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事迹材料四篇
创业事迹材料(一)
一、父母都是地道农民
周明是江山市长台镇人,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从16岁开始养蜂,靠手中的技术维持着一家人的生活。周明的童年,家里条件不好。那时他们一家人住在山里,周明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妹妹刚生下来,就扔给了奶奶带,因为家里实在困难,弟弟被寄养在朋友家里。几年后,家里条件好一些了,弟弟才被抱回家。
周明的父亲养蜂技术相当好,只要看一种花就能知道今年的蜜好不好。除了养自家的400多箱蜂以外,他还是村里合作社的技术员。每年冬季,母亲都要带着帐篷到杭州来采蜜,白天采蜜,晚上就在杭城的城郊支个帐篷。等周明上高中以后,家里条件才有所改善,弟弟妹妹也上了大学。
二、学校经商创下第一桶金
2004年,周明考进了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投资理财。大一第二个学期,周明和几个同学合开了一家公司。当时公司没有具体的定位,做的业务也很杂。看到什么赚钱,他们就做什么。周明觉得,在学校经商一方面能赚下学费和生活费,另一方面能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学以致用。
公司主要的业务是搞培训,英语培训、成功学培训、考研培训等等,还给学生提供兼职服务。新东方和李阳疯狂英语进校院都是周明他们公司推广的。他们找到了各大高校活动能力比较强的学生,通过社团、各校的学生会结交认识他们,有时在各大校园贴海报,有同学会主动联系他们。有了这些同学的加入,培训课在各大校园的宣传工作就不成问题了。一两年下来,周明他们公司搞的培训课业务扩展到了20多个学校。
周明所在的学校在杭州下沙附近,下沙没有鲜奶供应。于是,周明便主动联系了光明集团,拿下了杭州高教园的总代理。通过已经有的关系网,在下沙地区8个校园内,每个学校建起了100至200人的大团队。这些同学都是勤工俭学的,送牛奶帮他们提供了一条助学之路。
一年多时间里,周明一个人平均每月也能分到2000块钱。后来,合办公司的同学听说做电话卡生意利润高,周明他们一下开了很多卡,但短时间没有卖掉,亏了很多钱。
三、多动脑是创业的关键
公司卖电话卡亏钱之后,周明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熟悉的行业,生意不能做。2005年,周明读大二。虽然公司亏了钱,可他手上还攒了一些钱。
那年,母亲又来杭州采蜜了,依然在城郊支着帐篷。周明有空就会去陪母亲。他发现,在城郊锻炼的中老年人很多,学校的从商经历,给了他灵感。来这里的人那么多,蜂产品又是针对中老年人的,为什么不在城郊开家卖蜂产品的店面呢?而且原料由父亲把关肯定没问题,东西好,回头客肯定多。
周明向学校提交了申请,提早一年离开了学校,在家里自学课程,参加学校的毕业考试。周明的想法得到了家里的支持,父亲也拿出了积蓄,支持儿子创业。周明就在母亲支帐篷的杭州玉泉青芝坞租下了一间店面,这里的店面价格全年只要一万多,是杭州市区店面价格的十分之一。
“我创业所用的钱都是最少的。”周明给自家的蜂产品取了名——江山百姓,自己设计商标,进行了注册。产品的说明书也是自己设计,自己写的。靠良好的人缘,周明找同学建起网站、找朋友印说明书、印包装盒等等。周明发现杭州人喜欢打折,于是在开业前几天,印了打折宣传单发给到这里来锻炼的人。一切准备就绪,2005年,周明的第一家蜂产品店开业了。
开业第一天,生意出奇的好,从早忙到晚,一天卖出了4000块钱的产品。周明说,他自己都没想到。隔了4个月,周明的第二家蜂产品店又开业了,这次店铺照样设在城郊,中老年人经常去锻炼的地方。不久,周明又开了第三家店。通过朋友的介绍,通过网络,到现在,山东烟台、江苏泰州和浙江宁波等地,已经开出了江山百姓共7家加盟店。周明现在已经顺利地拿到了大学毕业证,在杭州买了房,买了车。
周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要把我写得太好,我现在刚起步,生意做得很小,等以后,我回衢州办厂时,再来写我吧。
创业事迹材料(二)
每天清晨,在烟台大学的东门海边,都有一个身穿运动服的学生在沙滩上来回跑步,青春阳光的身影犹如一个跳动的音符在琴弦一样的海滩上跳跃;每周一的上午八点钟,在创联俱乐部的总经理办公室,这个熟悉的身影又忙碌的给员工安排一个周的工作,脸上带着与他年龄不相符的成熟和稳重,他,就是万晶。万晶,男,山东枣庄人,烟台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 2006 级的一名学生,可是在他的普通学生身份的背后,却有着众多的头衔——“烟台市创业者联盟俱乐部总经理”、“创联信息咨询与 IT 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虎牌保险箱烟威高校总代理”、“《大学生英语报》烟台区市场总监”、“新启点语言培训学校烟台高校市场总监”……善于思考的性格、吃苦耐劳的精神、敏锐的市场嗅觉、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和努力好学的习惯使万晶从一个入学时的青涩少年,转变成事业小有所成的校园创业典范。
一、多做准备,磨砺创业意志
万晶是一个好动的人,接受新事物、适应新环境都很快,这使得他独有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很快就有了实现的机会。在刚入校园的一个月的时间里,细心的万晶发现:大学里的英语考试要用收音机听听力,收音机一般由学校统一出售,而在考试中为了避免外界干扰,大部分同学都要用耳机。由于地域物价的差异,同种品牌的耳机,不同地域之间出售的耳机有 10 元的差价,很有商业头脑的他敏感的感到这中间有很大的商机市场。于是,他趁军训结束后“十一”国庆回家看望父母的时间,用自己从小到大的全部积蓄,买了 400 副耳机。当时进价是 2 元 / 副,回来后他利用晚上时间去各个新生宿舍推销,由于价格低廉,品质可靠,而且通过他的极具亲和力的宣传得到了其它同学的认可,他仅用了四个晚上的时间就将 400 副耳机全部销售一空。虽然很累,但这是他除生产外,从制定目标、寻找市场、发现市场、联系比较货源、物流到最后的进货,全部由自己构思并独立完成的,充分锻炼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并有了在大学里的第一份较为可观的兼职收入。在短短的四个晚上的时间内,他净收入 2000 余元,这是万晶在大学里挖到的第一桶金。就这样,在大一里,他利用课余时间陆续做过烟台大学绿色动力俱乐部的招商主管、华东航空语言培训的招生一级代理、传单发放员、绑定卡推销员等兼职。经过自己的努力,在大一下学期他就已经实现了经济独立。除了满足自己的学习很生活的费用外,还小有盈余。
在大一学年的各项兼职工作中,虽然都做的是些不起眼甚至其他同学都不屑去做的事情,但万晶都努力认真的去做,每一天都在充实和进取中度过。因为他知道,赚钱不是目的,主要是多做准备,磨练意志,为自己以后的创业储备能量。在 2007 年“五一”期间,万晶通过层层选拔,成为海尔“奥运城市行”的宣传志愿者,在活动期间,他接触到了许多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高管,通过与他们的交往,万晶丰富了自己的创业思想,同时也从一些企业高管身上学到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2007 年暑假,万晶应聘到了中翔置业房地产公司做兼职,初期同他一起工作的有烟台九所高校的三十多名学生,每天他们身着正装,在室外 30 ℃ 的高温下,面向流动人群发宣传单,每天高强度工作八小时,一开始汗流浃背到后来直接无汗可流,很多同学都中暑了。一周后,仅有他和其他四名同学留下了,一个月后留下的就只有他一个人。正是这种能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给企业的部门经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破格提拔他做了兼职置业顾问。从事些辛苦的工作,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培养自己的吃苦耐劳的品质,为以后的自主创业打基础。
2009 年受好友邀请,万晶参加了在其办公室附近烟台市体育公园举办的刘德华演唱会。在观看过程中,万晶感到与其和众人在那里盲目地崇拜明星打发时间,不如做一些实事,加速自己的成功,让后人崇拜自己。于是,他毅然带着自己的好友,去做早在儿时就做过的事情。当晚,他们共捡到 1000 多个饮料瓶,其中,有 200 多个完好无损,日后共获取 400 多元的收入。在那种浪漫的情调下,在周围一些熟人的目光下,万晶放弃了闲暇的娱乐,做如此现实的事情,虽然有一些人不理解,但万晶明白:一个人可以什么都没有,但唯独不能没有勤奋,要能吃苦耐劳,如果你连这个都没有的话,那你也许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二、挖掘机遇,积极主动创业
有了一年的工作经验的积累,万晶已经不满足于只从事一些推销等低层次的兼职工作。进入大二,随着专业知识(市场营销专业)的积累和创业思想的丰富,他开始谋划自主创业。考虑自己的时间和学生的身份,通过充分的论证和细致的观察,极具创业意识的他发现高校大学生是一个很大而有很有潜力的消费群体。在定位消费群体后,万晶开始着手考察市场,通过深入调查,他发现,校园已有的传统行业(餐饮、通讯等)不但需要有很高的成本而且基本饱和,场地的租赁费用也很高。聪明的他认识到:必须创新创业模式。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 2008 年 4 月,万晶利用自己工作的收入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由于担心笔记本被盗,他就买一台“虎牌”保险箱存放笔记本。保险箱买来不久,就有不少同学将自己的贵重物品一起放在里面。这时,敏感的他感觉到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他就尝试着和保险箱生产厂家联系,进行厂家直销,自己不需要付出成本。利用自己在推销上的经验和特长,采用个体客户和团购同时经营,争取校方合作等方式,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在他的努力下,保险箱的销量逐渐增长,目前已成功在烟台和威海各高校进行销售,自己也成为烟威高校的总代理,现在他正与青岛的高校联系,打算进军青岛高校市场。
有了保险箱这项销售业做经济来源的基础,万晶又把目光转向了服务业,通过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有很多都报名参加各种培训,比如语言类的培训,技能培训,考研培训,另外还有一些贫困学生急于寻找兼职工作。鉴于在校学生的这种需求,万晶先后与新启点语言培训结构、海天教育培训机构等积极联系,寻找合作渠道,采用校园代理等形式,从学生与培训机构之间寻找商机。针对低年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要,万晶还与《大学生英语报》达成协议,并主动联合烟台其它高校,承担报纸的征订和分发代理权。随着自己的业务增加,万晶感到仅凭自己的力量做这么多的工作有些力不从心。于是他产生了成立一个创业联盟的想法,把有志于自主创业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分配给他们不同的子项目负责,一来可以锻炼其它同学的能力,二来还可以拓宽自己的业务范围。 2009 年初,在他的策划和组织下,烟台市创业者联盟俱乐部正式成立,由他本人任总经理,并在烟台体育公园租赁了一间 50 多平的办公室,并进行了简单的装修,并开始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创业生涯。
四、学习交友,增加创业储备
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丰厚的知识储备做基础,万晶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在自主创业的同时,他时刻没有忘记自己学生的身份。为了促进自己的学习。他从大一就竞选担任班级的学习委员,一方面为同学的学习服务,另一方面也督促自己不要放松自己的学习。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入学两年多来,万晶从来没有无故旷课,连续两年获得学习优秀一等奖荣誉称号。特别是进入大三,多门专业课的开设为他提供了很好的头脑充电机会,除了学好课堂知识外,他还积极涉猎其它学科的知识,考虑到自己创业的需要,他在学院老师的建议下,选择了法学专业作为自己的第二专业,并担任第二专业法学班班长。为了锻炼自己的经营策划能力,他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组织团队,策划项目,不但锻炼了自己的企划能力,同时也开阔了自己的创业思想。
万晶在课堂上很注重与同学 和代课老师的交流和沟通,在代课老师那里收获了很多的知识和智慧,在与同学相处中收获了更多的友谊。在万晶的意识中,朋友就是人生的一笔巨大的财富。在上课时,他发现在大学里很多同学仅仅结识了一些同龄人,却忽略了和老师的交往。而他就比较注重与老师的交流和沟通。与老师师生情谊的建立,使得他不仅收获了知识和智慧,收获了友情,更为我现在的自主创业创造了更多实际的便利和可靠的保障。同时,万晶还积极主动的和社会各类人群交往,其中既有政府领导、商业前辈也有普通的平民百姓,现在万晶仅在烟台有效的人脉就有 3100 多人。
而且在大学期间,万晶非常注重对自己大脑的投资。在大学里其近 90% 以上的投资都是投资自己的大脑,例如万晶曾利用自己艰苦创业、省吃俭用的钱自费 1.38 万到上海、北京等地学习亚洲销售女神徐鹤宁、世界销售冠军乔吉拉德、亚洲成功学之父陈安之等大师们的经典课程。
四、励志人生, 创业改变命运
在政府和学校对自主创业大学生的支持、关怀和肯定下,在社会各界的关怀下,万晶自主创业创办的第一家学生公司 — 烟台市创业者联盟俱乐部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经过万晶和广大创业伙伴的不屑努力,他们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已经发展成为在烟台大学、山东工商学院、鲁东大学、烟台职业学院等烟台的十所高校拥有一万多名的大学生会员,成为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生公司。他们现在除在大学群的中心地带——体育公园拥有独立的总部办公室外,还在烟台大学、山东工商学院、鲁东大学、烟台职业学院、文经学院五处拥有独立的办公室作为服务办事处,服务范围涵盖了烟台市的所有高校。他们们本着“为大学生服务,为社会搭桥”的原则,每学期向广大同学提供两万以上人次免中介费的兼职岗位,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我们每学期在各高校陆续搞了励志讲座、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拓展大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在团省委、团市委的关怀和帮助下,他们计划每年承办烟台市“阳光大学生”选拔赛,为青春有梦的莘莘学子提供一个表现自我、实现自我的舞台,并为烟台各大高校提供一个加强文化艺术交流的机会。此外,他们的广大会员持会员卡,到全市两百多家处消费可享受打折待遇,真正实现钱包里的计划经济。他们每天还通过公司的飞信平台,向每位会员免费发放天气预报、励志警言的短信。等等服务……搭建了学校和社会沟通的平台。
万晶和伙伴们的不懈努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团省委王磊书记两次来烟,都视察了他们的情况,并给予了积极的肯定;我市张广波副市长也先后两次对万晶的公司进行视察并寄予厚望;省教育厅黄副厅长等党政领导也先后对万晶的创业项目进行过视察并给予了积极评价;《当代大学生》、烟台电视台、胶东在线、等新闻媒体也多次对万晶的创业事迹进行了相关报道;万晶的创业项目现已被确立为省、市两级大学生创业的重点扶持项目……万晶正准备再用两年的时间完善烟台市场后,利用连锁加盟的形式在青岛、济南、威海设立分部,五年内在打造“山东省校园第一责任品牌”。其后将进军北京、上海等全国市场,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打造“全国学生服务连锁加盟第一责任品牌”。
在第一家创业实体蓬勃发展的同时,万晶紧跟国家形式和政策,通过和某著名上市大公司合作,正在进行两会期间代表们热议的“物联网”项目的开发和研究。目前,万晶的第二家公司——创联信息咨询与 IT 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已经较成功的试运营了半年,公司一切运营良好,万晶正在准备筹划注册自己的第二家公司。
成功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同样成功总是属于坚持不懈的人。创业之初的困难总是很多,与人交际的能力有待提高,周围同学和朋友的不信任,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但一个人只要精神不倒,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只要背梁不弯,就没有扛不起的大山。万晶凭借着“年轻无权享受,年轻唯有奋斗”的信念坚持下来了,并且在用自己的青春不断的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万晶在连续两年荣获一等奖学金并且辅修法学双专业,在校内外身兼数职的同时,在大一下学期就实现了经济独立,并且经过自己近四年的努力,在 09 年底万晶完全靠自己在大学的积蓄贷款在莱山区购买了自己心仪的房子,并且由于业务需要,在 10 年五月份进一步购买了自己理想的汽车。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年轻的万晶以年轻人特有的冲劲和干劲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着。点滴做起,志存高远,坚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原则,万晶才有了今天的成功。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通过他的自主创业,不仅实现了经济独立,而且让更多的同学意识到青春是可以创造奇迹的。作为自主创业的典范,万晶的创业历程正在影响着更多的同学改变就业观念,关注自主创业。
创业事迹材料(三)
“大学对于我来说就像一场荡气回肠的电影,在那里有期待、有梦想、有希望,演绎着所有最美丽的剧情,却永远无法重播。”
一、初尝苦果,饱含艰辛
2006年,他怀揣着音乐梦想走进第一公文网学院。在校期间曾担任magic star音乐唱作社的社长,获得过“第一公文网高校十佳歌手”称号。2008年,他与舍友成立一个通俗唱法培训班,可惜最终只招到了两个学生,这两个学生培训费分文未收。他的第一次创业就这样无疾而终。为了能多赚些零花钱开始参加各式各样的商演,也获得很多报酬。有一次,在游艇上为一群企业老总唱歌,唱到一半的时一个浪打了过来,他站立不稳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所有人都捧腹大笑。回去后,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梦想到底是什么?
于是他开始思索未来的发展方向,心中那颗创业的种子悄悄发芽。他知道商业的核心是销售,于是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选择了销售——加入了号码百事通的招商团。一个月里,他跑遍了中山路的所有商铺,却吃尽了闭门羹,最终一单也没做成,在这个月里唯一的饮食就是稀饭配香菇肉酱。但是组长传授的许多销售方法和与人沟通的方式让他受用至今。这份出师不利的销售工作并没有浇灭热情,反而让他越挫越勇。后来在亲戚的介绍下进入酒店做销售,因为有了前面的经验,进入酒店的第二个月签单量就成为了部门第一。这年的年底与舍友的见面,为了能达成大学的梦想他们决定携手创业。
二、拨开迷雾,终见彩虹
2011年,他与宿舍舍友成立了人生第一个公司——优嘉之星教育培训。创业初期为了节约成本,钢琴是二手买来维修的,所有装修材料小到一个锁芯都是自己采购。传单自己设计自己印,周边所有小区挨家挨户的发,一到周末就到公园义务乐器演奏吸引学员,很快培训学员达到预期数量。但是4个音乐生对经营企业全是门外汉,大家因为生源流失、老师变动等问题争论不止,公司开始亏损,合作伙伴一个接一个放弃。他转让了股权,置换的资金与另两个朋友合开了一家投资公司,因为合作伙伴的社会关系与阅历公司逐渐壮大,短短一年时间即有不菲的利润收入。企业制度细化、分工明确,也让他深刻体会到商业模式、内部管理、发展规划的重要性。
但好景不长,2012年因为市场环境的恶化,公司项目风险也越来越大,三方决定撤资并注销了公司。自认为对企业经营有了一定心得的第一公文网,决定再次尝试酒店这一服务性行业,于是只身来到龙岩连城,经营管理连城大酒店。一个月不到,问题接踵而至,八个部门一百多号员工,完全不知道如何管理,每天都有人递交辞职,甚至还发生了一起罢工事件。每个礼拜都有消防、公安、工商、税务等多个部门来监察,一堆的问题面临着一堆的处罚。几乎每时每刻都有客人投诉,半夜三四点都能接到投诉的电话。财务报表上的一堆数字,完全不明白其中的含义。
为了能真正解决目前的困境,他最终决定走出去参加酒店服务培训、消防培训、财务培训、电梯安全培训、人员管理培训等。他不但学习到了酒店相关知识,还认识许多同行前辈。在他的努力下,企业开始好转,本人也得到了认可。同年他当选为连城美食协会副会长,三明驻第一公文网商会理事、行动成功98期总裁培训班组织委员。
三、定位需求,展望鸿图
2013年,两年的春节都在酒店里过了,年初一万家灯火全家团聚的时候他却一个人在外地为别人的家庭聚餐而服务着。忙完回到宿舍煮上一包泡面看着春节晚会,心里好酸。想家,想朋友,想以前无忧无虑快乐的学生时光,想这几年来为了什么?为了事业抛弃了生活,为了生活抛弃了理想?!甚至为了应酬体重也从118斤彪到了148斤。
2014年再次回到第一公文网,似乎过了好久一切又还是如此熟悉。分析了市场的需求,明白了自己的需要,正在与合作伙伴规划着新的创业项目。第一公文网对此充满了期待:“这个项目主要解决企业的人员培训、招聘与管理问题,并为众多的求职者提供就业机会。回馈社会,成就梦想。”看似一次又一次的艰难创业,却依然坚定前行,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这是一次新的创业,更是一次新的考验。
创业事迹材料(四)
一个“90后”大学生创业十年赚两亿资产
一、一个“90后”创业者的奇迹
“拿出1000万元为临沂大学设立助学基金,在企业内部和我家里都有不同声音,而我感觉这里曾帮助过我,是我成长的地方,所以就坚持了下来。”近日,在临沂大学李海鹏基金捐赠仪式结束后,年仅30岁的山东鹏宇控股集团董事长李海鹏对记者说。
坐在记者眼前的李海鹏,瘦瘦的身材,戴副眼镜略显书生气,并没有想象中财大气粗的样子。
二、“我骨子里有一种干事业的激情”
李海鹏的经历颇具传奇色彩,细观他的创业史对人们尤其是大学生创业会有不少启示。
“我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每当看到年老的父母为了孩子而劳作不息的身影,我心里特别疼,我渴望自己快点长大成才,我骨子里有一种干事业的激情。我特别希望赚很多的钱——以让自己的父母、家人过上好日子。”在回忆创业之初的情形时,李海鹏说。1981年,李海鹏出生于东营市农村,父母都是农民,他在家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姐姐。
2000年李海鹏考入临沂师范学院历史系,2004年毕业。由于家庭困难,上大学第一年的8000元学杂费、生活费还是父母东拼西凑借的。在校期间,李海鹏一边学习,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兼职,但刚开始时并不顺利。“有一次,我在临沂一家家政公司打工,被派到了一个有钱人家去打扫卫生。那人要求非常严,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返工。我从早上9点一直干到晚上8点,一点点地擦,一点点地清洗。一天下来,本来说好给50多元钱,最后那人还是以擦得不干净为由仅给了30元钱。”他先后干过家政、业务员、倾销员等,2001年他用挣来的钱买了一辆二手出租车,简单装饰后就租了出去,最多时他曾买了七辆出租车营运手续。就这样,李海鹏在别的大学生还伸手向父母要钱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利用寒暑假,他还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企业锻炼,这大大开阔了他的眼界。后来他利用积攒的40多万元钱,同别人合伙在深圳开了一家汽车装饰品加工厂,用工达到200多人,在2004年大学毕业时,他就已经拥有了五六百万元的资产。上大学期间,除了第一年8000元的花费,李海鹏没跟家里再要一分钱。
三、“我觉得能靠自己干一番事业”
“假如说刚开始打工时,是为了减轻家庭负担,那么到毕业时,我的想法有了改变,我觉得能靠自己干一番事业。”李海鹏说。也许是发现了自己的经商天赋,2004年大学毕业时,李海鹏没有像其他的大学生一样考研或者是考公务员,而是选择了自主创业。他利用闲置资金,在临沂开了一家火锅店,主营火锅、烧烤和特色菜,2006年酒店还被评为“临沂市十大火锅名店”。随后他又逐渐涉足文化、投资、建筑装修等行业,逐步完成了资本积累。
“竞争激烈,眼光必须转变得快。”针对好多项目为什么仅干两三年就不干了的疑问,李海鹏说。从创业至今,他涉足过几十个行业。近两年,他开始收缩战线,化零为整。2009年,他在菏泽创办了占地200多亩的山东皓宇服装有限公司。2010年,他又将企业总部搬到了济南。
今年5月份,企业改制成了控股集团,旗下有十几家企业,核心业务以投资担保为主,总资产达到七八个亿,年销售收入十多亿元,年仅30岁的李海鹏担任了董事长,如今他又开始筹划企业上市的事情。
今年年初,由《法制晚报》联合创业之家网站,历时半年调查,制作了2010年中国“90后”青年创富榜,李海鹏以2。1亿元资产位列第27位。
四、“毕业后创业首先要有规划”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对临沂大学的捐献只是个开始,我要将慈善进行到底。”李海鹏说,他甚至还计划到国外进行捐助。2006年5月在临沂师范学院65华诞之际,李海鹏就慷慨捐出12万元在社会发展学院设立“海鹏助学基金”。2007年1月和7月,李海鹏还分两次向共青团临沂市委的“希望工程”捐资共12。5万元。2007年9月,李海鹏赞助临沂市第五届“书圣文化节”20万元。
李海鹏的创业经历,已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典范,很多人在他身上看到了“90后”的非凡之处。面对很多大学生羡慕的目光,李海鹏只是淡淡地说,“在校期间要好好学习,勤于参加社会实践,毕业后创业首先要有规划。”他并没有特别鼓励大学生要在大学期间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