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族资料
高山族,现有人口约40万。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中部山区和东部的纵谷平原及兰屿岛上。
此外,还有2900多人散居在福建、北京、上海、南京等地。
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没有文字,通用汉文。
高山族崇拜祖先,信仰万物有灵。
基督教传入后,一部分高山族人信奉基督教。
高山族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台湾就有“左镇人”和“东滨文化”。
考古学家在台湾先后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及新石器时代的"大奋坑文化"、“圆山文化”、“卑南文化”的遗迹。
这些文化与大陆东南沿海特别是福建省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极为相似,说明高山族主要是来自大陆沿海一带古越人的一支,融合岛上的居民后形成的。
高山族的传统房屋一般用竹子做围墙,用木棍做立柱与横梁,以茅草盖顶。
高山族喜欢一个宗支同住一处,每个村庄都建有未婚男子的集体宿舍--公廨。
未婚男子在公廨接受生活、生理、道德方面的教育,婚后才可离开。
公廨建在村寨中央,公廨广场是村里人的活动中心。
高山族的食物比较简单,以稻米、粟米和甘薯为主食,烤鹿肉和酸鹿肉是高山族的风味食品。
烤鹿肉一般是将新鲜鹿肉切成小块,用竹条串好,撒上盐、生姜等调料,然后用木炭烧烤,烤出来的鹿肉香气四溢,是高山族饮食中的上等佳品。
酸鹿肉是把新鲜鹿肉切成小块,与凉米饭掺在一起加盐放入坛内密封,一个月左右发酵成熟,吃起来特别爽口,食用方便。
高山族常用的衣料是用苎麻自织的“番布”。
高山族喜欢用鸡尾、鸟羽做头饰。
成年男子喜欢穿鲜艳的腰裙,女子穿长裙,高山族至今还保留着文身的习俗,但文身的图案越来越小,越来越隐蔽。
高山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被誉为“歌舞繁荣的社会”。
其杵舞和长发舞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杵舞源于舂谷劳动,参加者环绕木臼,边唱边杵击臼而舞。
长发舞一般在月光下进行,跳到 *** 时弯腰以发触地,舞姿优美,气氛热烈。
高山族的节日往往与农事活动有关,比如播种节和丰收节,内容是祭祖、举行农耕仪式、会餐、歌舞娱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