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合一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研究

现代马王溪
2012-11-24 · TA获得超过40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7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2.6万
展开全部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陶行知先生的办学原则。关于“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是这样解释的:“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教学做合一”是一个活动的三个方面,主要指:活动对事物说是做,对自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教学做的重点是“做”,“做”是教与学的核心。
  1坚持“教学做合一”,在“做”上下工夫
以“做”为中心,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体系。要构建开放的、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就要让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兴致、灵感参与课堂活动,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走出课堂,鼓励学生动手做,去实践,去读活书,而不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
  以“做”为主线,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传统的学习方式,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对老师是无比的信任,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信。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打破旧传统的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的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独立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2、坚持“教学做合一”,培养创新能力
  陶行知十分强调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我们必须对小孩子进行科学教育,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发展他们的科学天才。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叫学生去尝试,去实践,发挥主体能动性,使学生人人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学习中发掘自己内在的潜力,不断提高创造能力。要培养学生学会“做”,就一定要学会用双手,用大脑,把手脑结合,才能学会创造。
  3、坚持“教学做合一”,形成互动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教学,更不是教学做合一。所谓交往就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教学做合一”是一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强调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最基本的形式和途径就是交往,离开交往,师生关系便不能成为教育力量的真正源泉。师生互教互学,就能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努力建立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有了这样的师生关系,学生会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能受到激励、鞭策、鼓舞和指导。这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我们提倡交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构建,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在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
(参阅“宝山教育信息网”)
楠艺为情
2012-12-05
知道答主
回答量:2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6万
展开全部
2222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赛尔号创始人8
2012-11-26
知道答主
回答量:3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1万
展开全部
1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