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名著 引导学生走进文学名著的策略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摘 要】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高中学生必须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名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传授阅读的基本方法,做好阅读的检查评价,引导学生走进文学名著。
【关键词】阅读兴趣 阅读环境 阅读方法 检查评价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阅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就意味着每位语文教师都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而文学名著是人类思想和文化的精华,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思想内涵。阅读文学名著不仅可以提高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而且能够陶冶情操、启迪人生、获得智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学生文学名著阅读指导,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学名著。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当前学生对文学名著的兴趣逐渐淡薄,为考试而阅读的功利色彩浓厚,真正喜欢的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学习负担沉重,阅读时间无法保证;二是时代的隔阂,多数学生对多数名著了解较少,缺乏亲近感;三是当今文化信息来源多且快,多数学生沉迷于网络、电视,倾向于快餐文化。因此要真正让学生自觉阅读名著,首先要激发阅读兴趣。如何激发呢?
(1)上好每篇名著节选的课文,以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积极性。如在讲解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第一课《林黛玉进贾府》时,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外,应力求精彩生动地介绍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等人相关情况。介绍王熙凤的故事,可以适当提到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计害尤二姐、协理宁国府等内容,以引起学生对作品其他章节的向往与期待。
(2)利用名著形象和中外名人阅读名著的故事来吊起学生阅读的胃口。每一部文学名著均有学生较为熟悉的人物,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前概要介绍其精彩情节,以激发阅读的动力。另外,适时介绍一些中外名人少年时代阅读名著故事也可激发兴趣。如徐悲鸿早期识字,6岁读《论语》;周恩来6岁背诵唐诗数十首,并开始阅读外祖父的丰富藏书,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等。
(3)以影视资源引发阅读兴趣。很多文学名著都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有的还被改编成戏剧等形式,这些作品直观性强,学生易接受。组织学生观看,可以让学生对名著有一个总体印象,再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原著,有助于提高阅读的积极性。电视台的部分栏目(如《百家讲坛》、《读书时间》等)也可以用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易中天在《百家讲坛》的“品三国”中将曹操说成是“可爱的奸雄”,对此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教师可借此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寻找根据。
二、创设良好阅读环境
学生阅读名著要坚持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确实有相当难度,除了要不断激发学生内在的阅读动力外,学校也要努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创造有利的阅读条件。学校的宣传栏设立名著阅读专栏,班级开辟名著阅读园地,以营造浓厚的氛围;图书馆开设名著专区,并根据学生需求加大购买名著的资金投入,以创造最优化的借阅条件;校园广播或电视开设名著阅读相关栏目,如阅读方法介绍、阅读心得交流、名著精彩片段欣赏等;利用家长会、家访活动等渠道,积极宣传,不仅让家长知晓阅读名著的重要性,而且力求有更多的家长以实际行动支持,如为子女购买名著、与子女共读名著等;安排课程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的情况,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用于学生阅读名著、交流阅读心得或教师开展指导活动等;每年举办阅读节,开展形式多样的名著阅读活动,如阅读指导报告会、名著影视展播、名著知识竞赛、读书笔记评展、班级名著园地评比、读名著手抄报评比、读名著征文评比、讲名著故事比赛、名著朗诵比赛等。
三、传授阅读基本方法
文学名著是经过历史长河淘洗和筛选过的经典作品,思想内涵丰富,艺术形式完美,理解起来不像通俗作品那样容易,因此阅读不仅要调动知识积累,而且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要学会基本方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阅读方法因文而异,又与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关,不可强求一律。精读、略读、浏览,圈点、摘录、批注等都是基本方法。受年龄与生活经验的限制,阅读名著有时不求甚解也是正常的,对名著中某些内容无法求甚解时不妨跳过。
2.要学会做读书笔记。在阅读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运用文摘卡片法、写 心得体会 法、编写提纲法等多种方法。名著阅读笔记除了摘录句子段落、写出内容提要外,更重要的是在情动于衷、有话想说时,写出心得体会:可以是对某人物的评价,可以是对某情节的写法欣赏,也可以是从中得到的人生感悟等。正如清代著名的教育家唐彪所说的“读书而无评注,即偶能窥其微妙,日后终至茫然,故评注不可以已也。”因此每次阅读时,若能让学生坚持写点东西,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阅读水平是有裨益的。
3.要学会读思结合。阅读名著“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但阅读时需深入理解、仔细琢磨,不能像阅读消遣、娱乐书籍那样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要做到读思结合。阅读时要静下心来,深入作品内部,力求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让自己的心灵沉浸其中,尽量多联想、多想象、多体验,才能不断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4.要倡导自主阅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本名著,由于知识能力、思维方式、欣赏习惯不同,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感悟,同样的学生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不同的体会。因此教师要积极提倡并保护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文本,要鼓励、引导学生多角度大胆想象、大胆质疑、大胆创新,自主体验、自主思考、自主发现。这样,既培养他们思维能力,又让他们张扬个性、感受阅读乐趣。当然,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还要经常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以弥补自主认识的不足,加深对名著的理解。
四、做好阅读检查评价
学生阅读名著要真正收到实效,并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除了语文教师的积极引导,还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检查评价办法。通过检查评价,可以了解学生阅读的情况,肯定阅读的收获,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便更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
检查评价办法应该灵活多样,要注重对学生阅读态度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而不只看阅读活动的成果。如制定学生阅读登记表、召开阅读情况调查会、定期或抽查检查读书笔记、要求学生互查、名著知识竞赛等。学生读完一本名著后,教师可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展示阅读成果,以激起学生的自豪感和求知欲。如设计名著交流课内容有话作者、述情节、品语言、评人物、谈心得、评写法等。教师的检查评价到位,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自觉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学名著,是值得语文教师长期关注的问题,也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让阅读名著成为伴随我们终身的良好习惯,让阅读名著成为我们人生旅途中必须经历的精神跋涉。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第三中学。
【关键词】阅读兴趣 阅读环境 阅读方法 检查评价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阅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就意味着每位语文教师都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而文学名著是人类思想和文化的精华,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思想内涵。阅读文学名著不仅可以提高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而且能够陶冶情操、启迪人生、获得智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学生文学名著阅读指导,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学名著。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当前学生对文学名著的兴趣逐渐淡薄,为考试而阅读的功利色彩浓厚,真正喜欢的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学习负担沉重,阅读时间无法保证;二是时代的隔阂,多数学生对多数名著了解较少,缺乏亲近感;三是当今文化信息来源多且快,多数学生沉迷于网络、电视,倾向于快餐文化。因此要真正让学生自觉阅读名著,首先要激发阅读兴趣。如何激发呢?
(1)上好每篇名著节选的课文,以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积极性。如在讲解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第一课《林黛玉进贾府》时,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外,应力求精彩生动地介绍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等人相关情况。介绍王熙凤的故事,可以适当提到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计害尤二姐、协理宁国府等内容,以引起学生对作品其他章节的向往与期待。
(2)利用名著形象和中外名人阅读名著的故事来吊起学生阅读的胃口。每一部文学名著均有学生较为熟悉的人物,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前概要介绍其精彩情节,以激发阅读的动力。另外,适时介绍一些中外名人少年时代阅读名著故事也可激发兴趣。如徐悲鸿早期识字,6岁读《论语》;周恩来6岁背诵唐诗数十首,并开始阅读外祖父的丰富藏书,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等。
(3)以影视资源引发阅读兴趣。很多文学名著都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有的还被改编成戏剧等形式,这些作品直观性强,学生易接受。组织学生观看,可以让学生对名著有一个总体印象,再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原著,有助于提高阅读的积极性。电视台的部分栏目(如《百家讲坛》、《读书时间》等)也可以用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易中天在《百家讲坛》的“品三国”中将曹操说成是“可爱的奸雄”,对此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教师可借此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寻找根据。
二、创设良好阅读环境
学生阅读名著要坚持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确实有相当难度,除了要不断激发学生内在的阅读动力外,学校也要努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创造有利的阅读条件。学校的宣传栏设立名著阅读专栏,班级开辟名著阅读园地,以营造浓厚的氛围;图书馆开设名著专区,并根据学生需求加大购买名著的资金投入,以创造最优化的借阅条件;校园广播或电视开设名著阅读相关栏目,如阅读方法介绍、阅读心得交流、名著精彩片段欣赏等;利用家长会、家访活动等渠道,积极宣传,不仅让家长知晓阅读名著的重要性,而且力求有更多的家长以实际行动支持,如为子女购买名著、与子女共读名著等;安排课程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的情况,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用于学生阅读名著、交流阅读心得或教师开展指导活动等;每年举办阅读节,开展形式多样的名著阅读活动,如阅读指导报告会、名著影视展播、名著知识竞赛、读书笔记评展、班级名著园地评比、读名著手抄报评比、读名著征文评比、讲名著故事比赛、名著朗诵比赛等。
三、传授阅读基本方法
文学名著是经过历史长河淘洗和筛选过的经典作品,思想内涵丰富,艺术形式完美,理解起来不像通俗作品那样容易,因此阅读不仅要调动知识积累,而且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要学会基本方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阅读方法因文而异,又与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关,不可强求一律。精读、略读、浏览,圈点、摘录、批注等都是基本方法。受年龄与生活经验的限制,阅读名著有时不求甚解也是正常的,对名著中某些内容无法求甚解时不妨跳过。
2.要学会做读书笔记。在阅读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运用文摘卡片法、写 心得体会 法、编写提纲法等多种方法。名著阅读笔记除了摘录句子段落、写出内容提要外,更重要的是在情动于衷、有话想说时,写出心得体会:可以是对某人物的评价,可以是对某情节的写法欣赏,也可以是从中得到的人生感悟等。正如清代著名的教育家唐彪所说的“读书而无评注,即偶能窥其微妙,日后终至茫然,故评注不可以已也。”因此每次阅读时,若能让学生坚持写点东西,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阅读水平是有裨益的。
3.要学会读思结合。阅读名著“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但阅读时需深入理解、仔细琢磨,不能像阅读消遣、娱乐书籍那样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要做到读思结合。阅读时要静下心来,深入作品内部,力求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让自己的心灵沉浸其中,尽量多联想、多想象、多体验,才能不断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4.要倡导自主阅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本名著,由于知识能力、思维方式、欣赏习惯不同,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感悟,同样的学生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不同的体会。因此教师要积极提倡并保护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文本,要鼓励、引导学生多角度大胆想象、大胆质疑、大胆创新,自主体验、自主思考、自主发现。这样,既培养他们思维能力,又让他们张扬个性、感受阅读乐趣。当然,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还要经常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以弥补自主认识的不足,加深对名著的理解。
四、做好阅读检查评价
学生阅读名著要真正收到实效,并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除了语文教师的积极引导,还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检查评价办法。通过检查评价,可以了解学生阅读的情况,肯定阅读的收获,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便更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
检查评价办法应该灵活多样,要注重对学生阅读态度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而不只看阅读活动的成果。如制定学生阅读登记表、召开阅读情况调查会、定期或抽查检查读书笔记、要求学生互查、名著知识竞赛等。学生读完一本名著后,教师可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展示阅读成果,以激起学生的自豪感和求知欲。如设计名著交流课内容有话作者、述情节、品语言、评人物、谈心得、评写法等。教师的检查评价到位,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自觉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学名著,是值得语文教师长期关注的问题,也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让阅读名著成为伴随我们终身的良好习惯,让阅读名著成为我们人生旅途中必须经历的精神跋涉。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第三中学。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