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
家庭暴力对不同孩子的影响,有些区别。
长期影响来说,自己被N待、或目睹家庭暴力的孩子,在未来也会有更大的暴力倾向,受到的影响也会比较趋同。
短期影响而言,不同的年龄段,孩子的反应却是不同的。
-
家庭暴力对孩子有哪些短期影响?
学龄前儿童:返幼。
学龄前孩子,如果目睹了家庭暴力,因为不知道怎样适应,会开始做一些婴儿时期才会常见的事情,比如,尿床、吸吮拇指、哭泣和抱怨。
Ta们还可能入睡或保持睡眠的困难;恐惧,结巴或躲藏;并表现出严重的分离焦虑。
.
学龄儿童:自责。
进入校园、刚开始接触“社会”的小朋友们,还没有从“世界围着我转”的思维当中出来。
经历家暴事件,会让ta们觉得是“自己的错误”,并因此自责。
“爸爸妈妈关系不好,一定是因为我”、“爸爸妈妈打我,一定是因为我不是好孩子”——学龄儿童的归因方式会让ta们更容易产生劣等感,产生低自尊心,并因此拒绝和其他的小伙伴接触,也不愿意参加学校的活动。
.
青少年:越轨。
青少年时期,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思维方式,不太会“归罪自己”。
但是,ta们更容易通过越轨行为来进行抗议、表达自我诉求,比如打架、逃学、饮酒、吸烟等等。
Ta们更倾向与权威人物、事情、观念对抗,并通过这种反叛来重获掌控感。
-
不同阶段的孩子有不同的反馈,无疑都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反家庭暴力,刻不容缓。

当问及未成年犯“家里人对你怎么样”,选择“经常打骂”的有16.1%。相关分析表明,被家里人“经常打骂”的孩子,有不良行为的比例高于没有选择被“经常打骂”的孩子。事实上,打骂孩子不仅没有制止反而加剧了孩子的不良行为。
第二、是加剧了亲子冲突。
父母打骂孩子的直接后果,不仅使未成年的孩子承受皮肉之痛,更严重的问题是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伤害,对父母产生排斥心理,并成为“离家出走”的直接原因。调查表明,未成年犯离家出走,有一半以上与父母打骂和责备有关.
第三、是经常在父母的打骂中生活的孩子,极易产生不良的性格特征。
调查中,当问及未成年犯“你认为自己性格有何特点”与“家里人对你怎样”,两组数据的相关分析表明,在家里被“经常打骂”的孩子不良性格特点最为明显。性格暴躁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内在动因,而父母的打骂则是未成年人不良性格产生的重要根源。
第四、是父母的暴力行为成为孩子的攻击性示范。
儿童具有强烈的模仿他人行为的倾向,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他们是年幼的孩子最早模仿的主要对象,而且父母在孩子心目中越是重要、权威性越强,孩子模仿得越起劲。孩子长期受到父母打骂,就会模仿父母的惩罚性行为,学会粗暴、打斗、残酷,并照父母的这种示范来攻击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