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作文课
80分随笔的效应
进入高二的第一堂课,当我要求学生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人和事写成随笔的时候,不少同学发出排斥的呼叫。但基于新老师的要求,还是按时交上来。从同学的呼叫中,结合我的调查可知大部分同学不愿意写作文。而且他们还是文科的学生,理科班的同学对作文的态度也就可想而知了。我揣摩学生不愿意写作文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平常写得过少,没有养成写作的习惯;二是我们老师要求过多,限制过多,学生离开了抒发自己的真情,离开了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大概作文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动力。因此由排斥作文向着有点喜欢作文的转变就要做很多的工作。下面是学生写的一篇较短的随笔,从这篇随笔里我们似乎能窥到点什么。
我从初中就不喜欢写作,我没有什么文学细胞,我不会用华丽的词藻,也不会写任何煸情的文字,我是一个拿着笔,不管费多大的力,不管如何使劲地去挤每一个字,但在纸上常常是写不出任何话语的人。我不会写散文,我想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写散文可能是小菜一碟,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但我却是连记叙文都写得平淡无味,跟记流水账似的。以前每次语文考试,最怕的就是写作,往往很多时候前面基础卷做得不错,但作文分数却是低得“惨不忍睹”。
当您对我们说以后要每隔一天写一篇随笔时,我真是差点晕过去,这对我来说真的很难。每一次写作,我就是绞尽脑汁想一个多小时,还是没有任何感觉,第二天依旧老样子。当我看见同桌的笔在纸上飞快地舞动时,我心里很急,想了那么久,却依旧不知该写什么。我想我写的东西应该是很糟糕的,连小学生写得也比我好,更何况我们班还有这么多作文水平高的同学。相形之下,我的作文应该是烂到家了,但出乎我意料的是我竟然还能得80多分,我想这应该是您给我的鼓励分吧,实际应该没有这么高吧,如果是以前,如果是其他老师,应该会把我骂得“狗血淋头”,甚至叫我再去重写一遍吧,但您却没有,甚至给了我一个我自认为很高的分数,我很感动,谢谢您!
这是博文同学的第三篇随笔,实际上,她的前两篇随笔,按一般要求来看,不是很高,原因是:内容比较单薄,有事件但内容没有充分地展开,从表达上来看,词语的'运用基本准确,行文也流畅,而我打分的底线是75分,这没有和学生说,而从她基本的表现看应是85分左右,我没有给她多打。从这篇随笔可知,她从初中就不喜欢写作了,而自己的定位就是没有写作的细胞,绞尽脑汁也写不出来。
再者写出的文章老师往往骂个“狗血淋头”。一是定位,二是别人的评价,两者结合起来,让学生写作上再有进步是很难的。我们不深入到学生心灵的深处,不能发现他们心灵中最脆弱、最敏感的地方,我们的教学也就会无效,学生也可能就完全丧失了写作的积极性,从而丧失现代人必有的表达能力,以及写作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而就是因为这80分,才有了她写第三篇随笔的力量,才有了被肯定的感动。也可能成为她喜欢写作的契机,我们拭目以待吧。
这篇作文我又在班上进行了选读,并指出:她用词准确,写出了她想说、要说的话。什么是好作文,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的文章就是好文章。我没有用“准确”一词,这要慢慢要求,不能使学生感到太沉重,因为写作本质上应是学生一种自然的生活。
温火慢炖
什么是管用的作文课?或者说什么样的作文课对学生的作文能力的提高最管用?从形式上看,我们的作文课,大都是对学生的作文进行集中的评论,或对某一体裁的文章引导学生如何写,或者对某类题目进行分析指出写作的方法等等。这样的作文课不能说没有效果,但算不上十分的管用和精彩。精彩、管用的作文课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并给学生无论是取材,还是结构文章上的帮助,而最关键的是要使学生对我们作文课上的东西,无论是知识还是方法都要有所体悟,并能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变成写作的积累和经验。
我的作文课一般两周集中评讲一次,也就是说有一个大的专题,而总体上是温火慢炖,即作文课经常地上,当然是运用较短的时间,这和我的写作要求有关。比如高一,我基本上让学生写随笔,而反馈则是天天在做,主要是利用课上的前5~6分钟的时间。方式是或让学生读我认为是好的作文,读后我或者是同学加上几句评点;或者我分析某几个同学的文章特点;或是分析个别同学文章中巧妙的用词、精彩的段落;或向学生点示某种生活现象等等,且以鼓励引导为主,我这样做实际上便是天天讲作文,上作文课了。
我这样的作文课只有发现,没有打压;只有鼓励,没有批评;只有引导,没有绑架;只给信心,不让沮丧;只有力量,没有泄气。我认为,作文只有写,才能会写;写本身就是写的力量,写的能力。不少同学说,听了老师的作文课后,当时就感到自己能写文章了,而当真写时,还是什么也写不出来。如果我们两周一次作文课,学生可能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心理反应。所以采用温火慢炖的目的,就是时时激励他们写起来,当写成了一种习惯,写作技能的提高也就在其中了。
今天的语文课,我便用了7~8分钟的时间,分析了黄宏路同学文章中出现的两个句子。
第一个句子:“晚自修的铃声响了,我们几个同学还在小声说话。突然我感到一个影子在晃动,原来,班主任在盯着我们,我心虚地缩脑、低头、拿笔、写作业。”我着重给学生分析了词语连用的问题。词语连用是经常遇到的一种语言表达现象。从内容上看,表达丰富,多角度地展示事物不同层面的含义;再者它的语义往往是层进性的;其三,增加语言的节奏感、音韵美。并赞扬道:这种句子的使用,表明宏路同学内在心灵的细腻和内在感觉的敏锐,表达力的饱满充盈,我想这也就够了。
另一个句子是:“看着父亲微湿的手从沾有雨珠的塑料袋中拿出伞的那一刻,心跳乱了半拍,血液直冲脑袋,刺得我眼酸。”主要从细节和连贯性上加以分析,并以赞扬的口气。
再如我上课前曾用几分钟的时间评价过陈燕飞同学的一段文字:“试着重新逛一遍书店,你会发现很多新大陆,在那块新大陆上有阳春,也有金秋,有酷夏,也有寒冬。季节的交替让心不由自主地为之搏动起来,似乎随时可以感受到上帝在传达真理,告诉你未来的路该如何走下去。如果你的心够静,你还会听到历史的铿锵之声,明白了落了的太阳还会升起,不幸的日子总会过去。”这里我只谈了如何通过想象把感觉化为形象的问题,同样以赞扬的语气,我想这也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