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读后感1000字
《城南旧事》中满含着怀旧的基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下面是 《城南旧事》读后感1000字范文,欢迎参考阅读!
篇一:《城南旧事》读后感
读完林海音女士的《城南旧事》,那淡淡的感伤中含有暖暖的温情,如烟似雾,缭绕心间,挥之不去。
小说的末尾,英子的父亲用微弱的声音对英子说,你已经大了,要学会照顾好弟弟妹妹,帮妈妈做事;年仅13岁的英子,懵懵懂懂的,觉得爸爸讲的话使她很不舒服,但还是应允了她父亲的请求。读完,我的泪不禁顺着脸颊滑落下来。英子,这个家里最大的孩子,当时她刚小学毕业,爸爸就撒手离开了这个世界。幼小的心灵过早体验了生离死别所带来的撕心裂肺般的痛楚,这种哀凄有多少人能承受得了?有多少人在面对亲人离去的打击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冷静下来,勇敢地去面对未来没有亲人遮挡的风雨呢?何况,英子还只是一个需要呵护的小女孩。小说的结局很悲情,我们却也能感受到英子对未来的坚定决心。“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这一句话把英子瞬间长大后的懂事坚强展露无遗,她的这些品质也许正是我们90后的年轻一代所稀缺的。
有人说,“一部好的小说,总是少不了‘真'’善‘’美‘”。当然,不同的小说,它的“好”各有侧重。“真”,即真实,事件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美”,涵盖的内容有构思的.巧妙、情节的生动、语言的优美等等;“善”,可解读为仁慈淳厚、宽容友爱等等。我觉得作品中的“善”,是最能引起人们共鸣的。《城南旧事》这部小说就是以“善”见长的。小说通过英子这个孩子稚嫩的心灵、纯真的眼光,传递给我们的是人心没有恨只有爱,人性没有恶只有善。不管是与疯姨娘的交往,对妞儿的友情或是对小偷的宽容与理解,英子身上,我们总能看到一颗善良的心始终注视着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不幸的人们,总能感受到那来自孩子淳朴心灵所散发出来的温暖。
美丽的心灵,传递着人间烟火的温情,散发着慰藉心灵的馨香,让爱的气息盈满每个人的心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爱即善心,即温情,以心暖心,世间将春暖花开。手捧小说,与我年龄相仿、瘦弱的英子仿佛站在我的面前。她犹如一面镜子,照进了我的灵魂深处。我为对父母的刁蛮任性而脸红,为与同学的斤斤计较而惭愧。我决心成为一个像英子那样善良有爱的人。今后,我将用心感受父母的艰辛与不易;我将与同学、朋友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我将尽我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我愿拥有一颗如英子那般明净的爱心。愿天下好人越来越多,人间有爱,温情永在!
我轻轻地合上书本,静静地品味着书中的故事,仿佛看到英子他们从书中款款走来,朝着我微笑,使我的心头漾起一丝丝温暖,一缕缕牵挂。
篇二:《城南旧事》读后感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主人公英子的毕业典礼上,这几句歌词最令人深刻,每每读起《城南旧事》,脑海情不自禁地浮现出这首曲子,满是离别的味道。
作者能在四十二岁时,把一个六岁女孩的心理活动描写的如此细腻,确实是很让人震撼,更值得叹服的是,小说里面基本都是以女性为主角,以至于有人说,这是一部女性作品。也有人会说,这是一部成长小说,每段故事都是离别,直到爸爸的花儿落了,英子长大了。我比较赞同后一种说法。书的主题是童年,它透过主角英子童稚的双眼,向读者展现了二十年代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一种说不出的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久读便知觉,《城南旧事》既可以作为儿童读物,又可以供青少年阅读,还可以带领着成年人回味童年,总之它是多面向的,我想这大概就是它之所以被评为经典的原因。
整部小说就是一个离别的过程,与井边的妞儿离别,与惠安馆的疯女人离别,与草坪里的小偷离别,与斜着嘴笑的兰姨娘离别,与朝夕相伴的宋妈离别,与爸爸离别,不断地离别。
众多离别中,最遗憾的,大概是与小偷的离别。在《我们看海去》一章中,英子遇到了躲在草丛里的大叔,听他讲了自己的故事。在英子眼中,他是一个努力赡养老人和供养弟弟上学的好大叔,但他奇怪的行为又让英子感到莫名的疑惑和害怕。当大叔问起他算不算是好人时,英子答道:“金红的太阳是从蓝色的大海升起的吗?可它从蓝色的天空升起来呀?我分不出海跟天,我分不出好人跟坏。”好人跟坏人,这么复杂的问题,小孩子怎能分得清楚呢?我们至小就被灌输辨别坏人的理念,以至于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猜疑。童年之所以快乐,正是由于他们还不会区分好人和坏人,不互相猜疑,不勾心斗角。但是,英子亲眼看到了大叔因偷窃而被逮捕。这一次的离别,英子应该开始慢慢的对外界警惕,开始看着见陌生人,会思考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了吧?
离别固然令人悲伤,却又何尝不是一个新的开始。书中的结尾都是离别,但这并不是每个故事的终点,而是通向将来的路。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我们愿意与否,身边的人总会慢慢地离我们而去,并不是所有离别都会使人成长,只有真正理解了离别的含义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离别,真正的成长。就如英子,即使每篇故事的结尾都有万般惆怅和不舍,但同时又趋向成熟,才会有最后面对爸爸的逝去,而勇敢承担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的小大人。
看《城南旧事》看到的不仅是单纯的离别,更体会到了离别给予人心的成长。
篇三:《城南旧事》读后感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伴随着离别的歌谣,《城南旧事》这本书的一幕幕便在脑海中浮现。
作者林海音,以儿童的眼光记叙自己在北京城南的童年生活。书中图文并茂,让我更深切的感受到“旧”这个字的深刻含义:古城的残片、垂落的枝条、瓦隆中存留的枯叶、临街老店被涂盖的字号、半扇院门的插闩还有城墙白雪都在诉说着小英子的童年往事。
读着《城南旧事》,我渐渐地走进了书里,看着英子在城南度过童年,它们就像是一股细流静静地,慢慢地渗入我的脑海中:上世纪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吃力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英子九岁那年,她奶妈的丈夫来到林家把奶妈接走了。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女死了和被卖掉,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后来,随着兰姨娘的离去和爸爸因肺病去世,她才真正体会到了自己的责任,真正地长大了。
在《我们看海去》这个故事里就能体现出英子的那份友善。英子认为,在她眼中是好人或是朋友的,都应该拥有自己好的生活和人生,有美好的未来。通过这个故事,我也知道了,好人也好,坏人也罢,善良也好,丑恶也罢,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架天平——道德天平。我们应该如天平一样公正的心去衡量、评判他人的行为。
英子的善良渐渐感染了我,也启迪了我。人心暖,伸出的手也是温暖,有一次我独自去广州参加兴趣班学习。出了地铁站,走了差不多15分钟,停在一个人来人往的交通灯旁,看见一个老人家弯着背,低着头,右手拿着一个迷你水桶,里面装着一些钱。后面跟着的是他儿子:拉着二胡,闭着眼睛,是个瞎子。他俩有两根竹子互相牵着,在街道上慢慢地走着。我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掏开钱包,拿了一元钱出来。当我将这钱放入桶里的那一刻,我的心里在默默祈祷,希望他们可以早日找到自己温暖的港湾,不要再风餐露宿,精打细算过日子,我也希望能通过我这一份微薄的力量,可以帮到他。这正是英子,正是《城南旧事》这本书给予我的力量啊!
虽然这是一件十分简单和不起眼的事情,但是我坚信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伸出援助之手,给予他人温暖。所以我们在选择时,应当选择善良,择善而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花儿落了,英子也长大了。伴着这淡淡离别的哀愁,我再一次捧起《城南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