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个鼻孔出气转换成一个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
成语:沆瀣一气
读音:hàng xiè yī qì
意思: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出处:宋·钱易《南部新书》:“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谈者称‘座主段碧门生;沆瀣一气。’”
翻译:唐朝有个主考官崔沆,录取了他的门生崔瀣。当时有人嘲笑他们:“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典故
隋唐时,读书人要做官,都要经过科举考试。唐僖宗当政期间,在京城长安举行了一次考试,各地已经取得一定资格的读书人,来到长安应考。在众多的考生中,有个叫崔瀣的很有才学,考下来自己感觉也不错,就等着发榜了。
主持这次考试的官员名崔沆。他批阅到崔瀣的卷子,穗咐越看越觉得好,就把他录取了。发榜那天,崔瀣见自己榜上有名,非常高兴。按照当时的习俗,考试及第的人,都算是主考官的门生,而主考官就是考试及第的人的座主,大家都尊称他为恩师。发榜后,门生要去拜访恩师。崔瀣自然也不例外。
崔沆作为座主,见到崔涩瀣这位与自己同姓的门生;显得格外高兴。也真是巧合,“沆”“瀣”二字合起来是一个词。表示夜间的水气、雾露、于是,爱凑趣的把这两个字合在一起编成两句话:“座主门握族举生,沆瀣一气。”意思是,他们师生两人象是夜间的水气、雾露连在一起。
串通一气 [ chuàn tōng yī qì ]
暗中勾结,互相配合。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六回:“鸳鸯听了,便红了脸,说道:‘怪道,你们串通一气来算计我!’”
示例:清·张春帆《宦海》第二回:“他们和赌馆的人虽然串通一气,惟恐怕他们冒冒失失的放枪拒敌……”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用于坏人衡纳相互勾结。
扩展资料:
近义词
臭味相投
[ chòu wèi xiāng tóu ]
〈成〉指有坏思想、坏作风的人彼此迎合,互相结合在一起。
[ xiù wèi xiāng tóu ]
〈成〉形容人的思想兴趣相同,彼此很投合。臭味:气味。
出处纳岁: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争仙》:“这洞拦睁二位官人,为官也都清正,因此臭味相投。”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比喻坏人投合在一起。
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为“串通一气”。
串通一气:首好
意思是相互勾结,一个鼻孔出气。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六回:“怪道!你们串通一气来算计我。”
成语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用于坏人相互勾结。
示例
《文明小史》第四十三回:“只因时常听见人家说者姿铅起,说维新党同哥老会是串通一气的。”
扩展资料
近义词
臭味相投:
意思是有坏思想,坏作风的人在志趣、习惯等各方面都相同,彼此合得来。
成语出处
《左传·襄公八年》:“今譬于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
白册桐话文:“现在用草木来比喻,寡君之于君王,不过是作为草木散发出来的气味而已.。”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串通一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臭味相投
[释义] 沆竖歼瀣:指液纤闷唐时的崔沆、崔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