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多极均势格局(1648-1815)
近代国际关系格局的第一次演变发生在17 世纪初期,其标志是该时期席卷欧洲的30年战争。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成为现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和约确立的国家无论大小、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均能以主权国家身份参与国际协议的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而载入史册。如果用国际关系学“多层分析”方法去总结这段历史,则可见此时期发生了多层变化:
(1)从国际层面上看,神圣罗马帝国控制欧洲局面已经走向衰落;
(2)从国家层面上看,民族国家(nation state)成为国际舞台的主要角色;
(3)从决策者个人层面看,王权逐步代替了神权,各国君主的国家“主权”意识增强, 国际关系中的纷争更多地体现了决策者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主观意愿。总之,此阶段是建立在主权国家基础上的国际政治
格局的形成阶段。
维也纳体系
:多极均势格局(1815-1871 年)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更新, 增强了主权国家的综合国力。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以后, 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特点就是西欧向世界各地的扩张。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葡萄牙等国均以各种形式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和进行宗教文化渗透。欧洲扩张的结果之一是导致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秩序”;结果之二是导致了欧洲强国因殖民地等问题而进行的无休止的激烈较量。经过一段时间的竞争, 国际关系中形成了以法国、英国、奥地利、俄国和普鲁士等占主导地位的多极格局。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胜利冲击了欧洲封建主义制度,对英国霸权地位形成严重挑战。然而,拿破仑1805年称帝后,法兰西帝国的扩张导致了欧洲反法联盟的建立。英普联盟和西班牙、两个西西里王国和奥地利两个反法集团, 经过一系列生死较量后, 迫使拿破仑帝国的解体。战后于1814 年10 月至1815 年6 月召开的维也纳会议, 确立了列强并立的“维也纳”体系。由于奥地利总理梅特涅在建立这一体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主谋作用,因此人们又称这一体系为“梅特涅体系”。英国、法国、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相互制约与平衡, 形成多极均势国际体系中的主宰。这一格局大体维持了40-50年的时间。
法兰克福格局
: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1971-1918)
在维也纳格局的发展过程中,欧洲工业的进步促使各国资本主义反对封建制度及其残余的革命斗争迅猛发展。1830年,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以1848年1月西西里起义为开端,革命运动席卷欧洲大陆,法国、奥地利、德国、意大利等同先后爆发了起义。1848年3月维也纳起义后,梅特涅被解职并流放英国,“梅特涅体系”宣告解体。1862年,俾斯麦出任普鲁士王国首相兼外交大臣之后,先后发动了对丹麦、奥地利的战争。1867年,以普鲁士为首的莱茵河以北22个德意志国家和3个自由市组成了北德意志联邦,并成为法国在欧洲的劲敌。拿破仑三世力图通过战争阻止德国的统一,俾斯麦亦决心通过战争的方式实现德国统一。
1870年7月,拿破仑三世对普宣战。战争开始后,法国接连失利,在9月1日的“色当会战”中惨败,拿破仑三世率l0万军队投降。11月,南德意志联邦与普鲁士签订联合条约,条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德国,赔款50亿法郎,三年付清后德国占领军开始撤退。5月,两国正式签署《法兰克福和约》、确立上述内容。为确保对法胜利成果,战后,俾斯麦组织了新的反法联盟,并于1873年建立了德奥俄“三皇同盟”,共同遏制法国。于是在欧洲大陆形成了新的
以《法兰克福和约》和“三皇同盟”为基础的新的战略格局,史称“法兰克福格局”。出于俾斯麦在其中起着主谋作用,亦称“俾斯麦体系”。
在普法战争中,德意志实现了统一,在欧洲中心,一个强大而富有侵略性的德意志帝国出现在开始衰落的俄国、法国和奥地利的身边,使得欧洲的均势开始动摇。但英、法、德、奥、俄仍是左右欧洲乃至世界形势的主要强国,当时的世界格局仍是一种群雄角逐的多极状态。因此,“法兰克福格局”也称“法兰克福多极格局”。这一格局大致维持了40年左右。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多极格局(1918-1945)
1914午6月至1918年11月历时4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意大利后来转向协约国)失败而告终,从而使维持了40年的“俾斯麦体系”宣告结束。随着对战败国的处理,一个新的战略格局便开始形成。
1919年的巴黎和会于6月28日签署了《凡尔赛和约》,以重新确定德国边界、限制德国军备、瓜分德国殖民地和从德国榨取巨额赔款为基础,在欧洲形成了新的均势,确立了一战后欧洲国际关系的新秩序,即“凡尔赛体系”。另一方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列强筋疲力尽的同时,在战争期间才加入协约国的美国和日本则在战争中发了横财,美国的海军力量迅速发展起来,动摇了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为了确立美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支配地位。1921年底,在美国操纵下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先后炮制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通过这次会议,美国不仅拆散了英日同盟,挫败了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而且使英国接受了美国与其在海上平起平坐的地位,这样便在承认美国实力优势的基础上,划分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凡尔赛体系”与华盛顿会议确定的“华盛顿体系”合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这一格局的形成,突破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多极格局局面,显示出北美和亚太地区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地位的上升。十月革命的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一统天下,开始改变几个欧洲列强左右世界形势的局面。在这种形势下,帝国主义国家为维持和保护其瓜分世界的现状,采用暂时搁置它们之间的矛盾的战略,以便共同对付十月革命后出现的革命浪潮,国际战略格局便逐步由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集团的抗争,转向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抗争。
雅尔塔体系
两极格局(1945-1991)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国际政治经济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国际层次上看, 欧洲中心地位不复存在。从国家层面上看, 欧洲主要大国综合国力受到极大削弱, 以致丧失了昔日主宰国际事务的能力和地位:曾经嚣张一时,横行欧洲的德国和意大利彻底失败,在战后相当长时期的国际事务中被排除出去;法国在战争中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国际地位急剧下降;称雄世界百年的大英帝国江河日下,被战争搞得疲惫不堪,沦为二等强国。而美国却在战争中得到巨大的发展, 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军事和经济超级强国。苏联虽在战争中损失巨大, 但是经受住了考验, 成为欧亚大陆强国。在大战末期, 国际政治舞台上美苏两大国已经成为两支主要力量。旧的传统上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宣告终结,以美、苏两大强国为首的两极格局即雅尔塔体系开始形成。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以二战末期的一系列美、英、苏三国首脑举行的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为标志,其中尤以雅尔塔会议最为重要。
这些会议达成的协议和谅解,除协调了同盟国对德、日法西斯的作战计划和行动,加速了反法西斯世界大战的结束外,更主要的是确定了美、苏两国的势力范围,标志着两极格局初步形成。此后,美苏“冷战”加速了两极格局的形成。1949年,美国拉拢加拿大等国成立了针对苏联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与其针锋相对,于1955年和东欧七国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美苏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经过60 年代世界力量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急剧变动之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都分崩离析。社会主义阵营解体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和苏共的大国主义、大党主义行径。中苏关系的破裂,并发展为敌对关系是社会主义阵营解体的重要表现。资本主义阵营的解体主要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它们之间经济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两大阵营解体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全球争霸取代了两个阵营的对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成了两个超级大国谋求世界霸权的战争工具。战后开始的东西方冷战逐渐演变成以美苏争霸为主要特征的两极格局。
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持续了40多年,随着东欧剧变,两个德国实现统-,华约解散和苏联解体而宣告终结。在此期间的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国际关系中出现了多极化倾向,主要表现在:美苏争霸, 力量互相削弱;西欧成为与美国抗衡的力量;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和第三世界的崛起,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但上述挑战远未构成对两极体制的挑战。主要因为:这种倾向是在两极体制下发生的,受到了两极体制的严密控制;在当时,也还没有别的国家或集团向美苏的领导地位提出挑战,形成一极。
冷战后“多极化”
国际格局的形成与发展(1991-)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 世界发生了对人类历史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巨大变化, 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国际关系格局进入了一个转型期。两极世界剑拔弩张的对峙状况的结束, 给国际关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世界各种力量经过发展和重新组合后, 新的“多极化”世界格局已经初见端倪。由于视角的不同,学术界对新格局的看法不尽相同。然而, 尽管国际格局的发展仍有若干变量, 但用“一超多强”来形容目前世界格局, 是相对全面的一种概括方法。
多极均势格局(1648-1815)
近代国际关系格局的第一次演变发生在17 世纪初期,其标志是该时期席卷欧洲的30年战争。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成为现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和约确立的国家无论大小、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均能以主权国家身份参与国际协议的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而载入史册。如果用国际关系学“多层分析”方法去总结这段历史,则可见此时期发生了多层变化:
(1)从国际层面上看,神圣罗马帝国控制欧洲局面已经走向衰落;
(2)从国家层面上看,民族国家(nation state)成为国际舞台的主要角色;
(3)从决策者个人层面看,王权逐步代替了神权,各国君主的国家“主权”意识增强, 国际关系中的纷争更多地体现了决策者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主观意愿。总之,此阶段是建立在主权国家基础上的国际政治
格局的形成阶段。
维也纳体系
:多极均势格局(1815-1871 年)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更新, 增强了主权国家的综合国力。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以后, 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特点就是西欧向世界各地的扩张。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葡萄牙等国均以各种形式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和进行宗教文化渗透。欧洲扩张的结果之一是导致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秩序”;结果之二是导致了欧洲强国因殖民地等问题而进行的无休止的激烈较量。经过一段时间的竞争, 国际关系中形成了以法国、英国、奥地利、俄国和普鲁士等占主导地位的多极格局。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胜利冲击了欧洲封建主义制度,对英国霸权地位形成严重挑战。然而,拿破仑1805年称帝后,法兰西帝国的扩张导致了欧洲反法联盟的建立。英普联盟和西班牙、两个西西里王国和奥地利两个反法集团, 经过一系列生死较量后, 迫使拿破仑帝国的解体。战后于1814 年10 月至1815 年6 月召开的维也纳会议, 确立了列强并立的“维也纳”体系。由于奥地利总理梅特涅在建立这一体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主谋作用,因此人们又称这一体系为“梅特涅体系”。英国、法国、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相互制约与平衡, 形成多极均势国际体系中的主宰。这一格局大体维持了40-50年的时间。
法兰克福格局
: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1971-1918)
在维也纳格局的发展过程中,欧洲工业的进步促使各国资本主义反对封建制度及其残余的革命斗争迅猛发展。1830年,法国爆发了“七月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以1848年1月西西里起义为开端,革命运动席卷欧洲大陆,法国、奥地利、德国、意大利等同先后爆发了起义。1848年3月维也纳起义后,梅特涅被解职并流放英国,“梅特涅体系”宣告解体。1862年,俾斯麦出任普鲁士王国首相兼外交大臣之后,先后发动了对丹麦、奥地利的战争。1867年,以普鲁士为首的莱茵河以北22个德意志国家和3个自由市组成了北德意志联邦,并成为法国在欧洲的劲敌。拿破仑三世力图通过战争阻止德国的统一,俾斯麦亦决心通过战争的方式实现德国统一。
1870年7月,拿破仑三世对普宣战。战争开始后,法国接连失利,在9月1日的“色当会战”中惨败,拿破仑三世率l0万军队投降。11月,南德意志联邦与普鲁士签订联合条约,条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给德国,赔款50亿法郎,三年付清后德国占领军开始撤退。5月,两国正式签署《法兰克福和约》、确立上述内容。为确保对法胜利成果,战后,俾斯麦组织了新的反法联盟,并于1873年建立了德奥俄“三皇同盟”,共同遏制法国。于是在欧洲大陆形成了新的
以《法兰克福和约》和“三皇同盟”为基础的新的战略格局,史称“法兰克福格局”。出于俾斯麦在其中起着主谋作用,亦称“俾斯麦体系”。
在普法战争中,德意志实现了统一,在欧洲中心,一个强大而富有侵略性的德意志帝国出现在开始衰落的俄国、法国和奥地利的身边,使得欧洲的均势开始动摇。但英、法、德、奥、俄仍是左右欧洲乃至世界形势的主要强国,当时的世界格局仍是一种群雄角逐的多极状态。因此,“法兰克福格局”也称“法兰克福多极格局”。这一格局大致维持了40年左右。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多极格局(1918-1945)
1914午6月至1918年11月历时4年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意大利后来转向协约国)失败而告终,从而使维持了40年的“俾斯麦体系”宣告结束。随着对战败国的处理,一个新的战略格局便开始形成。
1919年的巴黎和会于6月28日签署了《凡尔赛和约》,以重新确定德国边界、限制德国军备、瓜分德国殖民地和从德国榨取巨额赔款为基础,在欧洲形成了新的均势,确立了一战后欧洲国际关系的新秩序,即“凡尔赛体系”。另一方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列强筋疲力尽的同时,在战争期间才加入协约国的美国和日本则在战争中发了横财,美国的海军力量迅速发展起来,动摇了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为了确立美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支配地位。1921年底,在美国操纵下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先后炮制了《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通过这次会议,美国不仅拆散了英日同盟,挫败了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而且使英国接受了美国与其在海上平起平坐的地位,这样便在承认美国实力优势的基础上,划分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凡尔赛体系”与华盛顿会议确定的“华盛顿体系”合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这一格局的形成,突破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多极格局局面,显示出北美和亚太地区在国际战略格局中地位的上升。十月革命的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一统天下,开始改变几个欧洲列强左右世界形势的局面。在这种形势下,帝国主义国家为维持和保护其瓜分世界的现状,采用暂时搁置它们之间的矛盾的战略,以便共同对付十月革命后出现的革命浪潮,国际战略格局便逐步由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集团的抗争,转向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抗争。
雅尔塔体系
两极格局(1945-1991)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国际政治经济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国际层次上看, 欧洲中心地位不复存在。从国家层面上看, 欧洲主要大国综合国力受到极大削弱, 以致丧失了昔日主宰国际事务的能力和地位:曾经嚣张一时,横行欧洲的德国和意大利彻底失败,在战后相当长时期的国际事务中被排除出去;法国在战争中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国际地位急剧下降;称雄世界百年的大英帝国江河日下,被战争搞得疲惫不堪,沦为二等强国。而美国却在战争中得到巨大的发展, 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军事和经济超级强国。苏联虽在战争中损失巨大, 但是经受住了考验, 成为欧亚大陆强国。在大战末期, 国际政治舞台上美苏两大国已经成为两支主要力量。旧的传统上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宣告终结,以美、苏两大强国为首的两极格局即雅尔塔体系开始形成。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以二战末期的一系列美、英、苏三国首脑举行的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为标志,其中尤以雅尔塔会议最为重要。
这些会议达成的协议和谅解,除协调了同盟国对德、日法西斯的作战计划和行动,加速了反法西斯世界大战的结束外,更主要的是确定了美、苏两国的势力范围,标志着两极格局初步形成。此后,美苏“冷战”加速了两极格局的形成。1949年,美国拉拢加拿大等国成立了针对苏联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与其针锋相对,于1955年和东欧七国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美苏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经过60 年代世界力量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急剧变动之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都分崩离析。社会主义阵营解体的主要原因是苏联和苏共的大国主义、大党主义行径。中苏关系的破裂,并发展为敌对关系是社会主义阵营解体的重要表现。资本主义阵营的解体主要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它们之间经济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两大阵营解体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全球争霸取代了两个阵营的对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成了两个超级大国谋求世界霸权的战争工具。战后开始的东西方冷战逐渐演变成以美苏争霸为主要特征的两极格局。
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持续了40多年,随着东欧剧变,两个德国实现统-,华约解散和苏联解体而宣告终结。在此期间的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国际关系中出现了多极化倾向,主要表现在:美苏争霸, 力量互相削弱;西欧成为与美国抗衡的力量;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和第三世界的崛起,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但上述挑战远未构成对两极体制的挑战。主要因为:这种倾向是在两极体制下发生的,受到了两极体制的严密控制;在当时,也还没有别的国家或集团向美苏的领导地位提出挑战,形成一极。
冷战后“多极化”
国际格局的形成与发展(1991-)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 世界发生了对人类历史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巨大变化, 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国际关系格局进入了一个转型期。两极世界剑拔弩张的对峙状况的结束, 给国际关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世界各种力量经过发展和重新组合后, 新的“多极化”世界格局已经初见端倪。由于视角的不同,学术界对新格局的看法不尽相同。然而, 尽管国际格局的发展仍有若干变量, 但用“一超多强”来形容目前世界格局, 是相对全面的一种概括方法。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