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三字经的序言

 我来答
豆豆豆79PV60
2016-06-01 · 超过66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9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1.4万
展开全部

低碳发展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它始于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需求,是一个全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被看作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既是发达国家经济转型的方向,也是发展中国家应遵循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低碳经济主要着眼于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和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与传统经济体系相比,低碳经济要求在生产和消费中节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能保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在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的热点和世界潮流;同时,也成为许多国家争夺发展空间、争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2008年是全球低碳经济发展进入重要分水岭的一年,低碳经济已开始对各国经济结构,投资和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与利用煤炭和石油发电的1100亿美元投资相比,2008年全球绿色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源等)发电的投资首次超过传统能源,达到了1400亿美元。欧盟于2005年1月开始实施排放交易制度,到2008年的时候,市值已超过1000亿美元。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低碳发展。1992年8月,发布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其中特别强调“要逐步改变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加快水电和核电的建设,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1994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进一步强调了“可持续的能源生产和消费”;“九五”、“十五”计划分别提出了节能率平均每年5%和10%以上及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目标;“十一五”以来,我国先后发布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等政策性文件。还及时制定和完善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资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客观上为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2009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郑重声明:中国政府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2009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