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的传说
关于清明节的传说
关于清明节的传说,清明节是中华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里我们会去祭拜先祖,赛龙舟等活动,这也是人们重视的节日之一,在清明节你我没也可以听到许多关于清明节的传说,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清明节的传说1
(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断魂”这两字点出了清明这个节日的特殊愁绪。小时候,每逢清明节,爸爸妈妈都要带我去上坟烧香,若我不去,就会说:死去的亲人想我了,然后我肚子就会疼,因此每次都是不请不愿的去。
现在,我长大了,工作了,离家也远了,清明节也不一定能回家上坟,只能给父母打个电话,让他们上坟的时候带自己捎个话,以表自己的“思时之敬。”不是我这个做晚辈的不回家看他们,而是身不由己。
当然,这不是迷信,我也不相信上了坟肚子就不疼,不上坟肚子就疼。我只是觉得晚辈孝敬长辈是天经地义的事,虽说这些长辈已离我而去,可是他们的精神还在家族流传。我们只有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想念与尊敬。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一个“碧”字呈现出三月清明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清明节,除了祭拜先人,留下伤心悲酸的眼泪外,我们是不是也该对得起春暖花开的特殊恩赐,多做一些喜闻乐见的健康活动?
农谚说:“植物造树,莫过清明。”清明时节,春光明媚,气温升高,春雨飞洒,雨量增多,可谓是春耕春种的天赐良机。况且,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这对动员全国人民积极开展绿化城市,回归自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清明前后,春回大地,春阳暖照,花红柳绿,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古人推崇修身养性,现代市场竞争激烈,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更应该讲究健康,休闲。二三对踏青的人,手提相机,捕捉草木万象,在瞳孔里寻找大地的感觉。或听自然表白,或听自然倾诉,让风籁慰平心灵的皱褶,告诉生命与自然的玄妙。清明节,应该赋予人们更多的健康意蕴。
清明节到了,你是不是该做点什么?
(二)
相传在秦朝末年,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大战好几回合后,终于取得天下。他光荣返回故乡的时候,想要到父母亲的坟墓上去祭拜,却因为连年的战争,使得一座座的坟墓上长满杂草,墓碑东倒西歪,有的断落,有的破裂,而无法辨认碑上的文字。
刘邦非常的难过,虽然部下也帮他翻遍所有的墓碑,可是直到黄昏的时候还是没找到他父母的坟墓。最后刘邦从衣袖里拿出一张纸,用手撕成许多小碎片,紧紧捏在手上,然后向上苍祷告说:“爹娘在天有灵,现在风刮得这么大,我将把这些小纸片,抛向空中,如果纸片落在一个地方,风都吹不动,就是爹娘的坟墓。”
说完刘邦把纸片向空中抛,果然有一片纸片落在一座坟墓上,不论风怎么吹都吹不动,刘邦跑过去仔细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
刘邦高兴得不得了,马上请人重新整修父母亲的墓,而且从此以后,每年的清明节一定到父母的坟上祭拜。后来民间的百姓,也和刘邦一样每年的清明节都到祖先的坟墓祭拜,并且用小土块压几张纸片在坟上,表示这座坟墓是有人祭扫的'。
(三)
一年一度的清明佳节,即将来临,每逢此时此刻,不由人们不畅想我们的民族文化的悠久绵长光辉灿烂。还在二千五百年前的周代,我们的祖先们,就在春暖花开的清明季节种瓜种豆植树造林,清明已成为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气。更有晋文公重耳与忠臣介子推的一段君臣故事,彰显出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
那还是在遥远的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承王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太子申生被逼自杀身亡,他的的弟弟重耳为避祸害流亡在外,受尽屈辱,颠派流离十九年。
在漫漫的逃亡路上,跟在身边的臣子大多各奔前程去了,只有他的舅父狐突的儿子狐偃和少数忠心耿耿的臣子赵衰、介子推等和他同甘共苦,与其始终不离不弃。
有一次,他们跑到卫国,卫文公没有以礼相待。经过五鹿,当地的乡民不给吃食,投以土块,重耳饿得头晕目眩难以支撑,介子推将腿上之肉忍痛割下烤灸熟了给重耳食用,救其奄奄一息的生命。他们到了曹国,国君曹共公慢待重耳。曹大夫僖负羁告诫说:“重耳‘双瞳骈胁’,是天人。”
即重耳的肋骨是连在一起的,是上天偿赐给我们的,不可轻慢。曹共公勉强收留了重耳,却领上他的妻妾侍女偷看重耳洗浴,使重耳受辱。去到郑国,国君不理,重耳忍气吞声离去。
毕竟重耳是晋国的公子,还是有不少的国君接待了他。齐桓公将自己的女儿齐姜嫁给重耳为妻,又送给二十多辆马车,给重耳出行提供了方便。宋襄公送好马礼品,又亲自送行,资助重耳解除困境。
楚成王送车送马,为其出谋划策,送重耳到秦国。在秦穆公和公子絷、秦国大臣百里奚、公孙枝等人的护送下,回到了晋国,当上了国君。
重耳当上了国君就是晋文公。他感恩与他生死与共忠心耿耿的忠臣义士,对他们一一论功行赏,但却忘记了为他割股献肉的介子推。群臣们为介子推喊冤叫屈,上谏不已,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终于想起了在生死线上救自己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介子推。
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
于是,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这时,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烧起时,介子推是大孝子,见起了大火,一定会背上老母亲自己走出来的。
晋文公便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去了。
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埋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他又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
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成为春秋时期的五霸之一。
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
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各种点心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古人曰:“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尽其身。”介子推给世人做出了榜样;有功不居,不图富贵,介子推率先垂范,流芳万世,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重重地书写了一笔。
在清明佳节到来之际,让我们缅怀先人,发扬传统的文明,为实现全民族的中国梦而奋发图强,为建设美好的明天而共勉奋进吧!
关于清明节的传说2
清明的传说(1)
话说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荒无人烟的地方,重耳没有了力气,站不起来,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给重耳做了一碗肉汤,重耳喝了以后,体力好了。
十九年以后,重耳做了国君,重赏了他流亡的功臣,就忘了介子推。有人劝介子推面君讨赏,他最鄙视这种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跑到山上去了。
重耳听说后,就想把介子推从山上拉下来,可山上树木太多,不好走,重耳就想用烟把他熏下来,结果介子推死了,还留下了一血书是: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长清明。
所以这天就是清明节。
清明的传说(2)
在我的家乡对清明节有这样的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有一位太子为了躲避祸害,在流亡期间,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都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跟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
有一次,太子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太子,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他吃了。十九年后,太子回国做了君主。就是后来传说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向想起了旧事,心中有愧,晋文公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
介子推不愿见他,背着老母躲进了山里。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想让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
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第二年清明节这天,晋文公率众臣到山下的介庙祭奠介子推,看到焚烧林山坡上的被烧柳树死而复活。晋文公以为柳树是介子推转化,他便赐柳树为清明柳。要求晋国百姓家家门上挂柳枝,扫墓栽柳,上山踏青。
清明的传说(3)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的传说(4)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公子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
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
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鬼节禁忌
清明节,扫墓祭祖是最主要的活动内容。在外出拜祭的同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也不少,做好一切的准备,才能万无一失,过个安全的清明节。
扫墓时的风水注意事项
1、清明扫墓时首先要剪除坟丘上所有的杂草,修理陵墓周围,然后可以往坟上添些新土陪护,再烧些纸或香酒供奉。
2、扫墓也是观察先人坟风水是否受到压制的好时机,一个基本合格的风水要是坟前宽阔,后背有靠,前低后高,且不能有东西来冲射坟方可,如后山被人挖断,则主后人有灾,可以早日搬迁或想法把挖断之处填补好,则可避免不利。
3、清明扫墓时要牢记在阳光充足时去为好,切不可傍晚时分去,最佳的选择时间是上午9点后到下午3点间。如果先天体质比较弱的人最好是结伴同行,另在扫墓之时要多注意脚下,以免踩踏到别人家的坟头,切勿用脚去碰别人家的墓碑,这样会对自己不利,同时扫墓时要多有恭敬之语,切勿嘻笑。
建议在行走路线上要多选择熟路,不要试图走偏僻的道路,一来是不安全,二来是容易有不利的气场近身。
4、清明节也是可以修坟动土或者移坟的时间,正常情况下都是不可以在坟上动土的,否则会造成不利的风水,而清明节是阳气上升阴气下降的时间段,所以此时如果坟上动土可以把不利降低到最小程度。
关于清明节的传说3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地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清明节的禁忌
一、孕妇避免扫墓
孕妇最好避免清明的扫墓活动,这不仅仅是阴气重的影响。从别的方面来说,清明时节是非常拥挤的,为了胎儿的安全,并不建议孕妇去参加,再者扫墓的气象和周边的环境均不利孕妇的健康。此外是女性有例假,也要避免此类活动。
二、不可在墓地照相
大家扫墓的目都是为了祭祀祖宗,而非玩乐。举头三尺有神明,大家扫墓的时候,最好心怀敬意,专心谨慎,千万不要在墓地合影,甚至随意的照相,否则引来了不好气场,就有阴阳失衡的可能,会损害个人的运势。
三、忌穿大红大紫
清明节是不能穿的大红大紫去上坟的,相信大家也不会穿这样的衣服去参加此类活动的。不过总有人会疏忽大意,在佩戴或是内衣上不经意使用了红色。当然本命年是例外,内衣可穿红色。
四、外人不要参与他人的扫墓
清明的时候作为外人的身份去参与扫墓是比较忌讳的,容易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毕竟不是一家人,各自加持的气运也不同,可能会造成气场的紊乱,导致不协调而走霉运。
五、身体不佳,时运不济者避免扫墓
一个身体正处于生病状态,或是虚弱状态的,或者最近运气不佳,诸事不顺的人最好不要去参加扫墓活动,因为此类人正处于总体运势低迷的状态,极易招致晦气,说的难听点就是邪灵上身,因为阴晦之物最喜气运低迷的人,这种人缺乏人气,容易侵犯。
六、坟头长草必需修整
坟墓上长植物的,必需要清除,万万不可使其长出气候。这一点最重要不过,要知道,所谓扫墓,就是让你清扫不利于墓地的东西,坟头的草木会对家族的成员造成伤害,包括了气运和健康,都是大大不利的。
七、发不遮额忌买鞋
事实上,清明节也算是鬼节,当然在发型上是需要注意的,尤其头发不能遮住额头,额头是人身体的神灯所在,是不可盖住的。同时鞋子也不要在当天购买,因为鞋同邪,有点常识的朋友大多不会在这天购买鞋子的,以免不吉利。
八、忌嬉骂,非议先人
扫墓完毕后,有人带着孩子去的,可能刚开始还算肃穆,一结束就开始打打闹闹,嘻嘻哈哈了。这是要注意的,要知道坟地毕竟是阴灵沉睡之所,嬉笑怒骂会滋扰阴灵,是大不敬,可能会招致报复,非议先人就更不可取了,假如你路过他人的墓地,对逝者品头论足即是亵渎的行为,届时麻烦上身就怪不得谁了。
清明节传统习俗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节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节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节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也是清明节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节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