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主要学习内容有哪些?
展开全部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和容量上做了调整。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在二级和五级的语言知识的学习标准中,分别明确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如:单列出小学阶段应该学习的语音项目、语法项目、功能项目和话题项目,减少了小学阶段需要学习的话题范围,调整部分语言技能的目标要求。这一方面是为了降低难度,另一方面也为了更科学地体现语言学习的规律。例如:减少了一级和二级语言技能标准中学唱英文歌曲和歌谣的数量,将表演英文小话剧修改为简单的角色表演;将二级目标描述中“说”的要求中的“语调达意”改为“语调基本达意”,同时还删除了话题项目中的植物、玩具等话题,以及数量、时间等相关意念;调整和删除了文化意识标准中的部分内容。对个别语言技能标准的调整是从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和把握好渐进性原则出发的。主要调整的内容有:在一级语言技能标准的“读写”要求中,增加了“能模仿范例写词句”,体现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在二级标准“说”的要求中,增加了“能就日常生活话题作简短叙述”,体现语言学习的规律;将二级标准“写”的要求“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 ”修改为“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语句”,体现语言学习的规律和渐进性,为初中学习英语奠定基础。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词汇学习的要求。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词汇知识学习的描述,进一步突出了对词汇学习本质的认识。强调词汇并不只是单个的单词,学生应在语境中理解词汇的意义和词汇的表意功能,如用词汇来描述或命名事物,而不是单纯学习和记忆词汇本身的含义;用“学会使用”代替以往的“掌握”,更加突出了语言的运用。英语课程标准重新修订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总词汇表,替换和补充了部分词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总词汇量要求增加了弹性(1500~1600个),提供了1500个词汇的词汇表,要求学习和掌握基本词义和用法。对小学阶段的词汇(二级)也提出了弹性的要求,总量要求为600~700个,词表列出423个核心词汇,其余由教材编者和教师按话题需要选定。此次修订对词汇表的呈现方式也做了较大调整,未列出单词的词性和中文释义。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词汇学习的要求。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词汇知识学习的描述,进一步突出了对词汇学习本质的认识。强调词汇并不只是单个的单词,学生应在语境中理解词汇的意义和词汇的表意功能,如用词汇来描述或命名事物,而不是单纯学习和记忆词汇本身的含义;用“学会使用”代替以往的“掌握”,更加突出了语言的运用。英语课程标准重新修订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总词汇表,替换和补充了部分词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总词汇量要求增加了弹性(1500~1600个),提供了1500个词汇的词汇表,要求学习和掌握基本词义和用法。对小学阶段的词汇(二级)也提出了弹性的要求,总量要求为600~700个,词表列出423个核心词汇,其余由教材编者和教师按话题需要选定。此次修订对词汇表的呈现方式也做了较大调整,未列出单词的词性和中文释义。
展开全部
主要学习的方面没有什么变化,相对比2001版的有以下几点变化:
1.引言
2001:英语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英语教育尚不能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2011:英语已经成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学习和使用英语对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借鉴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增进中国和世界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英语课程有利于提高整体国民素养。英语课程对青少年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总目标:
2001: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2011: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
3.基本理念:
2001: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2011:
注重素质教育,充分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的渠道。
4. 课程性质
2001:外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英语是主要语种之一。英语的学习既是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发展思维能力、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2011: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
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
5.评价建议
2001:
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
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注意3一6年级英语教学评价的特殊性;
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
各级别的评价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
2011:
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
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依据课程目标要求确定评价内容与标准;
注意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多样性;
形成性评价要有利于监控和促进教与学的过程;
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
小学的评价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
合理设计和实施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然后是在目标啊,语言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有了很多改动。
1.引言
2001:英语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英语教育尚不能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2011:英语已经成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学习和使用英语对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借鉴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增进中国和世界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英语课程有利于提高整体国民素养。英语课程对青少年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总目标:
2001: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2011: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
3.基本理念:
2001: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2011:
注重素质教育,充分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的渠道。
4. 课程性质
2001:外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英语是主要语种之一。英语的学习既是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发展思维能力、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2011: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
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
5.评价建议
2001:
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
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注意3一6年级英语教学评价的特殊性;
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
各级别的评价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
2011:
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
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依据课程目标要求确定评价内容与标准;
注意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多样性;
形成性评价要有利于监控和促进教与学的过程;
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
小学的评价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
合理设计和实施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然后是在目标啊,语言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有了很多改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