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多义词

 我来答
正香教育
2022-10-02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1. 初中文言文隆中对多义词

《隆中对》多义词辨析

【为】 好为“梁父吟”:作动词,可译为“唱” 谓为信然:译作“是” 以弱为强者:作动词,可译为“成为” 贤能为之用:表示被动读阳平,可译为“被”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结为【将】 则命一上将:名词,将领 将荆州之军:调动,率领 君谓计将安出:副词,将要【然】 谓为信然:形容词词尾,这样 然操遂能克绍:连词,然而 豁然开朗: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志犹未已:连词,然而

【已】 然志犹未已:动词,停止,完 自董卓已来:介词,通“以”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副词,已经 已历三世:已经

【谓】 谓为信然:认为 谓先主日:对……说 君谓计将安出:说【信】 谓为信然:确实 信义著于四海:诚信 欲信大义于天下:同“伸”,伸张

【用】 遂用猖獗:因此 贤能为之用:利用 此用武之国;运用

【遂】 由是先主遂诣亮:就 遂用猖獗:就 然操遂能克绍:终于【诚】 此诚不可与争锋:确实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如果

【因】 因屛人曰:于是,就此

2. 文言文中的多义词

兵。

1。兵器。

2。士兵。

3。用兵器攻击。

(词类活用)与。1.和,跟2.给予3.交往,友好4.(~其〕比较连词,常跟“不如”、“宁可”连用。

5.赞助,赞许与 yù1.参加:参~。~会。

与 yú1. 同“欤”。多用于轻微的疑问。

吗之。1.用作书面语,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

2.用作书面语,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在意义。

3。代词。

4。去、到。

往。5。

的。6。

宾语前置。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的标志暴。1。

暴露。2。

糟蹋,损害3。欺凌4。

凶恶,残暴5。脾气过分急躁6。

突然;猝然暴pù1。晒。

事1。事情2。

(形声。从史,之省声。

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

本义:官职)3。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4。

事宦(仕宦。事通“仕”)5。

职业6。职分,名分7。

事业。业绩8。

交媾、 *** 9。侍奉;使用;(词类活用)10。

役使供奉11。治理。

办理向。1。

朝北开的窗户。2。

方向。方位。

3。过去的。

往昔4。从来。

向来始。1。

通“殆、治”2。开始。

3。才:千呼万唤始出来。

3. 文言文中的多义词

兵。

1。兵器。

2。士兵。

3。用兵器攻击。(词类活用)

与。

1.和,跟

2.给予

3.交往,友好

4.(~其〕比较连词,常跟“不如”、“宁可”连用。

5.赞助,赞许

与 yù

1.参加:参~。~会。

与 yú

1. 同“欤”。多用于轻微的疑问。吗

之。

1.用作书面语,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

2.用作书面语,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在意义。

3。代词。

4。去、到。往。

5。的。

6。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的标志

暴。

1。暴露。

2。糟蹋,损害

3。欺凌

4。凶恶,残暴

5。脾气过分急躁

6。突然;猝然

暴pù

1。晒。

1。事情

2。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3。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4。事宦(仕宦。事通“仕”)

5。职业

6。职分,名分

7。事业。业绩

8。交媾、 ***

9。侍奉;使用;(词类活用)

10。役使供奉

11。治理。办理

向。

1。朝北开的窗户。

2。方向。方位。

3。过去的。往昔

4。从来。向来

始。

1。通“殆、治”

2。开始。

3。才:千呼万唤始出来

4.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选录

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句中的意义往往不同,阅读时应根据不同的语境确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

现将初中文言文中常见的多义词整理如下。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备: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 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诚:1.诚心(帝感其诚) 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 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 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当: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

(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3.将要。(今当远离) 4.对着,向着。

(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5.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6.抵挡。

(“锐不可当”)道:1.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2.道义。

(伐无道,诛暴秦) 3.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说,讲。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得:1.能够(二者不可得兼) 2.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 3.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等:1.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敌:1.攻击(恐前后受其敌《狼》) 2.敌人(盖以诱敌《狼》)吊:1.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 2.慰问(人皆吊之)度:1.duó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 2.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 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恶:1.怎么(恶能无纪) 2.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2.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3.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 4.征发(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5.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6.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7.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凡:1.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 2.总共(凡三往)方:1.见方(方七百里) 2.长方形(方以长) 3.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分:fēn 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2.分配,分给。

(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4.fèn,职分,本分。

(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奉:1.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 2.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 3.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否:1.同“不”没有(尊君在否) 2.恶、坏(陟罚臧否)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2.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 3.丈夫(夫齁声起/罗敷自有夫) 4.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扶:1.沿,顺着(便扶向路《桃花源记》) 2.搀扶(出郭向扶将《木兰词》)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福:1.赐福、保佑(神弗福也) 2.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 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 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 3.互相(更相庆) 4.再、又(更上一层楼) 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苟:1.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 2.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 3.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固:1.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2.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 3.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4.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5.安守,固守(君子固穷……)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 2.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顾:1.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

5. 【名著《西游记》或《三国演义》中的句子和理解就是把句子写在左边

1、谓为信然: 课本注释:“说是确实这样.”其他译书大抵亦如是说.此只从字面译出,意思没有错,但省略的没有补出,尚欠明白.《初中文言文评点译释》说:“谓:认为,以为.信然:确实的.信,真实.然,形容词词尾.”这就更离谱了,连句子结构也搞乱了. 其实,此句应是:“谓(其)为信然.”主语省略掉了,是崔州平,徐庶他们“谓”.“谓”,是谓语,说.“(其)为信然”是说的对象,原来就是一个句子,主语“其”(诸葛亮)省略了.“为”,谓语,判断性动词,是.“信然”,确实是这样.“然”,是代词,这样代上文“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信”,是“然”的修饰语,“确实”,“真的”.《说文》:“信,诚也.”把“然”释为形容词尾是不对的. 2、将军宜枉驾顾之: “枉驾”:课本注释:“枉,委屈.驾,指车马”不妥.此“驾”是借代词代刘备自己.古代表示敬称的一种习惯的说法,不直接指称对方,采用旁指替代.如说“大驾光临”,绝对不是说大车马光临,是指称贵宾而言.再如“尊驾”、“枉驾”就是指人.“枉驾”,也可说“屈驾”,称人走访的敬辞.《古诗十九首》有:“良人惟古懽,枉驾惠前绥.”甚至“枉骑”、“枉顾”,都是同类词,指称尊屈对方的.如《史记·魏公子传》:“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枉车骑”,就是说尊屈对方伴着去的. 3、遂用猖蹶: 课本注释:“就因此失败.用,因此.猖蹶,这里是失败的意思.”其它译本 大体上亦如是说,如《初中文言文评点译释》:“遂用:二字同义,因而.猖獗,失败.”欠妥.另外,还有翻译说是:“只是智慧和策略都够不上,他们就因此胡作非为,弄到今天的局面.”这种理解更是谬误,把“猖蹶”说成是“他们”,即刘备以外的人,认为:“猖獗是指当时军阀的势力焰盛的”.这就游离原文之外了. 首先,以史实印证,此“猖獗“所指对象是刘备自己的.《三国演义》三十八回有关情节写作:“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此“迄无所就”就是“猖蹶”释义之语.再从《三国志·先主传》所载的史实,说刘备在赤壁之战前,确实屡次挫折:一次为董卓所破;两次败于吕布;一次败于曹操.妻子家室三次被俘,确实是狼狈不堪.此大概就是“猖獗”之所指.但“失败”绝对不是刘备的用语. 其次,再从词语分析.“猖蹶”是个多义词,可用于行为猖狂,任意横行的方面.义同“猖獗”;也可用于颠覆,失败方面.此处的用法,和“猖獗”是有别的,是个偏义词,偏于“蹶”字,“猖”是修饰词.“猖”:《玉篇》:“狂骇也.”“蹶”:《广韵》:“失脚.”即失足,跌倒.合起来意为“可怕的挫折”.亦即《三国演义》所说的“迄无所就”,也才会符刘备说话的语意. 再从句子结构上说,“猖蹶”是宾语,“遂”是副词,才.修饰“用”.“用”是动词.《辞源》第一义项释为“使用”.《广韵》:“使也.”《说文》:“可施行也.”其实,“用”应释为“致使”、“导致”.整句意是:“才导致可怕的挫折”.这就是说“智术浅短”所导致的结果,所以后来他才懂得招揽贤士之故. 4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课本注释:“(孙权)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其他译书亦如是说,欠妥. 首先,“可以”,是两个词,而不是一个词.应是“可与(之).”“以”,即“与”.后边省了介宾的宾语“之”,指代“孙吴”方面.《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华图书馆印行版)就写作:“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此可为证据之一;另外,“以”、“与”在古汉语中,因同音可互用亦是常见的.如《西门豹治邺》:“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此前后互文,“以”同“与”.《孟子·梁惠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此两句中,“以”即“与”.句意为“与天下同乐,与天下共忧.” 在《赤壁之战》中有:“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译成:“除非刘豫州,天下是没有谁可以抵挡曹操的.”其错就错在以今度古,把“可以”视为现代汉语的“可以”.其实此“可以”即“可与(之)”.此语是孙权说的.其意是:“要不是刘备,天下就没有谁和我(一起)去抵挡曹操了.”从此例也可以反证诸葛亮的话“此可以为援”.意为:孙权方面只能和他结为同盟. 其次:“为”亦不宜释为“作为外援”.“为援”这是动宾结构.“为”,动词,结交,结成.“援”,宾语,应为“同盟”.“援”,《辞源》第一义项释为“攀缘”,即结缘.再从下文“外结好孙权”,可证“为援”,就不是“作外援”解,而是说结成盟友.事实上亦如此. 5、贤能为之用: 课本未注释.其它译书的译句各行其是.有的说:“有德有才的人被他任用”.。

6.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字)多义

鸡犬相闻——挑花源记 2、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3、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 4、是故谋闭而不兴——大道之行也 5、水波不兴——核舟记 6、寻病终——挑花源记 7、遂至承天寺寻张杯民——记承天寺夜游 8、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9、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10、故虽有名马——马说 11、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 12、所识穷乏老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1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被(遭受,覆,盖,通“披”) 兵(武器,军事) 除(建筑物台阶,任命官职) 床(一种坐具) 存(思念、爱抚) 党(古代居民组织,偏袒) 豆(古食器) 多(称赞) 伐(功业,自夸) 访(咨询) 坟(土堆,高大,古代名著) 讽(背诵,委婉劝告) 封(疆界,筑土为坛祭山神,分 封) 国(国都,城邑,封地,地方) 购(悬赏捉拿) 河 (专指黄河) 恨(遗憾) 集(栖止) 几(希望) 假(借 给,借助,宽容) 江(专指长江) 揭(高举) 就(靠近, 完成) 窃(表自谦) 穷(困窘,竭尽) 劝(勉励) 却 (退,推辞,回头) 去(离开,相距) 让(礼让,责备) 稍(渐渐) 少(稍微) 身(自身) 是(这) 适(前往) 树(种植,培养) 速(招来,邀请) 汤(热水,开水) 涕(眼泪) 偷(得过且过) 臭(气味) 厌(满足,吃饱) 再(两次,第二次) 造(到……去,成就) 贼(祸害,残害) 遮(拦住) 走(快行) 双音词 百姓(百官) 卑鄙(地位低微、见识鄙俗) 处分 (处置,安排) 从容(语言得体) 聪明(听力好与眼力好) 大块(自然界) 地方(土地的纵横) 独立(单独或孤独站立,超群不凡) 反复(改变以往局面,书信来往) 放心(散失了的志意) 非常(意外情况) 风流(有功绩而又有文采,流风余韵) 逢迎(迎接) 感激(感动奋发) 光景(光阴) 故事(往昔的事,旧例) 横 行(纵横于四方而无所阻挡) 交通(勾结,彼此相通) 结束(整装,装束) 经济(治理国家) 舅姑(公公与婆婆) 具体(具备形体) 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可怜(可爱,可惜) 烈士(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 美人(妃嫔) 莫非(没有……不是) 南面(登上帝王之位) 便宜(因利乘便) 其实(它的果实,他[或它]的实际) 妻子(妻子和儿女) 亲戚(父母家人,族内外亲属) 秋天(秋季的天空) 青春(春天) 人民(百姓) 三尺 (指剑,指法律条文) 山东(崤山以东,太行山以东,华山以东) 身体(亲自实行) 首领(头和脖子) 书记 (主管文书的官员) 虽然(虽然这样,即使这样) 提纲 (抓住纲领) 同志(志向情趣相同) 突出(突然出现) 文法(法令或法令条文) 文章(法律条文,文彩) 无 赖(无所依恃,无聊) 无论(不要说) 无日(没多少日子)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家畜) 县官(指天子,指朝廷或官府) 消息(消失和生长) 行李(外交使者) 形容 (形体和容貌) 学者(学习的人) 颜色(容貌) 野人 (居住在郊野的种田人) 一贯(用同一原则、理论贯彻始终) 一再(一次和两次) 以为(把……看作,使……成为) 殷勤(诚挚而恳切) 因为(因此作……) 影响 (影子和声响) 鱼肉(残害与欺凌) 于是(在这……) 丈夫(成年男子,泛指男人) 丈人(对男性长者的尊 称) 爪牙(武臣,泛指辅佐之人) 政治(政事) 指示 (指出来让看) 智力(智慧和力量) 中国(泛指中原地区) 祖父(祖辈和父辈) 左右(侍从人员) 2.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这种语言现象在古今汉语中都是存在的,但在文言文中表现得更为普遍,更为突出。

理解文言文的词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在上下文中准确把握多义词的特定含义。课本编者列出的340个常用文言实词都是多义词,应是学习的重点。

在这340个实词中,出现频率更高所含义项较多的又是下面100个实词。 拔、拜、暴、报、被、比、鄙、敝、兵、薄、策、察、乘、除、从、殆、当、度、恶、伐、访、放、封、覆、负、盖、固、顾、故、观、国、忽、华、会、或、几、羁、及、疾、济、假、兼、间、简、见、将、藉、就、咎、举、遽、觉、堪、克、旷、临、略、蒙、靡、莫、屏、窃、倾、穷、趋、却、再、身、审、实、适、属、数、徒、望、微、危、文、闻、向、相、谢、信、行、幸、许、恤、益、因、引、遇、援、责、直、至、致、质、著、卒、族。

3.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 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含古今字),既关系到对文言文的确切认读,又关系到对词句的正确理解。因为所用通假字在文中所表达的意义不是该字本身的意义,而是所通“本字”的意义。

只有识别其通假的身分,明了其所通的本字,才能作出恰当的解释。通假字之于本字,大部分是同音字或音近字(这是就古代读音而言的),只有少数是形体或偏旁相近。

通假字的读音,一般可按所表示的本字的现代读音来读。现将中学语文课本古代诗文中的常见通假字及其读音、意义分列于后。

[备用资料一] 通 假 字 读音 意 义 例 句 亡——无 WU 没有 河曲智叟亡以应 尔——耳 er 相当于“罢了” 无他,但手熟尔 见——现 xian 显露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说——悦 yue 愉快 学而时习之,不变说乎! 汤——烫 tang 用热火焐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

匿名用户
2023-05-19
展开全部
1. 铁:可以指铁元素、铁制品、坚定不移的意志等多义。例如:\"屈原 沉江浮,铁骑数百夜不获\",其中的铁指的是坚定不移的意志。2. 金:可以指黄金、金属、珍贵的物品等多义。例如:\"寸金难买寸光阴\",其中的金指的是珍贵的物品。3. 雨:可以指下雨、雨点、涓涓细雨等多义。例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中的雨指的是涓涓细雨。4. 红:可以指颜色、情感等多义。例如:\"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其中的红指的是情感。5. 明:可以指亮、懂得、清楚等多义。例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其中的明指的是懂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