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什么意思?
展开全部
原文: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敺鱼者,獭也;为丛敺爵者,鸇也;为汤、武敺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敺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於仁,终身忧辱,以陷於死亡。……” (《孟子.离娄上》)
注释:
(1)孟子(前385年?-前304年?)名轲,字子舆,一字子车,子居,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著有《孟子》一书。有《孟子》七篇传世,为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师承子思,继承、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性善论是孟子学说理论的出发点,其主要主张有“仁政”、“王道”理论
(2)“桀纣之失天下也”,“之”字标志“桀、纣失天下”没有独立性。
(3)“失其民也”,由於失去了他们的人民。“其”,指代“桀纣”。
(4)“失其心”失掉了民心。“其”,指代“民”。
(5)“得天下有道”,“道”,途经,方法。
(6)“得其民”,“其”,泛指想要得天下的人。
(7)“斯得天下矣”,“斯”,则,就。
(8)“所欲与之聚之”,“所欲”,所想要的东西。“与”在这裏同“为”,替。“为之聚之”,替他们聚积起来。前一个“之”字指代“民”,後一个“之”字指代“所欲”。
(9)“所恶勿施尔也”,“所恶”,所厌恶的东西。“施”,施行。“尔也”,语气词连用。
(10)“民之归仁,水之就下,兽之走圹”,“归”,归向,归附。“仁”,指有仁德行仁政的君王。“就”,走近,趋向。“走”,跑,奔向。“圹”,原野。
(11)“故为渊敺鱼者,獭也”,所以替深池驱赶来鱼的是水獭。“渊”,深池。“敺”同“驱”,赶。
(12)“为丛敺爵者,鸇也”,替森林驱赶来鸟的是鸇。“丛”,树林,森林。“爵”通“雀”,鸟雀。“鸇”,一种像鹞鹰一样的猛禽。
(13)“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好”,喜好。“仁”,指孟子所主张的仁德、仁政。
(14)“则诸侯皆为之敺矣”,那麼其他诸侯就都替他(把百姓)驱赶来了。
(15)“虽欲无王,不可得已”,“虽”,即使。“无”,不。“王”做王,统治天下。“不可得”,不可能。“已”,语气词。
(16)“艾”,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制成艾绒,可供针灸用,收藏愈久,疗效愈好。“七年之病”、“三年之艾”的“七”和“三”都是表示多的序数,不是确指“七”和“三”。
(17)“苟为不畜”,如果,假如。“畜xu”,积聚,贮藏。
(18)“苟不志於仁”,“志”,志向,在这裏是“专心致力”的意思。
(19)“忧辱”,忧愁受辱。
(20)“以陷於死亡”,“以”,以致。
译文:
孟子说:“夏桀、殷纣失去了天下,是由于失去了他们的人民;失去了他们的人民,是由于失掉了民心。得到天下的途径是:得到人民,就得到天下了。得到人民的途径是:得到民心,就得到人民了。得到民心的方法是:人民所想要的东西,就替他们聚积起来,人民所厌恶的东西,就不要施行。人民归附有仁德、行仁政的君王,就如同水走近地处,兽奔向圹野。所以替深池驱赶来鱼的是水獭;替森林驱赶来鸟的是鸇;替商汤和周武王驱赶来百姓的是夏桀和殷纣。当今天下君王有喜好仁政的,那么其他诸侯就替他(把百姓)驱赶来了。即使不想称王天下,也不可能了。现在想要称王天下的人,就像患病多年想用贮藏才几年的艾来治好病一样。假如不聚积仁德,那是一辈子也不会得到天下的。如果不专心致力推行仁政,那么就会终身忧愁受辱,以致陷于死亡。……”
简析:
孟子这段言论,总结了殷、纣失去天下是因为失掉了民心,提出了得天下之道是得人民,得人民之道是得民心,得民心之道是与民所欲、弃民所恶。论说了喜好推行仁德、仁政的君王可以自然会称王天下,否则会终身不得天下,乃至忧愁受辱陷于死亡。充分表明了孟子主张仁政的思想。
孟子这段话,论述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一千古不变的道理。其中“得天下之道、得人民之道、得民心之道”非常值得今人借鉴。
此文在论说方法上,层层推进,环环紧扣,间用比喻,从而使论证无懈可击(资料来源网上 文 / 杨柳依依123)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敺鱼者,獭也;为丛敺爵者,鸇也;为汤、武敺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敺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於仁,终身忧辱,以陷於死亡。……” (《孟子.离娄上》)
注释:
(1)孟子(前385年?-前304年?)名轲,字子舆,一字子车,子居,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著有《孟子》一书。有《孟子》七篇传世,为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师承子思,继承、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性善论是孟子学说理论的出发点,其主要主张有“仁政”、“王道”理论
(2)“桀纣之失天下也”,“之”字标志“桀、纣失天下”没有独立性。
(3)“失其民也”,由於失去了他们的人民。“其”,指代“桀纣”。
(4)“失其心”失掉了民心。“其”,指代“民”。
(5)“得天下有道”,“道”,途经,方法。
(6)“得其民”,“其”,泛指想要得天下的人。
(7)“斯得天下矣”,“斯”,则,就。
(8)“所欲与之聚之”,“所欲”,所想要的东西。“与”在这裏同“为”,替。“为之聚之”,替他们聚积起来。前一个“之”字指代“民”,後一个“之”字指代“所欲”。
(9)“所恶勿施尔也”,“所恶”,所厌恶的东西。“施”,施行。“尔也”,语气词连用。
(10)“民之归仁,水之就下,兽之走圹”,“归”,归向,归附。“仁”,指有仁德行仁政的君王。“就”,走近,趋向。“走”,跑,奔向。“圹”,原野。
(11)“故为渊敺鱼者,獭也”,所以替深池驱赶来鱼的是水獭。“渊”,深池。“敺”同“驱”,赶。
(12)“为丛敺爵者,鸇也”,替森林驱赶来鸟的是鸇。“丛”,树林,森林。“爵”通“雀”,鸟雀。“鸇”,一种像鹞鹰一样的猛禽。
(13)“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好”,喜好。“仁”,指孟子所主张的仁德、仁政。
(14)“则诸侯皆为之敺矣”,那麼其他诸侯就都替他(把百姓)驱赶来了。
(15)“虽欲无王,不可得已”,“虽”,即使。“无”,不。“王”做王,统治天下。“不可得”,不可能。“已”,语气词。
(16)“艾”,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制成艾绒,可供针灸用,收藏愈久,疗效愈好。“七年之病”、“三年之艾”的“七”和“三”都是表示多的序数,不是确指“七”和“三”。
(17)“苟为不畜”,如果,假如。“畜xu”,积聚,贮藏。
(18)“苟不志於仁”,“志”,志向,在这裏是“专心致力”的意思。
(19)“忧辱”,忧愁受辱。
(20)“以陷於死亡”,“以”,以致。
译文:
孟子说:“夏桀、殷纣失去了天下,是由于失去了他们的人民;失去了他们的人民,是由于失掉了民心。得到天下的途径是:得到人民,就得到天下了。得到人民的途径是:得到民心,就得到人民了。得到民心的方法是:人民所想要的东西,就替他们聚积起来,人民所厌恶的东西,就不要施行。人民归附有仁德、行仁政的君王,就如同水走近地处,兽奔向圹野。所以替深池驱赶来鱼的是水獭;替森林驱赶来鸟的是鸇;替商汤和周武王驱赶来百姓的是夏桀和殷纣。当今天下君王有喜好仁政的,那么其他诸侯就替他(把百姓)驱赶来了。即使不想称王天下,也不可能了。现在想要称王天下的人,就像患病多年想用贮藏才几年的艾来治好病一样。假如不聚积仁德,那是一辈子也不会得到天下的。如果不专心致力推行仁政,那么就会终身忧愁受辱,以致陷于死亡。……”
简析:
孟子这段言论,总结了殷、纣失去天下是因为失掉了民心,提出了得天下之道是得人民,得人民之道是得民心,得民心之道是与民所欲、弃民所恶。论说了喜好推行仁德、仁政的君王可以自然会称王天下,否则会终身不得天下,乃至忧愁受辱陷于死亡。充分表明了孟子主张仁政的思想。
孟子这段话,论述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一千古不变的道理。其中“得天下之道、得人民之道、得民心之道”非常值得今人借鉴。
此文在论说方法上,层层推进,环环紧扣,间用比喻,从而使论证无懈可击(资料来源网上 文 / 杨柳依依12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