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的眼睛位于面部的正前方,这让它们在捕猎过程中拥有出色的深度感知能力,尤其是在光线暗淡的环境下。有意思的是,大大的眼睛被固定在猫头鹰的眼窝里,根本无法转动,所以猫头鹰要不停地转动它的脑袋。
它们还有一个转动灵活的脖子,使脸能转向后方,由于特殊的颈椎结构,头的活动范围为270°。左右耳不对称,左耳道明显比右耳道宽阔,且左耳有发达的 耳鼓。大部分还生有一簇耳羽,形成像人一样的耳廓。听觉神经很发达。一个体重只有300克的仓鸮约有9.5万个听觉神经细胞,而体重600克左右的乌鸦却只有2.7万个。
扩展资料
猫头鹰一旦判断出猎物的方位,便迅速出击。猫头鹰的羽毛非常柔软,翅膀羽毛上有天鹅绒般密生的羽绒,因而猫头鹰飞行时产生的声波频率小于1千赫,而一般哺乳动物耳朵是感觉不到那么低的频率的。这样无声的出击使猫头鹰的进攻更有“闪电战”的效果。据研究,猫头鹰在扑击猎物时,它的听觉仍起定位作用。它能根据猎物移动时产生的响动,不断调整扑击方向,最后出爪,一举奏效。
猫头鹰是色盲,也是唯一不能分辨颜色的鸟类,除了某些过惯了夜生活的鸟类,如猫头鹰等,因为 视网膜中没有锥状细胞,无法辨认色彩以外,许多 飞禽都有色彩感觉。乌鸦在高空飞行需要找到降落的地方,颜色会帮助它们判断距离和形状,它们就能够抓住空中飞的虫子,在树枝上轻轻降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猫头鹰
1、猫头鹰(也作枭"xiāo" ,鸮"xiāo")眼周的羽毛呈辐射状,细羽的排列形成脸盘,面形似猫,因此得名为猫头鹰。
2、本目鸟类体形大小不一,大者如雕鸮体长可达90厘米,小者如东方角鸮体长不及20厘米。
3、本目鸟类头宽大,嘴短而粗壮前端成钩状。相对于头部硕大的双目均向前是本目鸟类共有且区别于其他鸟类的特征,头部正面的羽毛排列成面盘,部分种类具有耳状羽毛。双目的分布,面盘和耳羽使本目鸟类的头部与猫极其相似,故本目鸟类俗称猫头鹰。
4、本目鸟类的耳孔位于头部两侧且分布和形状均不对称,这有利于他们在黑暗中准确定位声音的来源。
5、本目鸟类瞳孔很大,使光线易于入眼,视网膜中视杆细胞(只有一种视觉色素,即视紫红质能辨明暗,不能辨别细节和颜色)非常丰富,却不含视锥细胞(在强光刺激下方会被激活,有三种视觉色素,能辨细节和颜色),以至眼内成圆柱状(而非球状),对弱光也有良好的敏感性,适合夜间活动。
猫头鹰的眼睛又圆又大,很像猫的眼睛,所以被称为猫头鹰。它的双眼不像其他鸟类那样生在头部两侧,而是长在正前方;眼的四周羽毛呈放射状,形成所谓“面盘”。嘴和爪都弯曲呈钩状。周身羽毛大多为褐色,散缀细斑,稠密而松软,飞行时无声。夜间和黄昏活动,主食鼠类,有时也捕食小鸟或大型昆虫,是农林益鸟。苏联鸟类学家曾做过统计,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天可捕1000只左右的老鼠,而一只老鼠一个夏天要糟踏粮食1千克左右。以此推算,一只猫头鹰在一个夏天可替人类保护1吨粮食,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产蛋后的猫头鹰,孵蛋也与众不同。大多数鸟类,如野鸭、大雁、燕子、麻雀等,都是产完最后一枚蛋才开始孵蛋。可是猫头鹰生下第一个蛋后就开始孵,然后边产边孵,因此幼鸟出壳也有先有后。“大哥哥”已长得又大又胖时,“小弟弟”却还刚睁眼,有的甚至还未出壳呢!
鸟类学家们发现,猫头鹰的自然死亡率非常高。法国鸟类学家巴德维安在1972~1977年研究过1000对猫头鹰的繁殖。他发现,猫头鹰的幼雏之间有非常严重的同类相残现象。每年,大约有2/3的猫头鹰幼雏死于同类间的残杀中,这种现象在食物缺乏的年份更多。其他国家的鸟类学家发现,每年大约有25%左右的成年猫头鹰自然死亡。如果加上因吃被毒死的老鼠、被杀虫剂杀死的昆虫而死亡的数量,猫头鹰的死亡率就更大。现在我们知道,猫头鹰这种对人类极为有益的鸟是很脆弱的,它们太需要人类的保护了。
http://www.zsxx.net/newclass/bird/showbird6.htm
猫头鹰眼周的羽毛呈辐射状,细羽的排列形成脸盘,面形似猫,因此得名为猫头鹰。它周身羽毛大多为褐色,散缀细斑,稠密而松软,飞行时无声。雌鸟体形一般较雄鸟为大。头大而宽,嘴短,侧扁而强壮,先端钩曲,嘴基没有蜡膜,而且多被硬羽所掩盖。
大多栖息于树上,部分种类栖息。绝大多数是夜行性动物,昼伏夜出,白天隐匿于树丛岩穴或屋檐中不易见到。
拓展资料:
猫头鹰(也作枭,鸮)是现存鸟类种在全世界分布最广的鸟类之一。除了北极地区以外、世界各地都可以见到猫头鹰的踪影。我国常见的种类有雕鸮、鸺鹠、长耳鸮和短耳鸮。
猫头鹰的食物以鼠类为主, 也吃昆虫、小鸟、蜥蜴、鱼等动物。它们都有吐"食丸"的习性,其素囔具有消化能力,食物常常整吞下去,并将食物中不能消化的骨骼、羽毛、毛发、几丁质等残物渣滓集成块状,形成小团经过食道和口腔吐出,叫食丸,也叫唾余。科学家可以根据对食丸的分析,了解它们的食性。
猫头鹰一旦判断出猎物的方位,便迅速出击。猫头鹰的羽毛非常柔软,翅膀羽毛上有天鹅绒般密生的羽绒,因而猫头鹰飞行时产生的声波频率小于1千赫,而一般哺乳动物耳朵是感觉不到那么低的频率的。这样无声的出击使猫头鹰的进攻更有"闪电战"的效果。据研究,猫头鹰在扑击猎物时,它的听觉仍起定位作用。它能根据猎物移动时产生的响动,不断调整扑击方向,最后出爪,一举奏效。
1、白天视力很强,夜晚则较差。
2、猫头鹰的耳孔很大,呈两条很深的长缝,头上还有短而硬的羽毛环绕,像哺乳动物的耳朵一样,形成能收集音波的耳羽簇。
3、猫头鹰虽然翅膀宽大,但全身的羽毛柔软而呈波状,表面密布着绒毛,可以减弱和空气的摩擦,飞羽边缘还具有象锯齿一样的柔软的羽毛,这些特殊的结构使其飞行时来去无声,便于向猎物发动突然袭击。
4、猫头鹰的食物以 鼠类为主, 也吃昆虫、小鸟、 蜥蜴、鱼等动物。
5、猫头鹰大多栖息于树上,部分种类栖息 于岩石间和草地上。
扩展资料:
鸮形目(Strigiformes)中的鸟被叫做猫头鹰,总数超过130余种。在除南极洲以外所有的大洲都有分布。大部分的种为夜行性肉食性动物,食物以鼠类为主, 也吃昆虫、小鸟、蜥蜴、鱼等动物。该目鸟类头宽大,嘴短而粗壮前端成钩状,头部正面的羽毛排列成面盘,部分种类具有耳状羽毛。双目的分布,面盘和耳羽使本目鸟类的头部与猫极其相似,故俗称猫头鹰。别名神猫鹰。
参考资料: 猫头鹰-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