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书和育人你认为哪个更重要?
教书和育人是平行存在。
教育就是教书育人。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
教书为育人服务,立德树人是教育的中心,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教师如果只顾教书、不管育人,将二者割裂开来,成为单向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致使教书失去育人的功能,就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教书和育人紧密联系、相互促进。
教育活动历来不是随意性的,而是把社会确定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教师不仅承担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职责,而且肩负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培养高尚情操的重任;只有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自觉当好学生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者和高尚品质的塑造者,才不愧为一名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教书主要是指传授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以便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作用。教书是教育的基础,没有教书就无法进行其他更高层次的教育。因此,教书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
育人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念,让学生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便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担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育人是教育的高层次,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
因此,教书和育人都是教育的重要方面,需要在教育中相互补充和支持。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还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一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某种意义上被赋予了辉煌的崇高感,而且常常因其”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而拿来说话,可是职业也就是工作,当教师的也只是普通人,平常心看待就好了。
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对于要选择教师职业的人来说,是有些要求的,教师仅仅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是不够的,还应该具有其最基本的教师职业道德,讲道理、通达理、够专业的人才能真正意义上成为人民教师,而且还要求教师们是能够做到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的人,不能仅仅是某门科目知识上的专家,还应该是是教育的专家。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肩头上的任务不可谓不重。
教师这个职业,责任心越重的人,可能会越累,越痛苦,尤其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急迫心情,然而当亲眼看着自己教的学生展翅腾飞后,成就感那也是一般人体会不到的。每个人都有成就感,教师的成就感,来自于教出的学生们,就好像医生的成就来自于从死神手里拉回一条又一条生命,那种成就,不会轰轰烈烈的,那种感觉,就只是一个普通人内心的一种心理感受,那种幸福的感觉,由内而外的愉悦与满足感,外人是感受不到的。
教师是一份光荣的职业,也是一份普通的职业,可能默默无闻,也可能用于让某些人铭记于心,无论如何都要对在教师岗位上的人们道一声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