我认为最主要还是因为他对学生、对班级、对学校充满了博大的爱。因为这种“爱”,使他无论身在何处,心都系着学生;因为这种“爱”,才使一届届的学生们视他为良师诤友,才会对他言听计从,五体投地。他的《治病救人周》、《一人为全班,全班为一人》、《送别》、《老师的同路人》等篇,无不体现他的这种“大爱”。我把这种爱体现在决策定位上,决策者抓纲,纲抓准了路子找对了,效果就会事半功倍我校在制度的制定上,尽量趋于合情合理,奖励制度多,惩罚制度少,尽量照顾老师们的情绪。比如教学奖,这是有形的东西,只要是镇统考单科排名前三名的都有教学奖。学校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教学奖励有增无减,而且发放及时,每次考完,镇成绩排名表发下来,我校就不失时机的召开表彰大会,奖励成绩好的班级和教师,按学校奖励方案把教学奖金在会上及时发放,这样,才能对所有成绩不好的班级和教师有很大的触动,对好的班级和教师有很强的激励作用。教学是良心活,教师要有教学激情,心甘情愿的想把工作做好,这才产生了激励效应。所以制度管理是一方面,挖掘教师情感内涵也是很必要的,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工作上照顾各自的情绪,当看到老是有点滴进步,哪怕是在某一方面,都要及时发现及时鼓励表扬,激励教育是最有效教育。每天都让每个老师都高高兴兴,心情愉悦,这样让老师们感觉到教不好学生最起码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也对不起领导的信任,让老师们感觉到在这样和谐没有任何包袱和顾虑的环境中工作是一种享受,这才是管理的成功。
三、生本、师本管理
魏老师的管理是“生本”管理。事事、时时为学生着想,以学生为本,时刻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生理成长和发展,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班级的主人。魏老师的管理“包”字当头,细读品味,蕴涵着相信学生、锻炼学生、提高学生自主能力的思想,这种“包”不是放任自流,不是一包了之,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日常的学校管理中,我们必须树立人本思想,作为领头羊,我必须要做一名出色的“班长”,带着一班人,齐心协力地去振兴学校。我校教师紧缺,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充分调动所有老师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能。我们推行了值日校长制,每个工作日都派一名班主任担任值日校长,协助校长领导、协调学校各项工作,处理学校各项突发事件,及时反馈、弘扬、补差。我们要求各班班主任、全体老师也学习魏老师的“包”字法,让学生做主人,让学生人人有事做,保证学校事事都有管理者,处处都有责任人。
通读了魏书生先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真的有一种胸怀宽广、观念更新、精神振奋的感觉。细细品尝,得益匪浅,余味无穷。
第一次,是关于“教师创造性劳动的几个基本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校长要领导好一个学校,就必须深刻理解教育过程的最微妙的细节,并理解它的最深远的根源。他应当既是一个熟悉业务、 经验 丰富的教育学家,又是一个心理学家”。为此,苏霍姆林斯基又指出:校长要妥善解决好学校的各种问题,关键在于领导全体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领导学校工作的秘诀之一,就在于唤起教师探索和分析自己工作的兴趣。”唤起这种兴趣,首先是树立一种精神,“精神”是学校中最宝贵的财富,在学校里,没有比教师的精神状态更重要的事情了!而对于一位校长的“工作”来说,没有什么比“唤起”更重要的事情了。在本次谈话中,他还明确的得出了:“我认为校长的使命就在于使每个教师都成为善于思考、勤于钻研的研究者。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
第二次,是关于“教育现象之间”的相互依存性。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善于认清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善于找出他们之间的依存关系,这可以说是学校领导人主要的能力之
一。”在本次谈话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要了解 儿童 ”,并且重点谈到了“教师的教育素养”问题,他认为:“提高每位教师和整个集体的教育素养,是领导教育和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不能把对这方面的的领导归结为一套行政命令的办法”。
第三次,是关于“学校集体的精神生活”。在这一次谈话中,苏霍姆林斯基讲的主要意思就是:校长和教师应当设法使学校集体过一种生气蓬勃的、富有思想性的精神生活。他指出:“教师上好一堂课要作毕生的准备”,“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自由支配的时间,不断的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教师没有自由支配的的时间,这对于学校是真正的威胁”。在这一次谈话中,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教师应当读书和创作”。
第四次,是关于“难教儿童”。关于“难教儿童”的问题,到现在为止,都还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也是一个难题。实际上,这也是最复杂的教育问题之一。在本章中,苏霍姆林斯基描述了“难教儿童是些什么样的孩子”;分析了“他们为什么变成了难教儿童”,他指出“童年时代缺乏真正的人的环境,是一些孩子成为难教儿童的主要原因。”在如何转化“难教儿童”这个问题上,苏霍姆林斯基提出“重要的是要有有经验的、懂得儿童心理世界的老师”。
第五次,是“关于道德教育的几个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技巧真正在于能使人从幼年就开始他的公民生活,树立爱国思想。为此,苏霍姆林斯基花了大量的精力和篇幅来阐述关于道德教育的问题。在此次谈话中,他讨论了有关道德教育的14个基本问题。他认为:“道德内容的核心乃是义务”,“而义务感的培养,则要求从这一点做起:教育儿童体贴别人,理解别人的利益和愿望,使他们自己的行为与人的尊严感协调一致”。他批判了只重视智育不重视道德教育的现象,提出:“学校的任务是,要使学生了解人类智慧所创造的一切”,在此,他还探讨了道德与知识之间、精神文明与知识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提出师生关系是“教师是学生的朋友和同志”,教师应当“尽量鼓励学生参加积极的活动”。
第六次.是关于“谈谈怎样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领导要力求使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从这样一个观点出发周密地考虑教材:向学生揭示那些初看起来并不引人注目的‘关键点’。因为在这些‘关键点’之间交织着各种因果联系和其他有机的联系,他们将会是学生产生各种疑问,而疑问可以激发求知欲”。他主张:学生应当掌握最重要的技巧和技能。
第七次,是“关于听课和分析课的几点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校长知道学生的脑
力劳动,首先就是经常听课、观察课和分析课。在本章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听谁的课,何时去听,听多少课”等听课的技巧问题,也探讨了“听课的目的是什么”以及怎样让“教师理解和达到课的目的”。在本章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要“教会儿童学习”。
第八次,是关于“怎样做学年 总结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年总结是非常必要的。他提醒校长,应该“要有一本记事薄”。他指出:“你作为学校的主要教育者,必须经常地、有意识地发展自己的这种能力:善于看出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并且善于进行理论上的概括。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学校领导者,你就不要委托任何人去作这个 总结 报告 。”在做学年总结时,他主张:“各项理论概括的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并有充分论证的,同时在教师看来都是他们自己的劳动、探索和思考的总结,而不是某种外来的强加于人的东西。”
对话结束,我被他的教育思想所吸引。一滴水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养无数美丽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的《和青年校长的谈话》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读完后我有三点感触:
第一: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苏霍姆林斯基的教改经验和他的教育思想是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一般要求的。他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他对教师和学生的研究和服务精神,是他取得成功的力量源泉;他对理论问题的勤奋、求实的探索精神,使他获得了重大的理论建树。是的,校长必须真正把教师确立在人的位置上,并以人为中心实现领导和管理。校长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提升教师的生命质量上,要通过服务,让教师感受幸福,从而使教师对教育教学理念的领悟和实施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发展;通过服务来合理配置学校的各种资源,帮助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发挥最大的潜能。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我当清华大学校长很容易,只不过是给教授们泡泡茶、端端凳子罢了。”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到:一个学校的领导,只有自己的心理位置摆正了,才不会自以为是,才不会凌驾于教师之上。只有做到这点,领导才会虚心待人,尊重他人,与教师们有共同的语言,与教师们有广泛的沟通,从而赢得教师们的信任,真正做到集思广益。
第二:应当怎样来做一个合格的校长?我想作为校长,就应该向苏霍姆林斯基那样。袁校长在一篇博文里就关于如何做校长的问题提出几条建议,我觉得非常好,摘录下来与大家分享:一是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明确的办学思想,并要将这一思想化为全体领导成员的统一思想。作为一个校长,必须要有办学追求,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这种思想和理念立意要高,要瞄准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大方向。同时要实,要立足于本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校长只有树立了这种追求,才能引导教师向更高境界、更高层次迈进。二是时刻要有质量意识。校长的职责,就是要帮助每个教师实现他的自身价值,帮助其获得成功,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三是研究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是教育改革的主阵地,亦是培养师资的主阵地,校长必须紧紧抓住不放。
第三:做一名能领导教学的校长。学校领导首先应该是一个教育思想的领导。也就是说,校长自己在教育理论方面一定要有主见,要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内行。校长是学校的主要教育者,如果只是指示别人应该如何教育学生,自己不直接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不直接和学生打交道,就不可能成为主要的教育者。校长的工作应当是深入课堂,到教师中去,到学生中去,研究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依靠教育科学领导学校。
苏霍姆林斯基的每次谈话都深深地震撼着我,启迪着我,我从文字中悟出一些生动真实的道理,懂得做一名合格的校长需要渊博的知识、深厚的理论、独立的思想和工作的魄力,也能更好地指导我怎样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像这样有价值、有意义的书籍我应多看、常看、反复看,只有不断提高自己多方面的素质,才能提升自己的品位,在以后的工作中以此创造出自己的教育教学和工作特色。
看来,做一个校长容易,做一个好校长,真的不容易啊!
校长读书心得范文2:
本学期,读了赵国忠的《校长需要什么》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对学校的管理感触很深,现结合08寒假培训,浅谈其体会。
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说“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
细节是什么呢?我们理解为一种有长期准备的、积淀的,从而获得的机遇,细节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眼光,更是一种智慧,对于办学者,细节关系着学校的方方面面,林林总总。 2008年寒假,在黔西教育局领导的关怀下,在乡中心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参加了黔西教育局举办的中小学校长培训班。期间,聆听了教育局罗局长的重要讲话、局相关领导关于学校安全、教学常规等讲座,亲眼目睹了黔西三小校的办学成就和管理成效,感受颇深,启发亦多,尤其在于办学理念、管理手段方面的体会和思考,强烈地撞击着我们的思想和激励起我们的行为,让我们深深地感到肩负的责任,清楚地知道细节对于办学和管理的重要性。
一、学校的管理
学校的管理,一个学校在做,另外的学校也在做,只是做出来的效果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黔西三小、三中的校长经验交流给了我一些启发。首先,搞好学校管理,校长一定要有思想、有理念,学校管理才有特色、有成绩。一个没有思想、缺乏理念尤其是先进理念的校长显然是不可能有良好管理效果的。其次,要强调制度管理,在此基础上逐步升华到科学管理、 文化 管理的高级层次上。制度管理是保证基本规范、规则和规矩落实到位的基本手段。只有良好制度管理的学校才有科学、文化管理的发展。再次,要以“人文关怀”为灵魂,“潜心服务”为核心,落实”“严细管理”。归根结底,学校的管理基本大同小异,关键在于细节的落实问题上,什么是抓大放小?学校的事是没大没小的。访每个老师、改善办公条件、逐步提高教师待遇,实现管理的高效和办学质量的大幅提高,始终注重抓细节、抓落实。他们每到节假日走访老师、带去问候,从而凝聚人心,激发起了老师们的工作热情和爱校情感;他们坚持一种朴实的德育思想,重细节、重基础,重每个学生的道德品行培养。短短几年,学校成为一所人心凝聚、蓬勃向上,管理高效的名校。按他们校长的话说:“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带头干实事”。“管理就是要把握宏观,观察微观,直面难关”。他们高度重视、尊重关爱每一名师生的生命,培养师生的综合素养.在这样的校园里,师生们言谈举止,精神风貌,处事为人处处透出一种文化的味道,奉献的境界。黔西三小则以厚重的文化底蕴、科学、人文的管理特色,把落实管理的细节变成中营人的内驱力,不断地推动中营的发展和壮大,创造着中营的一个又一个辉煌。总之,这些学校的管理也好,特色也好,不难看出,就是细节落实得好。没有哪一所学校的办学和管理能够离开细节的落实到位。细节上的功夫,决定着完成的质量。看不到细节的学校管理者,往往是不会成功的,而只能成为夸夸其谈的说教者。无疑,作为学校工作领导者、管理者、服务者的校长,更要有管理上细中见精的功夫,小中见大的智慧,伟大与平凡的辩证胸怀,树立凡事无小事的思想,简单不等于容易的观念。工作中既要有高赡远瞩的眼光,更要有细枝末节的心眼,密切关注和思考细节的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做强、真正做出成绩来。
二、教师的发展
学校管理的目的是什么?是质量?是规范?是效益?我们认为学 校管理的落脚点是发展,是师生和学校的发展,没有了人的发展(师生)和学校的发展谈什么都是无意义的。在学校,尤其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于学生,学校的发展上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教师干部的能力,人品、人气、大胸怀,大气度,大境界,把多元化的培训模式制度化、常规化、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干部教师培训体系。
2、培训方式的主题化:几乎所有的学校,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都以“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培养、培训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其专业化的发展。中营小学的“以课带研、以研带训、研训结合”的培训主题很有特色,他们长年坚持开展教师专业化培训的“三格”课:即年青教师的“合格”成长课、中青年教师的“升格”实践课和骨干教师的“风格”展示课。他们充分利用中营百年文化的底蕴促使教师自觉置身于研训活动中,把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自己的内在需求,自觉加以重视并积极实践。黔西三小更是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题培养教师勤于钻研,专业发展,以德育德、以智启智,以心换心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快乐发展,他们的小班化教学模式确实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实施途径,值得借鉴。
三、办学的规范
1、办学行为上:客观地讲,自实施义务教育新的经费保障机制以后,各地、各校的办学手段正在逐渐走向规范。沙坪坝区西部的学校也不除外,由于全部担负着义务教育阶段的任务,所以都能以大局为重,全面规范办学行为,坚决杜绝乱收费,违规补课,乱办班等行为。我们区的情况,与全国其他地区的落实是否一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与天津南开区的几个学校进行了交流,大致差不多。比如乱收费问题基本没有了,周末补课也停了,、实验班,特长班也取消了。
这次学习,既是我们学习、借鉴的一个平台,更为我们办学行为的规范、办学理念的提升,办学精神的升华提供了良好的价值评判和自身审视,尤其对于所观所闻而激发的思考,亦或不解显得更有价值,它会不断地激励我们去思考、解惑甚而至于我们的斗志。
1、教育的均衡在哪里?陶行知的“有教无类”思想是对学生的人格而言之的,对学业、学知、掌握技能乃至情感、态度、价值观来说,人不同就有千差万别。我们面对的是这么多层次不同,心理差异的学生,如何使老师们做到能力,知识、品行上的有教无类?是一个难上加难完成的命题。如果我们都用“人人都比以前有点进步”的思想来完成这个命题话,也就显得肤浅了些,此其一。其二,校际之间的办学均衡,这可能是一个更难完成的命题。天津也好、上海也好、北京也好乃至全国其他发达和不发达地区也好,没有差别的学校哪里有?我区率先在重庆市提出均衡教育的发展观无疑是办学思想上的重大突破,我等基层学校无不拍手称快。近几年教委花大力气打造均衡教育,在硬件上按步骤、按计划,逐步实现均衡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西部也看到了希望。但仍然有疑惑,软件的均衡又在哪里?!大面积的农村学校靠什么吸引人才?据说安徽铜陵地区的均衡教育还可视为榜样,我们多么希望这束均衡教育的阳光也能让大家一起灿烂啊!当然,我们始终会坚信教育均衡发展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2、课程改革的效果在哪果?轰轰烈烈的课改到了现在应该没人有疑问了吧!学校贯彻了,老师也做了,但回过头来看我们当初都想解决而至今仍然“涛声依旧”的问题吧:学生的负担减轻了么?“三维”目标实现了么?综合能力提高了么?甚而至于学生的体质健康好了么?„„看看现在家教之风,孩子们的公德礼仪、仁义忠孝;近视眼,营养过甚,营养不良等等,我们相信任何事物的两面性,但我们同时也相信事物的积极性。那么课程改革的积极因素我们如何去挖掘或怎样做效果更好呢?我们在思考的同时,更多的是在找解决之道,但这似乎很难。
3、队伍建设的源动力是什么?这是一个既让人兴奋也让人敏惑的问题。打造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是学校领导在思考的重要工作。从宏观上说,要把教师队伍打造成一支能苦干、实干、有战斗力的特殊部队需要我们在制度上、政策上、用人机制上、培养体制上诸多方面科学合理。从细节上讲,则要以人为本,以关心教师为核心,情感上同情教师,生活上关心教师,工作上支持教师,真正从细节上关注教师的一切,使之心能凝聚,气能畅顺、干能劲足。这样看来,教师的工作动力和热情多源自于这两个方面,可是我们都在做,效果却千差万别,个中滋味,颇值深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四、办学的几点打算
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掌握科学的管理手段,落实规范的办学行为,推动学校的全面工作向前发展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尽管办学和管理过程中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和困惑,但我们始终坚信一个真理:办法总比困难多。
1、理清思路,轻装上阵明确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把它变成全校教职工的共同思想,在有共同理想的基础上团结一心,在有目标明确的前提下苦于实干。放下思想的包袱,注重行动的细节,用心做好事。
2、别忘了自己是谁?校长是什么?校长是领导者,管理者,引领者,更是服务者,随时随地记住自己肩上的职责,承担的责任,为师生服务,为事业奉献。
3、别以为自己是谁?校长要低下身来靠近师生,多了解他们的需求,疾苦和意见,弄清楚校长不是官,而是师生中的一员、一个能与师生同甘共苦的组织者、贴心人。
4、凝心静气做教育:凝心静气才能沉下心来,思考教育,体味教育的规律,凝心静气才能少一些浮燥和功利,才能把教育当成事业来做。
5、心平气和干工作:凡事冷静、三思而后行,工作中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切莫生气浮燥,对人对事要有大气度、大胸怀、高境界和长眼光,工作中有竟争而不惟竞争。把竞争与和谐有机的结合起来,正如老子所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是为上争”。我们犯不着因为比这比那而心生不快甚而至于耿耿于怀。
6、关注细节,注重落实:同样的工作,一个人在做,另外的人也在做,但做的效果却千差万别,那是因为我们很多时候忽略了细节上的问题,或者在细节上没有落实到位。办学和管理的关键就在这里,谁是细节的关注者和实践者,谁就会收获成功。
校长读书心得范文3:
近日,细读了魏书生先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感觉到真是一本好书,越读越想读,从中获取了诸多营养,对于自己启发颇大。
一、读中感悟,提升境界
魏老师说:“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自己适应环境。只有先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初当校长时,信誓旦旦,干劲十足,恨不得让学校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事实并不是想象的那样容易,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能支撑一片蓝天的。经过在实践中摸索,虚心地向老同志学习,积极地协调与地方政府各部门的关系,才渐渐适应了这一摊工作,老师们也能积极配合我的工作了。
当然,每个人成长历程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每个人的个性特征不同,对待学校、对待工作的态度也不尽相同,我们不能以校长的心态去苛求每一个人。“尊人者,人尊之”,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必须先尊重别人。校长做好学校工作的前提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和老师,绝不能有丝毫的高高在上的思想。
二、决策定位,体现关爱
魏书生老师教育之所以成功,不仅是因为他学识渊博,见多识广,经验丰富,我认为最主要还是因为他对学生、对班级、对学校充满了博大的爱。因为这种“爱”,使他无论身在何处,心都系着学生;因为这种“爱”,才使一届届的学生们视他为良师诤友,才会对他言听计从,五体投地。他的《治病救人周》、《一人为全班,全班为一人》、《送别》、《老师的同路人》等篇,无不体现他的这种“大爱”。我把这种爱体现在决策定位上,决策者抓纲,纲抓准了路子找对了,效果就会事半功倍我校在制度的制定上,尽量趋于合情合理,奖励制度多,惩罚制度少,尽量照顾老师们的情绪。比如教学奖,这是有形的东西,只要是镇统考单科排名前三名的都有教学奖。学校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教学奖励有增无减,而且发放及时,每次考完,镇成绩排名表发下来,我校就不失时机的召开表彰大会,奖励成绩好的班级和教师,按学校奖励方案把教学奖金在会上及时发放,这样,才能对所有成绩不好的班级和教师有很大的触动,对好的班级和教师有很强的激励作用。教学是良心活,教师要有教学激情,心甘情愿的想把工作做好,这才产生了激励效应。所以制度管理是一方面,挖掘教师情感内涵也是很必要的,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工作上照顾各自的情绪,当看到老是有点滴进步,哪怕是在某一方面,都要及时发现及时鼓励表扬,激励教育是最有效教育。每天都让每个老师都高高兴兴,心情愉悦,这样让老师们感觉到教不好学生最起码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也对不起领导的信任,让老师们感觉到在这样和谐没有任何包袱和顾虑的环境中工作是一种享受,这才是管理的成功。
三、生本、师本管理
魏老师的管理是“生本”管理。事事、时时为学生着想,以学生为本,时刻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生理成长和发展,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班级的主人。魏老师的管理“包”字当头,细读品味,蕴涵着相信学生、锻炼学生、提高学生自主能力的思想,这种“包”不是放任自流,不是一包了之,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日常的学校管理中,我们必须树立人本思想,作为领头羊,我必须要做一名出色的“班长”,带着一班人,齐心协力地去振兴学校。我校教师紧缺,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充分调动所有老师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能。我们推行了值日校长制,每个工作日都派一名班主任担任值日校长,协助校长领导、协调学校各项工作,处理学校各项突发事件,及时反馈、弘扬、补差。我们要求各班班主任、全体老师也学习魏老师的“包”字法,让学生做主人,让学生人人有事做,保证学校事事都有管理者,处处都有责任人。
通读了魏书生先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真的有一种胸怀宽广、观念更新、精神振奋的感觉。细细品尝,得益匪浅,余味无穷。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