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的三种柱式各有什么特点?
古希腊三大柱式的特点:
1、陶立克柱式:
没有柱础的圆柱,直接置于阶座上,由一系列鼓形石料一个挨一个垒起来的,较粗壮宏伟。圆柱身表面从上到下都刻有连续的沟槽,沟槽数目的变化范围在16条到24条之间。
2、爱奥尼克柱式:
柱式比较纤细轻巧并富有精致的雕刻,柱身较长,上细下粗,但无弧度,柱身的沟槽较深,并且是半圆形的。上面的柱头由装饰带及位于其上的两个相连的大圆形涡卷所组成,涡卷上有顶板直接楣梁。
3、科林斯柱式:
四个侧面都有涡卷形装饰纹样,并围有两排叶饰,特别追求精细匀称,显得非常华丽纤巧。希腊科林斯柱式的比例比爱奥尼柱更为纤细,柱头是忍冬草形象作装饰,形似盛满花草的花篮。
扩展资料:
一、典型的古典柱式包括希腊时期的3种,共有5种:多立克式、爱奥尼克式、科林斯式、罗马式(塔司干式、复合式)。正文中已经讲到多立克式(陶立克柱式)、爱奥尼克式、科林斯式三种,以下为另外两种柱式:
1、塔司干式:
塔司干柱式是罗马最早的建筑形式,它是多立克式的一种更粗短的变体,也有人认为它是希腊柱式基础。
但是罗马建筑最典型的特征是使用非结构柱式 ,经常是将柱子全部或部分埋入墙中 ,称为附墙柱或半身柱,有的柱子被做成扁平状,这时人们就称其为壁柱。
2、复合式:
复合式又称罗马复合式柱式(Roman Composite Order),将爱奥尼克柱式柱头上的涡卷加入科林斯芼莨叶柱头上。
二、历史发展:
古希腊的建筑从公元前7世纪末,除屋架之外,均采用石材建造。神庙是古希腊城市最主要的大型建筑,其典型型制是围廊式。
由于石材的力学特性是抗压不抗拉,造成其结构特点是密柱短跨,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基本上决定了神庙的外立面形式。
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种种改进,也都集中在这些构件的形式、比例和相互组合上。公元前6世纪,这些形式已经相当稳定,有了成套定型的做法,即以后古罗马人所称的“柱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希腊柱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