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是新西兰经济学家威廉·菲利普斯(A.W.Phillips)于1958年提出的一条描述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曲线。菲利普斯在研究了186I年至1957年间英国失业率和名义工资变动率(名义工资变动率可以近似的代表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后,提出了这一重要的宏观经济学数量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即高通货膨胀率通常伴随着低失业率,反之亦然。
菲利普斯曲线背后的逻辑在于:通货膨胀上升通常意味着短期经济向好,因为当需求旺盛时一般会抬高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造成较高的通货膨胀率。而企业观察到高通货膨胀后,自然会认为是自家产品的需求在上升,于是会雇佣更多的员工扩大生产规模,失业率也就下降了。
但是,故事到这里还远远没有结束。菲利普斯曲线提出后,很快被纳入了当时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框架,成为当时盛行的凯恩斯学派的重要理论基石之一。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者来说,如果能以一定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作为代价,把失业率压到更低的水平上,这么做显然是值得的,因为相比于高通货膨胀,高失业率对任何一个经济体来说毫无疑问都是更糟糕的现象。
事实上,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面对石油危机的冲击时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决策者试图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人为制造较高的通货膨胀。希望以此压低失业率,促进社会稳定。但是人们惊讶地发现,当决策者开始利用菲利普斯曲线调控美国的宏观经济,即试图用高通货膨胀率来换取低失业率时,菲利普斯曲线居然就这样神奇地消失了!高通货膨胀非但没能带来低失业,反而造成美国国内出现了高通胀和高失业并存的滞胀(stagflation)现象!
后来,经济学家们继续研究,终于发现了菲利普斯曲线消失的根本原因:当企业家们普遍意识到高通货膨胀只不过是由于扩张性货币政策造成的,而并非需求真的在扩张时,他们也就根本不会扩大生产或雇佣更多的员工,而是只需要将生产出来的产品贴上更高的标价就可以了。对菲利普斯消失原因的讨论在当时引发了宏观经济学的理性预期革命,这对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而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