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朱权墓的墓主后裔

 我来答
威名世界铁人h
2016-05-28 · TA获得超过10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9
采纳率:83%
帮助的人:55.4万
展开全部

八大山人本名朱耷,又名道朗,号良月。八大山人是稍晚的文号。其生于天启六年(1626年),卒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天享八十岁。宁王朱权的九世孙。宁王移封南昌后,其支派分化为八支,朱耷为弋阳王七世孙,祖父朱多炡是名诗人和画家。父亲朱谋觐长于山水画。叔父朱谋垔著有《画史会要》,是一部有名的著作。因此朱耷从小受到家庭文艺的良好熏陶,八岁能作诗,十一岁可画青山绿水,少年时还能悬腕写朱家小楷。 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女真侵中国,对明宗室采取严酷措施。当时朱耷才十九岁。为了保全性命不得不更改姓名。
朱耷与其弟弟将朱字拆开,一个叫八大山人,一个叫牛石慧(也是比较有名的画家)。八大山人二十三岁出家。康熙初年(1662年),清朝对明宗室的态度有所缓和,朱耷三十六岁回到南昌,在南昌城郊创建青云谱道院。也因此成为道士。与其弟弟在此隐居了二十多年,六十二岁后,隐居南昌城北的北兰寺以及寤歌草堂等处。
其友叶丹也住在章江边,曾作诗《八大山人》赞其曰:“一室寤歌处,萧萧满席尘。蓬蒿藏暗户,诗画入禅真。遗世逃名老,残山剩水身。青门旧业在,零落种瓜人。”
八大山人怀着国破家亡的痛苦为僧为道,有时装疯卖傻,不与家人来往,也不与家人谈话。名字也很多,八大山人四字连写的时候,如“哭之”
如“笑之”,大有“朱邸繁华成昔梦”的感慨。八大山人始终不变其反清立场,从不为清朝权贵画一草一石,而农民寒士更容易得到作品。
康熙十七年(1678年)胡亦堂为临川县令,曾笼络为清廷效力,假装癫狂,撕毁僧服,走还省城。是个很有民族气节的画家。
清初画坛的“四大画僧”中,八大山人以精练放纵的笔墨,表现了他傲岸倔强的性格,抒发了对清朝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慨,大气磅礴,感人心肺。
郑板桥曾题诗赞曰:“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可见其“名满天下”。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