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小故事150字
Ⅰ 廉洁小故事,100字到200字
1、以廉为宝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 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 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
2、杨震拒金
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 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 “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 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3、一钱太守
东汉时,一位叫刘宠的人任会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废除苛捐杂税,为官司 十分清廉。后来他被朝廷调任为大匠之职,临走,当地百姓主动凑钱来送给即将离开的刘宠 ,刘宠不受。后来实在盛情难却,就从中拿了一枚铜钱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称为“一 钱太守”
4、陶母退鱼
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 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 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5、吴隐之不惧饮贪泉
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 。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他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 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 自己的操守。
6、一贫如此
南宋大臣张浚因与奸相秦桧政见不和,被贬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发 时,带了几箱书随行,有人诬告他与乱党有关系,结果被高宗检查书信和破旧衣物,高宗叹 息道:“想不到张浚贫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怜他,于是派人骑快马追上张浚,赏赐他黄金 三百两。
7、两袖清风的于谦
明朝名臣于谦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时,人们买 些当地的绢帕、蘑菇、线香等土特产回京分送朝贵,他没有接受。同时还写了一首诗表明心 迹: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指百姓)话短长。”
8、不私一钱
明朝时,嘉兴知府杨继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监经过这里, 向他索要贿赂,他打开府库,说:“钱都在这儿,随你来拿,不过你要给我领取库金的官府 印券。”太监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伤他。英宗问道:“你说的莫非是不私一 钱的太守杨继宗吗?”太监听后,再也不敢说杨继宗的坏话了。
Ⅱ 革命前辈小故事150字
(1)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
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面。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后来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2)解放战争时期,年轻的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审讯中,敌人千方百计诱使其供出同党,并相许给她一块土地。她回答:“不知道”,“给我个金人也不要”!接着又以死相逼,她昂首挺胸、义正辞严地说:“怕死不当 *** 。”敌连长恼羞成怒,命令机枪对准群众:“把这些人全扫光。”她斩钉截铁地喊道:“不许残害群众!”从容不迫走近铡刀,英勇就义,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3)、一袋干粮
长征时期,发生了一个又一个动人、感人的故事,我较为了解的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能够反映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男孩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她没有这么做,她选择沉默,不告诉任何人,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兰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整支队伍的品质了
Ⅲ 关于忠诚的小故事150字
1、审配
三国时期,袁绍手下的重臣审配,当时袁绍已经死了,他辅佐袁尚,袁尚在城外被曹操击败,当时袁尚只想着逃命放弃了邺城,可是审配一直不放弃,带领城中的残兵守城,曹操大军多次攻城都被他击退。
后来他的侄子审荣贪图富贵,出卖了他,开打了城门,当时曹操极度欣赏他,说要给他很多赏赐,然后重用他,可是他就是不。后来曹操要杀他的时候,他还说:“我的主公(袁绍)的坟墓在北方,我一定要向着北方死去!”
2、田横
刘邦当皇帝后田横不肯称臣于汉,率徒众500余人逃亡海上,避居岛。刘邦知田横兄弟治齐多年,齐地贤者多归附之,为除后患诏令赦田横罪而行招抚。田横被迫偕门客二人赴洛阳,于途中自杀。留居海岛者闻田横死讯,亦全部自杀。
3、陆秀夫
宋末,张世杰指挥下,打了一场惨烈无比的“崖山保卫战”。失败之后,丞相陆秀夫背着8岁的小皇帝蹈海自杀。
“越七日,尸浮海上者十万余人”。大战中和帝室失散的张世杰知道少帝已死,领着船队再度出海,航至海陵岛一带海面时遇飓风溺死海中。
4、关羽
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结重围”中,关公丢了城池,二位嫂嫂也失陷了,手下士兵极少,又没有粮食,还无法屯扎,可以说是必死无疑,但是他仍然没有打算投降。
刘备兵败徐州,关羽为曹操所擒,张辽刚来劝降时他也是说要死战到底。曹操十分欣赏关羽,想把关羽收入自己帐下,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又赠美女宝马厚待关羽,关羽不为所动,当知道刘备的下落后挂印封金毅然离开曹操,投靠刘备。
5、苏武
汉代苏武,武帝时以中郎将身分持节出使匈奴。匈奴单于骄横,借故扣留了他,并逼使归降,但苏武始终坚贞不屈。
匈奴他把苏武囚禁在地窖里,不与饮食。后又把苏武转移到荒无人烟的北海 (今苏联贝加尔湖) 一带,让他放牧公羊,并说只有公羊产羔才能返回。
直到汉昭帝始元六年的春天,苏武才回到汉都长安,苏武在匈奴共十九年,出使时年富力强,归来时已是须发皓白了。
Ⅳ 小故事大道理,150字左右
篇一:夜莺的悲哀
有一次,夜莺发现了一处开满鲜花的矮树丛,于是决定蹲在上面等待果实成熟。
夜莺等了几个月,从不让其他的鸟靠近,怕它们跟自己争食。
那些花终于结出了一个个小桃子,小桃子裂开了,雪白的棉絮从里面飞了出来,原来这是一株棉花。
一只布谷鸟飞过来,对沮丧的夜莺说:“你看,你从来不让我们靠近,不然我们早就告诉你哪儿有可以食用的果实了。”
篇二:狼和马
一只狼穿过一个农场,看见一片燕麦田。狼对燕麦不感兴趣,摇摇头继续往前走。后来他遇见一匹马,狼讨好地对马说:“喂,朋友,让我带你去一个地方吧。那边有一大片麦地,颗颗麦粒都硕大饱满。我特意为你留着呢,一颗都没尝过。快去吧,让我再听听你那像音乐般悦耳的咀嚼声吧。”马答道:“太感激你了,要是你自己能吃燕麦的话,你一定不肯饿着肚子听我嚼东西吧!”
把自己不要的东西送别人,对方未必会感激你。
篇三:猫和空罐
一只猫爬到隔板上去搜寻食物。先瞧见了一个没有盖儿盖着的罐子,一见里面是空的,就说:“这其实是不必看的,当然什么也不会有。”接着它又把目光转向另一个有盖儿盖着的罐子,目不转睛地望了很久,越望越耐不住贪食的心,于是就大着胆子把那盖子揭开了,不料里面也是空的。
猫于是很失望,慨然说道:“全是空的!不过,有的人没有东西就说没有东西,倒也坦白;有的人却故弄玄虚,好像高深莫测,害得人家研究了又研究,白费心思!”
篇四:将诗投入烈火
一位诗人作诗作得十分蹩脚,但他却孤芳自赏,自我感觉十分良好。
一次,他满怀热情地去询问一位读者对他诗的看法:“您是否认为,我应该在我的诗中投人更多的 *** 的火焰?”
读者说:“不,我认为您应当把您更多的诗,投入到熊熊烈火之中。”
大道理:读者把诗人“在诗中投入熊熊烈火”的句子颠倒为“把诗投入烈火中”,它隐含了读者对诗人的蹩脚诗的强烈不满,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来自彧轩青少年成长中心,感情专家李玉伟的解答。
Ⅳ 廉洁小故事(150字以内)
1、杨震拒金
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山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2、陶母退鱼
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 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3、吴隐之不惧饮贪泉
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 。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他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自己的操守。
(5)清廉小故事150字扩展阅读:
保持清廉作风:
保持清正廉洁,建设廉洁政治,就是要实现干部清正、 *** 清廉、政治清明,保持一心为民、不谋私利的政治局面。只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这是我们党深刻洞察现实和历史、国内和国外得出的科学论断。
党员、干部要加强自律、慎独慎微,经常对照党章检查自己的言行,加强党性修养,陶冶道德情操,永葆 *** 人政治本色。不论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都要做到慎独慎微,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Ⅵ 一个廉洁的小故事(200字左右)
故事名“悬鱼太守来”:
史载:自羊续廉洁自守,赴任後数年未回家乡探亲。妻儿来看望他,却被拒之门外。原来他身边只有几件布衾和短衣以及数斛麦,无法招待妻儿,只得劝妻儿返回乡。他到南阳郡上任不久,属下送来一条当地有名的特产--白河鲤鱼。羊续拒收,属下却执意要太守收下。属下走后,羊续将鱼挂在屋外的柱上,成了鱼干。后府丞又送来一条更大的。羊续指著柱上悬挂的鱼干说:“请你一起都拿回去吧。”来人甚感羞愧。后百姓敬称其为“悬鱼太守”。
明于谦曾赋诗曰:“剩喜门前无贺客,绝胜厨内有悬鱼。清风一枕南窗下,闲阅床头几卷书。”
Ⅶ 求关于廉洁,诚信的2个事例(各一个)最好小于等于150字
以廉为宝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内定 后拿去献给子罕容,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 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