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原则

 我来答
揪兔兔耳朵Ju
2023-01-05 · 超过14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6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6万
展开全部

一、        激励性原则:

幼儿常常按着自己不断变幻的思路解释他笔下的作品。所以说,最能理解幼儿美术作品是幼儿自己,我们不妨抛开成人的“审美标准”去听听幼儿的解释,凡是幼儿能够解释的作品都给予肯定。若然用成人的眼光”像或不像”来评价,那必然会抹杀了幼儿的天性,打击他们的自信心,甚至使幼儿失去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如在美术活动《我的梦想》中,岩岩画了一幅似乎很难让人和梦想联想的作品,教师能够解读到的仅限于一颗大树和一个太阳。但是教师并没有否定岩岩的作品,而是鼓励岩岩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梦想,并给予肯定。岩岩说,“我的梦想是和爸爸、妈妈一起晒着太阳、吃着雪糕看着大树长大。这是爸爸吃着香蕉味的雪糕,妈妈吃着草莓味的雪糕,我吃着苹果味的雪糕。”的确如此,这是岩岩的梦想啊,他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画面。教师却难以揣摩到岩岩的心思。         

所以幼儿的作品无“好”、“坏”之分,教师首先应肯定幼儿、鼓励幼儿,使每个幼儿充满自信,勇于创新,让幼儿在作品中敢于表达对生活的情感和态度。

二、多样性原则:

评价方式有许多种,有自评式、互评式、推优式、评价表等多种方式。教师可根据进程,逐渐丰富评价的方式。如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可多用自评式的方式,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作品,以了解幼儿作画过程中的想法;然后可以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互评式的评价方式,以达到引导幼儿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的目的,互评式与推优式还可以相互结合。在推优的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幼儿说说喜欢这幅作品的理由,发展幼儿语言的表达;评价表方式是比较直观的评价方式,更适合于小组竞赛等方式。如在美术活动《哈哈小人》中,要求幼儿探究人物不同部位画在折线处所变化出的不同滑稽造型(如图一),体验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及愉悦感。活动中教师将幼儿分成四个小组,并设计了一张评价表(如图二),每组幼儿用一个颜色表示,根据折线在上、中、下不同位置选一幅认为最符合教师要求的做作品进行评价,并用贴爱心的方式来表现各组的成绩(图三),一来可以激发大班幼儿喜爱竞争的兴趣,调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二来可以加强小组之间的合作,增强合作的意识。


三、匹配性原则:

这里讲述的匹配性原则是指评价方式与活动形式相匹配。在美术活动《熊猫的快乐一天》中,教师预设的目的是引导幼儿绘画熊猫的各种姿态。在活动组织中,教师运用了一个故事将熊猫的快乐一天讲述出来,以了解熊猫在一天中做了哪些事情,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熊猫是怎样的一个动作、姿态。而在作品评价中,教师同样也运用了讲故事的评价方式,请幼儿分成小组,派一个代表将这小组中的四幅绘画作品用讲故事的形式来描述熊猫的一天。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