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区的历史文化
民俗风情
泉港依山傍海,自古水陆通畅,又处于闽南语系与莆仙语系的过渡地域,方言和地理的特殊性,造成了其民俗艺术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成为令中外艺术家惊叹的曲窝子、戏窝子。
在当地民间流传的戏曲有芗剧、高甲戏、莆仙戏、木偶戏、南音和旷世稀有的北管。
泉港人同时能够因地制宜,灵活运用这些戏曲进行各类大、中型的表演。
芗江,是福建九龙江流经漳州时的简称。
芗剧,顾名思义,是流行于漳州芗江一带的地方剧种。
其足迹遍及闽南和台湾等地区及东南亚华侨居住地区。
芗剧是福建主要地方剧种中较为年轻的一个,它的前身是台湾歌仔戏,而歌仔戏又是由漳州一带的锦歌、车鼓、采茶和以后传入台湾的四平戏、白字戏、京剧等各种民间艺术形式,经过揉合吸收后形成的一个新兴剧种。
因此,闽南芗剧与台湾歌仔戏同根同源。
泉港芗剧以漳州方言为戏腔,曲牌以芗剧传统曲牌、击乐以京班锣鼓经为主,基本轮廓类同台湾歌仔戏。
芗剧在解放前夕传入前黄一带,迅速为泉港群众所接受,至20世纪60年代停演,1978年再兴起,20世纪八九十年代达到鼎盛。
七星灯是山腰、峰尾、前黄一带的村庄元宵民俗中一种吉祥的灯,人家相信这种灯能够庇佑早生贵子。
它是在一根一丈多的竹竿顶挂着华丽的六角灯罩,每角系一盏纸制天地灯,俗称魁灯,有的还在灯罩上端糊着一只昂首的纸鹤。
各村供奉七星灯的礼俗不一,如后张村是把七星灯奉在家中礼拜三日,然后把魁灯送给已婚未育人家,其余物件焚化;坝头一带是新添丁人家糊七星灯,供奉15日,以谢神灵;峰尾则把七星灯横列于一竹竿中,挂在门前朝拜三日,然后焚化。
山腰一些村庄还会在元宵节举行抢七星灯活动。
华灯初上时,礼炮三响后,撑灯者举着七星灯,朝广场上众多抢灯者舞动,抢灯者等六盏魁灯从头上划过时,跃起夺灯,一时互相碰撞,欢声雷动,夺得魁灯者笑逐颜开,将其带回家中供奉。
抢七星灯的民俗活动自文革之后已逐渐匿迹,但上世纪80年代始,一些民间艺人吸收其文化内涵,根据这种民俗活动独特的情景,编成民间歌舞。
老艺人所编的抢灯歌舞《七星灯》,选南音、北管的小吹名曲《贵子图》作为舞曲,配上唢呐和打击乐,使整个舞蹈表现出喜气洋洋的氛围,特别是舞蹈中出现的男丑、女丑、老头、少女和儿童等角色,以不同的舞姿展现出活泼而又紧张、风趣而又幽雅的场景。
1986年,《七星灯》经过加工,由惠安高甲剧团排练后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荣获创作、演出和编导一等奖。
艺人们还借助七星灯演练成七星灯踩街节目,参加市区一些大型的踩街歌舞活动。
参加踩街的女生穿上红艳的传统服装,手里举着一盏红纱灯,头上戴着金色的圆形道具,道具上妆饰着六盏小纸灯。
进入泉港境内的涂岭下炉,举目可见一块突兀的菇形顽石,此石乃闻名海内外的“玉笏朝天”。
泉港人称,“玉笏朝天”凝聚着泉港人的精灵,象征着泉港人的拼搏冲劲。
福建泉州泉港区是一颗镶嵌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版面上的耀眼明珠。
这里不仅有国家大型石化基地,还有一座两百多年历史的盐场――山腰盐场。
山腰盐场处福建省湄洲湾南岸,企业现有生产面积9万公亩,年实现产值2700万元,年上缴税收650万元,是全国107家食盐定点生产企业之一,福建省最大的食盐(载体盐)生产和出口基地。
东岳庙位于泉州市泉港区峰尾镇诚峰村圭峰小学对面。
这里北障沙格,南近黄峰,与兴化吉口、湄洲诸岛互为犄角,自古就是一道海防要塞。
明洪武廿年(公元1387年),为御倭寇侵扰,筑石构城垣,即峰尾城,城东旧城顶高阜,筑有烟墩烽火台。
东岳庙就建在城之南门外旁,坐北朝南,占地668平方米。
位于泉州市泉港区南埔镇沙格村东端,北临湄州湾。
始建于元至正年间(1314—1368),奉祀海神天妃。
为清光绪五年(1879)重修,坐北朝南,东西宽18米,南北进深22米,占地500多平方米。
二进由山门、拜亭、两廊和大殿组成。
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重檐歇山顶,内悬挂一方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惠安知县胡文所立“海天元后”大木匾。
拜亭为重檐歇山顶,内有八角藻井结构。
宫有5对辉绿岩、花岗岩的透雕大石柱,均为清代惠安石雕艺术的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