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姻里脾气大的人,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婚姻里“脾气大”的人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01有话不能好好说
01.中国人的家庭矛盾多数源于不好好说话
最近一位丈夫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故事,看完后我沉默了许久,字字句句都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不知戳中了多少人的心巴
“老婆付出再多,我都不会再感激了。”
“我的老婆也是这样,虽然知道她为这个家付出很多,但是她的每一句话都在把我的爱意硬生生的给撤回。
“所以我索性就啥也不干了,反正不做她不满意,做了她还是不满意。
说实话,看完帖子后,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好几个熟悉的身影
她们是外人眼中标准的贤妻良母,能赚,贤惠、顾家,每天任劳任怨地付出,忙得脚不沾地
可到头来,事情没少做,却总被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厌弃。
吃力又不讨好。
归根到底,其实都源于一个共性:有话不能好好说。
02情境导入
明明一心一意为了这个家付出,却反过来,用语言一点一点消磨了自己的付出。有个朋友搬新家时,邀请我们一起聚餐本来是很温馨的一件事,朋友心里也很高兴,但到了嘴上,却成了不断发着牢骚“做家务好累啊”她老公让她歇一歇“就算不做也不会怎么样”。可朋友眼睛一瞪:
“你说得轻巧,怎么歇?我不干谁来干。”这下,她老公也不乐意了:“说得我好像没帮忙一样,每次做了你又不满意,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
朋友一听这“辩解”,立刻激动起来:“你会啥,就会添乱,最后还是不得我自己重新整理,我这个人真是天生操心命!场面一时间尴尬了起来,直到我们离开的时候,朋友老公的脸色依旧不太好看。
03渴望自己能被看见
其实,不管是在家庭还是亲密关系中,女性出于爱的本能,往往会主动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
这就意味着一定会伴随着更多的牺牲
她们委屈又心累,所以很渴望自己的付出能被看见。
于是,不自觉地会以一副自怜中又带着自豪的姿态,期望得到另一半的肯定和赞美
可她们没有意识到的是:
自己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像挥动一把无形的刀,一次又一次在婚姻里留下深深的刻痕
你说她们是不爱老公,不爱这个家吗?
一定是爱的。
只是从她们口中说出的话,却总是传递出和“爱”相反的力量
所以,最后很多人即便没有背叛,没有家暴,可还是走向了分崩离析
04情绪背后真正的根源
02.那些爱抱怨的“她们”才是真正的受害者看到这,可能很多朋友已经准备去留言区了。稍等,今天我并不是要指责“她们”。
如果只看到这些场景,我们自然会觉得:
她们情绪来得莫名其妙,一边拒绝关心,一边怨声载道。婚姻、家庭中那些矛盾和痛苦,都是她们造成的。可是,如果我说,
她们其实才是真正的「受害者」呢?
这些喋喋不休、无法控制情绪的背后,其实是伴侣无数次的冷漠和埋怨,甚至是情感伤害
《爱情保卫战》里,有一对夫妻令人印象深刻。丈夫在节目里,指责妻子“脾气大”“神经病”疯狂输出。
05吹狗哨式暴力
终于,她口中所谓的“神经病”妻子,再也受不了了,委屈地说:
“我的脾气都是被你逼的。
“说不好听的,在家就像是住宾馆一样;我就是免费的保姆,还说我在家就是带个孩子,有多累呀…
孩子发高烧,我一夜没睡好,他却吼我:你睡你的觉,孩子也烧不坏.....
你关心过我吗?你除了会说我神经病,你还会干嘛?”
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吹狗哨式暴力”
训狗的人都知道,当人吹起狗哨时,旁人是听不到声音的。因为狗哨发出的,其实是一种超声波,只有狗狗能听到。
而在亲密关系中,很多丈夫就是这样“吹狗哨”的施虐者。
在旁人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吹着狗哨
06伤害带来的无所适从
我曾听过很多人抱怨,妻子结婚后/生完孩子,脾气变得很暴躁,无法适应
这时,旁人往往也会跟着指责、劝说
可没人知道的是,丈夫那些看似无关痛痒的话,实则会让妻子默默咽下多少委屈,承受多少伤害。
就像文章开头中的那位妻子
在所有人眼中,为老婆买衣服肯定是个好老公。
她凭什么不开心?
那是因为私底下,丈夫经常嫌弃她的身材“变胖了”,这些话带给她的伤害和自卑,不是几件衣服就能掩盖过去的。
为什么丈夫特意给她过生日,她却不领情?
因为丈夫从未记得她的生日,也从未和她一起分担过家庭的责任,偏偏又要在这一天,假装温柔体贴。
没有人天生爱唠叨爱指责,谁不想做个做个轻声细语的妻子、妈妈呢?
07付出与接受的动态平衡
可现实是:你唠叨,至少还有人在嫌弃中知道你的存在;你不唠叨,就成了那个默默付出的机器,一切成理所当然了。
于是,她们日积月累的情绪,只能用这种最低情商的方法表达出来,最后形成恶性循环。
03.婚姻里的付出怎么才能不被辜负?
在离婚率不断上升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婚姻产生疑虑
可是没有人一开始结婚就是奔着离婚去的,也没有人一开始就把自己设定在悲剧的结局。
我们必须承认和接受:
一段婚姻的经营,一定会伴随着妥协和付出
区别在于,付出与接受,是不是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
a、丈夫:对伴侣的痛苦有共情力
男性和女性的沟通和思维方式,本就有着巨大差距。
08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
出现问题矛盾时,女性喜欢直接说出来,而男性大多喜欢采取沉默或者回避。
这就导致了女性为了提醒对方,越说越多,越说越急
对她们来说,她们真正在意的点可能不是问题本身,而是:伴侣能不能理解自己,能不能共情自己
有时候,一个懂共情的爱人,真的可以减少人间一半疾苦。
b、妻子: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
事实上,婚姻中的不幸,没有完全无辜的一方。
往往是一方做得越多,越会让另一方觉得“这是你想做”,久而久之就都变成你的义务了。
与他无关。
说话很现实的话:女人太过勤快,其实是某种程度的“自恋”,等于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
正确的做法是,明确向伴侣表达共同分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