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动健康养生
如何运动健康养生
如何运动健康养生,中医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人体奇经八脉关系着我们的健康,看看如何健康养生,只要在以下方面多加防范,身体才会健康,以下是如何运动健康养生,一起来聊聊吧!
如何运动健康养生1
随着老年人越来越崇尚运动健身,运动性损伤时有发生,从生理的角度看,人到60岁以后,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机能出现明显的衰退,其中呼吸机能下降最快,同时运动器官也发生一系列的退行性变化,如肌肉萎缩,兴奋性降低,速度减慢,骨质松脆等。科学合理地运动,避免运动性损伤的发生,不但可以使老年人更好地从运动中受益,同时能减少运动损伤给老年人带来的痛苦。
老年人怎样才能远离运动损伤呢?
老年人的生理变化特点,决定了老年人在健身运动中对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应有所选择。他建议老年人运动时务必做到: 戒负重练习老年人肌肉有所萎缩,肌肉力量也明显减退;神经系统反应较慢,协调能力差,因此老年的运动宜选择动作缓慢柔和、肌肉协调放松、全身得到活动的练习,如太极拳、步行、慢跑等都很合适。
戒屏气使劲平时我们的胸膜腔内压力低于大气压力,这有利于静脉血液流回心脏,而屏气时胸腔内压力骤然升高,使血液回心不畅,心输出量减少,因而脑的血液供应也减少,故易发生头晕、目眩,严重者可发生昏厥;而屏气完毕时,血液骤然大量回心,会使心输出量骤增,血压上升,大脑血供也猛然增加,易发生脑血管意外。
因此老年人运动时一定要注意呼吸顺畅和自然,切戒屏气使劲。 戒激烈竞赛一些比较激烈的运动竞赛对老年人不适宜,一方面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下降,体力运动减慢,协调反应能力差,易发生运动损伤。另一方面,激烈的竞赛易使情绪过分激动,容易诱发意外。 戒急于求成活动量过大或增快往往是老年人发生意外损伤的原因之一。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降低,对体力负荷的适应能力较差,因而在运动时应有较长的适应阶段。30岁以上的人,年龄每增长10岁,对负荷的适应时间约延长40%。因此锻炼时要循序渐进,切忌操之过急而使活动量负荷过大。
戒头部位置变换老年人协调性差,平衡能力弱,腿力发软,步履缓慢,肢体移动迟钝。如前俯后仰、侧倒旁弯、各种翻滚、头低脚高、脚朝上的倒立等头部运动的动作,不适宜做,这些动作会使血液向头部流动,老年人血管壁变硬,弹力又差,一旦经受不住发生血管破裂,就会造成脑出血,重者危及生命。应避免溜冰、荡秋千及各种旋转动作。
如何运动健康养生2
历代医家针药并举,身兼二能,使针药互为补充,成为有机一体。从临床来看待这一问题十分有益,但在理论上把二者混为一谈则造成了中医基础理论的极大混乱。 两种学术体系各有源流 根据上古医学演变的文献史料,第一,从伏羲制九针的传说到总结完成《黄帝针经》,发展为后来的《灵枢经》。第二,由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到总结完成《神农本草经》,发展为后来的伊尹《汤液经法》。
从史籍可推其传承者,华佗为针经一脉,仲景属汤液一支。到了两晋时代,皇甫谧总结了汉以前的针灸成就著成《针灸甲乙经》十二卷,王叔和整理编撰了仲景遗论《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上述两种学术流派的传承授受,周秦至两汉之际,尚有可推见者,魏晋以后,医家的传授世次虽然中断,但简编缀辑者大有人在,使针药得以延续和发展。
至宋元以后,针药出现交错融合,理论体系混同为一,不同的学术流派涌现出来,中医药进入了战国时代。 两种学术体系基本理论的渊源 中医理论是古代哲学与医疗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哲学基础。《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当求其本”。中医学离开了阴阳学说,其理论就不复存在。
1、经络学说体系的.形成。从《足臂十一脉灸经》到《内经》中的十二经脉,三阴三阳起到了促进、规范和完善的作用,这是医学在理论上的一次质的飞跃。自此,三阴三阳作为手足十二经脉的代名词广泛应用于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证候、诊断、治疗、养生等各个领域,这在当时医学界成为一种时尚和定理。然而,经络学说最具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的还是针灸治疗体系。
2、汤方辨证体系的形成。从单味药到复方治病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并且没有成熟理论作指导,完全停留在经验医学阶段,相对于针灸治疗理论上显得就要落后许多。然而,面对大量的瘟疫流行,以经络学说指导的针灸又显得无能为力,《素问热论》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药物治疗在不断的反复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造就了许多身怀绝技的经方大家,《汉书艺文志》就记载有经方十一家。
东汉末年,张仲景在广泛吸收前人经方经验的同时,经过自身的反复实践,把凌乱无章的方证归纳入一个崭新的辨证论治体系之中,完成了《伤寒杂病论》。自此,方药治病从感性经验一跃而上升为系统化的理论规范。
《伤寒论》虽然仍采用了三阴三阳的哲学思辨框架,但他完全从经络学说中摆脱出来。他以三部定位划分表证、里证、表里证,以六时辨病区分发热类型,以六证分型鉴别寒热虚实,以脉证单复来定论治方药。 三阴三阳在经络学说和汤方辨证中名同实异 手足十二经脉分别以三阴三阳来命名,它们是肺手太阴之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胃足阳明之脉、脾足太阴之脉、心手少阴之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肾足少阴之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胆足少阴之脉、肝足厥阴之脉。
汤方辨证的三阴三阳是用来区分病时、病位、病性的。三阳主昼,三阴主夜;太阳、厥阴主表,阳明、太阴主里,少阳、少阴主半表半里;三阳主热实证,三阴主虚寒证。经络的三阴三阳和辨证的三阴三阳一个是为针灸治疗服务,一个是为汤方治疗服务,决不可因名称相似而混为一谈。
后世医家均未突破《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体系
1、河间学派的代表人物刘完素、张从正、朱震亨分别从火热论、攻邪论、养阴论三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三阳证的辨证论治内容,补充了太阳阳明合证的表里双解剂防风通圣散、双解散等一批有效方剂。
2、易水学派对三阴证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李杲发明的补中益气汤、调中益胃汤等对少阴太阴合证有很好的发挥。王好古对三阴证进行了总结和概括,第一个提出了当归四逆汤是厥阴证的主方。张介宾在六味丸、八味丸的基础上发明了左归、右归等方剂,丰富和发展了少阴少阳合证的治疗方法。
3、温病学派在温热论的基础上,通过明清两代许多医家努力,叶天士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少阳证营血分的论治,创立了如清瘟败毒饮、紫雪丹、牛黄安宫丸等一大批行之有效的方剂;薛生白提出了湿热论,发明了许多三阴三阳合证方,如太阳太阴合证的藿香正气散、少阳太阴合证的白虎加苍术汤等;吴鞠通修正和补充了温病后期阳证向阴证转化的治疗方法,如增液承气汤、大小定风珠等。
统观后世医家的发展,都是对《伤寒论》辨证论治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发挥和提高。寒温之争不应该再持续下去了,只有把各家统一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全面的汤方辨证论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